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时间:2022-10-10 10:04:52

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我省科学发展,根据《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教育五大工程,努力夯实办学基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主要成绩与经验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在校生的比例为48∶52。普通高中优质化教育进程加快推进,教学水平评估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各类部级技能竞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较快增长。初步建立起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初步建立。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创新思路、集聚资源,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统筹推进、重点突破,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重要贡献。

(二)发展思路。

1.优先发展。把发展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之举,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2.公平发展。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更加突出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内涵发展。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4.统筹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及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5.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和教学领域改革,在教育理念、发展思路、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6.开放发展。把开放合作作为提升教育发展的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标志,把握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深化区域间、城乡间教育交流合作,着重加强与港澳台和国外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和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各县(市、区)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市域、其他地区基本实现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满足区域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经费总量显著增加,绩效显著提高;教育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实现新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他地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省形成我国南方教育高地的鲜明轮廓。

2.具体目标。

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到2015年,建成集约化高水平的省级和各地级以上市职业教育基地(含技工教育基地,下同);构建起满足区域需求、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00万人以上。职业院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水平。

三、重点任务

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壮大职业教育。

1.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工程。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从初级到高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序列。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定位,整体设计各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立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大力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大地级以上市统筹力度,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为主做大做强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充分发挥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龙头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高起点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中等职业学校,粤东西北地级市统筹资源建设若干所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加快扩大办学规模。有条件的县(市)集中力量建设一所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的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心)。

3.加强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政府牵头、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的体制机制,逐步建立起设施一流、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特色明显的学校实训中心、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训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设备先进、技术超前、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粤东西北地区重点面向传统产业和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基础扎实、覆盖面广的职业院校实训中心;鼓励行业或大中型企业集团建设企业实训基地。

4.加快职业教育基地建设。以“1+9”(省级职业教育基地加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市的职业教育基地)为核心,以粤东西北地区各市职业教育基地为支撑,建成职业教育基地网络,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基地有效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根据产业分工错位发展,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特色。

5.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成一批质量一流、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影响力强的龙头职业院校,带动提升全省职业院校整体水平。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规划与改造,打造一批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制、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工作;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建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教学网上资源库。

强化职业院校技能教学。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构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改革职业教育评价机制。加大“双证书”制度实施力度,完善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6.打造职业教育校企联盟。推动出台《广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创建职业教育与产业交流协作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完善“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办学、园区办学和职业院校设立企业校区、教学工厂,鼓励企业进校、车间进校;鼓励职业院校通过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到2015年,建成10个省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一批市级行业性或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选取一批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开展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实践;选择部分技师学院重点专业,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试点。建立面向产业、行业参与、校企结合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共同体。

专栏 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工程

开展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制和改革试点等工作;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加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等)、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训中心建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培训工程;实施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示范性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建设计划;实施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计划。

上一篇:陈仕楷: 一位幸福的中职校长 下一篇:从量到质全面提升广东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