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

时间:2022-10-11 04:30:26

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比较难的一门学科,复杂繁多的公式和定理会让学生头疼不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教学的艺术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积极开展课外物理活动,授课中注意穿插物理发展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艺术;学习兴趣

一、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很多物理课几乎都以实验引路,除做好课本上的实验,还要增加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大气的压强”时,为显示大气的压强,笔者首先补充了这样一个实验,取大小不同而内径相差不太大的两个试管,在大试管内倒满水,把小试管装入大试管内一部分,再倒过来,就会看到大试管内的水不断流出,而小试管就会徐徐钻入大试管内。这一魔术般的表演,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原理就在于大气压的作用。又如:在讲“摩擦”时,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讲“声音传递”时,把闹钟放在钟罩内,慢慢抽掉罩内的空气,让学生听声音的变化,使学生觉得很惊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物理教学中注意穿插物理发展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和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三、提升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使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还是婴儿时,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爸爸将你牵在手上;再大一点,爸爸则说:‘走,去外面玩’。”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四、积极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爱上物理

1.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平行光源、针孔照相机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还要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另外,还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或者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上一篇:比较法在齿轮机构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试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