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的中老年性甲亢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1 03:49:22

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的中老年性甲亢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理论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病例诊断并不难,但中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且常以心血管方面的表现为突出[1],因此,往往被误诊为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以心血管症状为首发的住院及门诊31例中老年性甲亢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10例,女性21例;年龄47~74岁,平均62.5岁,60岁以上23例(74.2%);病程5个月~6年,平均病程15.5个月。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心电图示快速型心房纤颤25例(80.6%);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例(12.9%);心脏扩大并心力衰竭11例(35.5%),其中以右心衰为主7例(63.6%);心绞痛3例(9.7%);心尖搏动增强、脉压差增大23例(74.2%);甲状腺轻度肿大5例(16.1%);轻度突眼、眼裂增宽4例(12.9%);纳差或表情淡漠11例(35.5%),慢性腹泻2例(6.5%),慢性便秘1例(3.2%)。

1.3 误诊情况

初次诊断误诊为冠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心力衰竭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肺心病1例,心肌炎1例,心脏神经官能症1例。

1.4 辅助检查

全部病例均查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均符合甲亢的诊断标准。X线及二维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13例(41.9%),全心扩大8例(25.8%)。

2 治疗及转归

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并确诊后,即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心率快者加用心得安,心力衰竭者按心衰治疗原则处理,心衰纠正后心率快者也加用心得安,必要时早期治疗予地高辛控制心室率。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显著改善;25例快速型房颤者,15例转为窦性心律,10例未能复律,但心室率得以控制;心绞痛3例均完全缓解,心电图表现正常。

3 讨论

体内多系统的改变是甲亢的主要特征[2]。在中老年甲亢引起的系统改变中,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异常明显。本组31例中老年甲亢患者初次诊断误诊为冠心病21例(67.7%),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由于中老年甲亢与冠心病同处于一个年龄段,发生的心律失常以心房纤颤最常见,本组发生率为80.6%,故极易误诊为冠心病伴房颤。但如果认真细致检查,多有如下特点可同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进行鉴别: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房颤多见;高输出量顽固性心力衰竭而无其他原因;常有表情淡漠、嗜睡、焦虑、失眠、纳差、慢性腹泻、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甲状腺轻度肿大、轻度突眼、眼裂增宽、皮肤潮湿等表现。

综上所述,有以下临床表现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甲亢可能:原因不明的心动过速,阵发性或持续性快速型房颤、房扑,心室率快而洋地黄制剂效果差者;对洋地黄和利尿剂效果不显著的心力衰竭者;心绞痛经扩冠药物治疗未见好转,且血脂正常或偏低者;心尖搏动增强,第一心音增强,脉压差大者;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心脏扩大或心电图异常者;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腹泻、焦虑、淡漠和失眠者。对这些中老年患者应及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27.

[2]林兆耆,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390-2391.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内分泌155100

上一篇:不同治疗方式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对比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