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逃脱”艺术

时间:2022-10-10 06:00:50

课堂教学中的“逃脱”艺术

摘 要: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解放学生,而且能够解放老师。

关键词: 课堂逃脱 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把掌握知识理解为对大量经验、定义和事实的记忆和复述,强调学习者个人主观努力的机械识记与模仿,评判答案的标准往往是统一或单一的。因此,课堂教育也就成了“一言堂”,教师满堂“教”灌,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学得身心疲惫。那么,能否从简单机械的课堂中“逃脱”出来,化“沉闷”为“轻松”,化“疲惫”为“愉悦”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显然,怎样获取知识,无疑要比拥有具体知识更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转变,更需要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对于学习的观念。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智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逃脱”,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学生兴趣的培养。

1.回归语文本源,激活课堂氛围。

语文的本源是生活。生活是无比丰富的,因其丰富,所以语文课堂可以丰富多彩。生活不仅是语文教学之源,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如果教师只会照本宣科,那语文课堂将是无比沉闷的;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着眼于生活,才能真正激活语文课堂的氛围。

钱梦龙先生说:“对‘人’的关切,对‘人’的未来命运的关切,是一切教学艺术的‘灵感之源’。”语文课堂上教师关注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就能将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语言情境和想象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表达欲,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从而掌握汉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教学内容是无所不包的,教师必须是个杂家,他占有、选择和加工,把自己对生活的关注来影响学生,把自己认为一切有教益的东西拿来,站在文化的平台上,让语言文字闪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使民族的文化载体充满巨大的诱惑力。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就能“逃脱”了。

2.加强双边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增强感情投入,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在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的同时,教师的言行也就会赋予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

此外,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就像布鲁纳所说的那样:“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不必纠缠于烦琐零碎、细枝末节的讲解灌输,而要侧重于与学生共同的分析探讨,进行双向的总结交流;把问题抛给学生,教师不是置身事外,而是融会其中。

二、课堂的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师才会得以“逃脱”。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兴趣。”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经验的传输,而是一种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师生之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伙伴关系,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

语文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教师应当是一位机智的导演,能够不断地抛出话题,引领同学开展各种活动(可以是演讲、辩论、课本剧、批改评价作文、创作流行歌词等),当学生们融入到这种语文活动中的时候,我想,教师就“逃脱”了。

三、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师“课堂逃脱”的关键所在,就像叶圣陶所指出的那样: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学生的“自能”是教学的追求,学生“自能”的程度则是评价学习成效的关键。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其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安排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寻找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当学生学习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认知策略不当而陷于困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毕竟,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等同于“自由学习”,教师的精心引导是极其必要的。

四、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艺术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艺术。倘若我们能够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索的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步掌握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掌握了真正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

[2]刘洋.论艺术的灵感之源[J].教育艺术,2011(07).

上一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下一篇:科学有效地安排高中数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