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时间:2022-10-10 08:15:4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全国快速发展起来,其环境效益的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的分析方法,从水土保持、降低光污染、减少噪声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去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

【关键词】高速公路项目;环境效益评价;措施

1高速公路环境经济效益评价的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有关的环境资金投入随之而来的环境效益的评价,有利于建设管理的决策者更直接看到建设相关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影响。决策者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的规划和项目施工后对周边环境以及各环境要素组成带来的影响,更加合理的建议会呈现在决策管理者的面前。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以及正式运营后对环境影响的水平,高速公路的项目实施以及制定是否合理是依据三大环境方面来验证的,从而提出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建议,主要是为了降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好的影响,目标是使环境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协调发展,使高速公路项目得到推广。还有其他意义,比如①有利于实现建设绿色环保的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相关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协调共同向好的方向发展。②可以使环境效益的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关系到的环境效益做一些量化的探讨,可以全面的探讨高速公路建设的项目和环境的效益,可以补充环评工作的相关内容[1]。

2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现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效益量化的分析,也有少数专家研究环境效益的定义范畴。MollyMacauley提出了环境效益本质的概念,是指内在自然的生态系统要有外部的效益成本。著名的观点是MRGaterel提出的传统的经济学的理论有其局限性,表现在它的分析方法,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能有效的评估环境消息的相关问题,专家指出污染仪器治理形成的环境效益的评估可以使用生命周期的方法进行评价,效果明显。Burans运用微观的观点提出了环境效益的概念,具体指的是企业采取方法减轻了项目对环境的污染,投资人一般都会采取相应的方法减少污染大的企业来投资,消费者喜欢消费污染小的企业的产品,这些企业能运用优惠的政策增加效益[2]。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不少学者对环境效益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分析,都是依照自己专业优势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环境效益理论的探讨。徐泓教授提出的观点是环境资源的效益可以用钱来衡量,环境效益指的是用钱来衡量的效益。把环境效益分为精神效益和实际效益。另外教授还提出了如下观点,即精神效益研究的人的观点作用太强,导致环境效益分析的发展非常的缓慢,其运用的劳动价值也没有办法进行衡量,作用会计学与经济学的专家都不能深入的探究其精髓观点。李贻玲运用经济学的效用理论、会计学“资产”的概念总结出环境效益的概念,即一个时间段内环境资源可以给人们即将实现或已经实现的可以用货币表示的作用。还指出,可以运用环境资产负债比和环境损益比来表示企业环境的效益比率。姜德义等学者从不同角度把公路周边的生态修复工作产生的环境效益—植物防止水的流失产生的价值、水土流失的代价、土壤肥料的作用、使公路周边的环境变好等研究了其效益和成本,得出的观点是崭新公路周边生态环境修复的效益跟环境的收人和投入的本钱有关系,其主要的效益构成是效益换成了生物工程,次要的效益构成有草木能使环境净化、景观美学的作用以及植物吸收CO2的作用。姚本伦专家主要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周边生态环境消极的影响的两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出环境保护正效应的观点,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的体系,并对其计算方式与适应条件做了研究。刘芳从环境效益评价的方面做出了阐述,对比阐述了环境的投资以及环境的收益,提出了分析环境项目损害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环境效益的分析的观点。纵观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观点,环境效益问题的研究不论从理论、实际都仍在探索阶段。学者们对环境效益问题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目前对其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是费用效益法。

3高速公路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现在常用的基本评价方向有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

3.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研究出的一种决策的方法,包括定量、定性结合在一起的多个准则一起进行的。层次分析法可以将繁琐体系内的影响因素、关键问题的特点跟自身组合在一起进行深入的探索,按照一定规章建立一个层次结合的模型,根据一些定量的信息,定量研究思维,对解决多目标、准则多或者是繁杂的决策的问题,形成一个简单快捷的决策措施。具体的说就是目标对应的所有问题细致化成准则、目标、方案等一些种类,按照标准的对照方法将人的评价客观化,得到客观数据,定量、定性等综合分析的一种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的评价[3]。

3.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依照一些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而做出评价的方法。具体说就是该方法依照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模糊关系合在一起的原理,把不易量化、边界模糊的地方量化,将评价对象做出多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综合的评价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注意评判每一个对象,每一个对象有唯一的对应值,每个对应的值不会互相影响。虽然模糊数学听起来高深,但是数学理论易理解、模型不复杂,使用者可以迅速掌握要领。模糊综合评价法有建模简单、便于掌握、层次多的繁琐问题分析效果好等优点。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于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也很有效。

3.3灰色综合评价法

灰色综合评价法分为很多分解的方法,其中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的分析运用最多。1982年邓聚龙教授提出了灰色系统理论,主要研究“部分信息已知和未知”的不确定性的系统,它生成一些已知的信息、开发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认识。特点是不用详细描述样本量的大小,不依照任何分布规律。在灰色关联度基础上的灰色综合评价法是利用最优案和各方案间关联程度对评价对象做出排序、比较的行为。

3.4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是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多指标综合的评价方法,依据神经网络的强容错性、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建立综合评价的模型,这个模型运用类似人类思维模式的定量和定性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的评价很复杂,每个部分互相作用明显,表现的关系为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适用于处理非线性的相关问题。它是一种数据处理智能化的方法,他的非线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具有非线性关系数据能力,其他方法都不含有的优点。表1对上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比较[4]。

4提高高速公路环境效益的措施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尽量减少影响周围环境,必须先认真调查和充分的分析选线工作,选线原则是避免穿过植被覆盖率高的森林区域或者是特殊作用、敏感的生态环境区,防止破坏地质不稳定区域,少占用农田,减少隧道和桥梁的设计,减少工程破坏环境。正确的选线步骤是首先建设项目前,勘测选线周边的环境各指标情况,改动不合理的布线,考虑全面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成本,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弃土场和取土场的选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如果弃土场和取土场的选址不合理,就会导致农田比占用无法继续使用、周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更加严重,必须避免这些情况子工程施工中发生。

4.1植被的补偿和保护

高速公路沿线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破坏植被,必须建设公路边的绿化带,不仅可以沿途的环境变美丽,还可以减少粉尘、噪音的污染,还可以保持水土,稳固公路相关设施的基础,尽最大可能保护项目实施中破坏的植被,项目后期补偿一定要挪动的植被。补偿时一定要关心一些方面,首先,种植适宜项目所在地区气候的植被,再次,不能选择短期内植被生长迅速的植被,因为植被生长过快,根系会破坏公路地基的稳定,阻挡行车视线,增加驾车的危险系数,同时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抗灾害天气的植被也是选择的关注点,综合上述内容,宜选择矮小耐旱、抗虫害能力强的植物,可以减少后期维护绿化的费用。

4.2项目实施共要保护环境

(1)建立环境管理保护制度,加强环境监测建立施工期间的环境管理保护制度,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环境监测、健全施工期间和项目完成后的环境管理的保护制度,项目招标文件内要包含建设方完成的环境指标,这要贯穿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所以工程的项目计划就要包括具体的于环保措施和环保制度,以及监测施工中各环境影响因子。公路施工环境的监测包括施工区域内的河流植被、动植物多样性、景观保护、很勘测复杂地形等,在不影响项目进度的同时保护好相应的环境指标。(2)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高速公路施工中穿越地势复杂的地区,所以周边的水土流失会比较严重,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在高速公路两边建立多层防护的地带。高速公路的水土的防治工作做的好,面对工程主体、选择取弃土场、预防临时工程等水土流失频发区采取相应水土保护的措施,使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3)减缓后期环境影响的措施。项目完成正式运行后,施工单位应提醒各单位人员,禁止带有未处理的松材,预防松材线虫到植被周围。依照公路绿化的要求,建设高速公路中央和边坡的隔离带,减少施工期间对植被的破坏。(4)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动物通道。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过一定的空间为生物的安全通行,在行车过程中和正在经过的动物没有互相干扰,保护物种多样性。高速公路的周边应建立恢复到施工前的环境面貌,降低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5)降低各种环境的污染。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污染形式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光污染和振动与噪声的污染。高速公路项目施工中的生活和生产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污水排放标准再进行排放。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体的污染,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污水处理工作量。工地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做到分别的处理。定期检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大型机械油漏出油箱污染周边水体和地表土壤。为避免施工建筑材料的泄漏,减少污染,必须妥善保管相关建筑材料。采取如下防治大气的污染,首先植被可以主动吸附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其次高度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洒水,防止粉尘污染,也可以遮盖粉状的施工材料,混泥土搅拌过程尽量在密闭环境下进行,有利于减少产生扬尘等大气污染。采取如下防止光污染,首先选线避免选在生物多样性的区域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减少对人类和生物的光污染。另外,避免夜间施工对周围居民产生光污染,可以利用周边的植被做天然的阻挡屏幕,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光污染程度。采取如下防止噪音和振动的措施,植被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伤害,因此在高速公路周边种植一定量的高大的植被可以降低噪声的污染。项目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夜间施工,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高速公路运行以后,行驶的车辆避免鸣笛。施工中减少深沟的开挖,降低对周边居民的不好的影响。

5结语

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大力推行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本文总结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具体的评价方法,以及改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的具体措施,从水土保持、降低光污染、减少噪声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分析,拟指导日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的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良芬.环境美学视角下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初探[D].湖北工业大学,2013.

[2]赵爽,朱立富.多级可拓评价方法在城市高速公路环境现状评价中的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2):40-44.

[3]张喜荣,赵晶,蔡艳蓉,王冬,屈晓婉,王天伟,刘爱霞,郭文,田红卫,张小娟,徐佳,王珍珍,高照良,李永红,唐林,彭珂珊.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34-37.

[4]杨舟,吴小萍,蒋成海,张重禄.常吉高速公路自然环境保护技术研究[J].交通环保,2005,(3):73-75.

作者:殷璐 单位: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篇:建筑施工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下一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