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谈其课程定位

时间:2022-10-10 08:43:10

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谈其课程定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已经实施三年了,笔者在参与课程专家组对广西高校实施新课程方案情况进行调查中发现,各高校在课程安排顺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那么,为什么要开设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有没有其内在逻辑结构?如何安排顺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角度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

一、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内部心理转化过程与外部社会环境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体。相对而言,外部社会环境是外因,内部心理因素是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人的内部心理转化过程推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人的内部心理因素的构成包括知、情、信、意、行等五个方面。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等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知,即思想品德认知,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评价。思想品德认识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人们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思想品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形成的根据。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基于思想品德认识的基础上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评价时形成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感。思想品德情感决定人们对事物或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思想品德情感对思想品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起着催化、强化的作用,是将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观念、准则的真诚信仰。信念是一种被个体理性所理解和情感所肯定的认识,并带有执着的意志成分,是知、情、意的统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现思想品德理想、履行思想品德义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思想品德意志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对符合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情感和思想品德信念,往往就自觉地、坚决果断地付诸行动;否则,则自觉地、果断地抑制。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品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思想品德意义的行动。思想品德行为是思想品德环形成发展过程的归宿,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

这五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可见,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都包含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形成完美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所设置的四门课程,就其内容和功能定位来说,各有各的特点。但从总体来说是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相契合,或者说,是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四个环节来设置的。这可以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得到说明。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以下简称《意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教学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明确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知道什么能做和不能做、该做和不该做,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水平、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

根据《意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用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事实,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感情。

按《意见》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信念。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现改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该课程的特点是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历史事实说明,不管在怎样复杂、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只有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相反,只要我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因此,这门课程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

由此可见,新课程方案中的四门课程,是针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知、情、信、意四个环节而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体地说,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的顺序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应该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相一致。也就是说,四门课程的安排顺序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只有按这个顺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

第二,教学的定位问题。课程的定位是指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告诉学生什么,使学生懂得什么,从而让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既然四门课程的定位分别是知、情、信、意,那么,教学活动就应该围绕这一定位而展开。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应讲清思想品德规范,使大学生明确什么能做和不能做、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应讲得很煽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应讲得很理性,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演,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使大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从而坚定思想道德信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应讲得很坚决、很肯定,就要讲清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命运,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只有各门课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才能实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目标。

第三,实践教学的安排问题。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定位不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也应围绕课程的定位而展开。比如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而展开,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规范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反映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影视资料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可以通过参观、考察、调研等形式,使学生深切地体验到我国革命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从而坚信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成功,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开设的四门课程,是根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而设置的,有内存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它的逻辑顺序行进教学安排,并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定位来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占安,秦宣.关于开设“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刊,2006(8).

[3]本刊记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杜威兴趣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下一篇:加强高师实践性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