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文本”不放松

时间:2022-10-11 04:25:07

“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指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二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文本话题为内容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充分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

那么,怎样抓住文本教学呢?

一、在诵读中感悟文本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一切艺术形象总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加工,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的,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激起感情上的浪花,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读”中受到心灵的触动。

“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只有读才是准确而深刻地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的好方法。教有千法,读为上策。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认同感,让学生有强烈的诵读意识,尤其是讲读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以上,养成自我诵读的良好习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好的句段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再把读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对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妙处的赏析,迅速做出直觉的感受,这种感觉,是死记硬背所达不到的,也是老师替代不了的。

如:教《与朱元思书》时我分三部分读,每次都有不同的要求:一读,读出韵味,感受文言文“入乎其内”的“情趣”。提出第一次读的要求,读出问题思考,读出顿挫有致。要求每遍读的时候要有目的,有效果,有层次,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这是认知性阅读。二读,读出品位,感受文言文“沉乎其中”的“意趣”,如何读出“意趣”?“我又分两部分完成,第一次读,展开想象,品出意象合一;第二次读,含英咀华,品出意外之意。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揣摩文本的情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这是理解性阅读。三读,读后回味,感受文言文“出乎其外”的“理趣”。赏读的最高境界,读出回味,读出余音饶梁,作为创造性阅读,拓宽和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我想,在这样完整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一定会通过反复阅读,细心咀嚼,最终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思维得到锻炼,语言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二、在品析中理解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只有认真揣摩文字的表达,才能领悟语言的内蕴,体会作者的深意。

如:在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时。提示学生:应扣住“乱”“穿”“惊”“拍”“卷”等关键字分析、联想想象,学生在这些字词中体会灌注、寄寓着词人怎样的感情。还比如说让学生扣住“初”“羽扇纶巾”“谈笑”等关键词语来赏析周瑜的形象。我想通过联想、想象揣摩关键字词,挖掘字词所蕴涵的意义,体会词人的情怀,培养独立阅读诗词的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我认为应依凭文中的字、词、句,以简练、准确、形象的语言,启发、点拨学生,揭示语言的结构美,“在胸中细加比较”,使其对所学文章获得整体的美的感知,一些名家名篇,语言凝练优美,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词句作细致品析,让学生感受文本美的语言,得到美的熏陶:学生通过一句一句的朗读,一字一字的分析,抓住重点词语的体会,领略到作者用词的意途。

三、在联系中拓展文本

“每一个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杜威语)。在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多都会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生碰撞,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将这种碰撞表达出来,让文本与读者对话。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逼近原型,理解越快、越真。对于课文中那些接近学生生活体验的内容,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感悟体验。有时可采用同类联系,有时可运用对比感悟来加深理解,并试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学习这一课以后的感受或感悟。”

比如:教学《往事依依》时,让学生读了于老师的读书感受后,谈谈自己读过哪些好书?自己觉得好的说出来,向大家介绍。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体会,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体会读书的益处。

叶圣陶说过:“如果单靠翻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生活体验越丰富、越深刻,就能获得丰厚的感受力。师生、生生、生本等主体之间深层次的对话才能展开,情感才能共鸣,思想才能沟通。

文本如果没有精耕细作,就是黑色的污迹,就是沉默的文字,就是沉睡的思想,就是冬眠的灵魂。只有我们去唤醒它们,才能赋予它们绵绵不息的生命与活力。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的动人心弦所在。“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

上一篇:数学题目设计应“三讲究” 下一篇:重视化学解题后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