基于需求视角的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时间:2022-10-11 04:47:50

基于需求视角的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 随着高校校园产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发展趋势,高校校园道路使用者也对校园道路系统产生了新的需求,校园道路系统生态化建设成为重要方向,本文从使用者需求视角对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期望能对我国高校园区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 As new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 new development trend has been formed. New requirement on campus road system has been brought forth by the users. Therefore, ecological road system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on the planning problems of ecological road system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es from the aspect of users.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es.

关键词: 需求;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

Key words: demand;college and university campus;ecological road system;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079-02

0引言

现代教育观念的普及、教学方式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校内人员的变化对高校校园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生态道路是人们在校园内行进的载体和校园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安全、顺畅便捷、环保美观的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是现代高校校园的体现,本文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对现代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问题进行了思考。

1高校校园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放,使得高校周围成为该地区最具活力的人员聚集区、最有人才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区和最有潜力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在新态势下,高等院校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以下趋势:

1.1 资源共享新建设的大学正尽可能地做到了包括公共教学设施、信息资源、文化、体育等在内的校际资源共享,直接减少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投资。随着高校区域信息、文化、艺术、活力综合高地作用的日益凸显,高校内的文艺演出场馆、运动场馆及自然人文景观等设施还可为整个城市所借用。例如杭州在2004年举行的第七届艺术节由于音乐厅等观演性建筑的紧缺,杭州下沙、浙大紫金港大学城内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提供了必要的演出场所,中国人民大学游泳馆、清华大学校园的对外开放均体现了高校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除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外,高校周边多是青年群体的聚集区,附近生活服务设施、娱乐设施的增加及房屋的出租市场的火爆促进了消费,从而促进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高校校园内环境优美,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内涵,据有关部门研究调查,高校会是未来的旅游新热点,进而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1.3 提供就业机会高校或生活区内一些必备的多样化生活、娱乐等设施,除了提供给高校及附近的居民必要的需求并促进消费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校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大批人才提供了相当规模的就业岗位。

1.4 缓解城市压力由于教育建筑产业的特殊性,高校园区对人口具有特殊的凝聚力及吸引力。除基本的校内人口外,相关的产业及服务性行业的人口,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交通和生活的便利性,带动了周边地块的居住价值和商业价值,更多的城市人口选择在大学校园附近居住,新建大学城选址多在城市的郊区或者远郊,大学对多样性人口的凝聚能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缓解了市区的交通、居住等压力,带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和城市周边经济发展。

1.5 营造城市绿洲高校校园道路以行人和自行车安全便利通行为主的特点,要求道路两侧需要有较强的遮荫功能和景观功能,这就需要在主要通行道路两侧种植大量遮阴乔木和景观植被,同时,高校内分布着大量的绿地、广场,将自己同城市内部的噪声和活动分隔开。大学校园提供给人们安静、悠闲、引人反思、净化心灵的清静之地,同时也是城市的绿肺[1]。

2校园生态道路综合要求

2.1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重要性高校校园道路系统作为高校校园建设的中药组成,体现着整个校园规划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和理念的现代化和人性化程度。校园道路作为大学校园的骨架,除了担负校园交通的重要作用外,还起着展现大学校园景观和联系校园各功能区的景观廊道等景观方面的作用。

2.2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综合需求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建设主要是满足多层次使用者人群的使用需求,为此,根据对现有道路系统的使用情况及文献总结,建设高校校园生态道路系统的主要需求如下:

①学生上下课时段能够确保通行顺畅,并可保持一定行进速度;②沿主干道路能够顺利到达办公楼、体育场、礼堂、重要实验室及各个学院办公主楼等主要功能建筑群;③保证校内大型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及行人并过通行,采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离布置,确保行人安全;④全部运输道路设置减速带和限速警示,部分支路及景观道路采取限制机动车通行措施,确保行人安全;⑤单独设置机动车限行广场,在主要办公区及接待区设置专门停车场;⑥主要道路及广场设置路灯照明,便于行人安全通行和活动;⑦在绿化区域设置弯曲景观小径,便于师生散步休闲、晨读晨练;⑧在学生宿舍区、餐饮区和教学区连接的干支路需要遮阴乔木,同时用于多风时节遮挡强风。

2.3 校园生态道路规划原则校园生态道路设计,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因素和功能需求,来合理设计校园道路系统,构建合理的校园空间格局。

高校校园道路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新校园的兴建可以完全按照设计者的思路进行校园生态道路设计,现有高校校园针对已有道路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按照校园生态道路设计的基本思想,逐步实现校园道路系统的合理化、生态化、规范化校园生态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①高通达性原则,确保师生出行便利;

②便捷出行原则,确保步行、自行车的优先地位;

③对外通连原则,促进校园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流动;

④安全通行原则,限速限入,保证照明;

⑤生态舒适原则,实现校园道路生态美观;

⑥内部策略优化,确保校园交通通畅[2]。

3校园生态道路系统规划

3.1 校园生态道路系统分级按照占地规模及其学生容量,高校可分为小型高校(占地小于30hm2,在校生人数0.6万人以内)、中型高校(占地60-30hm2,在校生人数1.0-0.6万人)、大型高校(占地150-60hm2,在校生人数3.0-2.0万人)和超大型高校(占地大于150hm2,在校生人数在3.0万人以上)。

上一篇: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探析 下一篇: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