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湿地科普知识走进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21 11:23:18

让湿地科普知识走进语文课堂

摘 要: 素质教育是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使各项事业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教育。但从实践层面看,不少地方在操作中往往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教学领域,甚至片面地将“功课加琴棋书画”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忽视其他真正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领域,忽视学校科普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误区。作者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我校地处洪泽湖湿地的地理优势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尝试,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叙述:明确科普知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坚持以学为主,主次分明的原则;依托当地特色推进科普宣传的力度;群策群力共建科普校园;创设环境,争当科普宣传员。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湿地科普知识 以学为主 主次分明 地方特色

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来不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湿地文化,在语文课堂中进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尝试,通过实践,获得几点粗浅认识。

一、明确科普知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使各项事业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教育。但从实践层面看,不少地方在操作中往往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基础知识教学领域,甚至片面地将“功课加琴棋书画”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忽视其他真正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领域,忽视学校科普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这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理解素质教育的误区。

看着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我决心不能只让孩子片面地接受书本知识。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通过教师不断的自学和探索,把科普知识推广到孩子们的心中,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二、坚持以学为主、主次分明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湿地科普知识教育,要把握住“以学为主,主次分明”的原则,以语文教学为主,科普教育为辅。教师只有在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完成课本知识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才能穿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决不能脱离课本知识体系,一味去搞科普教育,形成主次不分,喧宾夺主的局面。首先要保证搞好正课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在充实头脑、启迪思维、提高学习技能、引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自然产生对知识深度、广度的追求。科普知识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增长知识,增强科技意识,从而受到学生欢迎,这就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播与发展。

三、依托当地特色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

科普知识涉及面非常广泛,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学生容易接受的科普知识,这点十分重要。我校位处国家级湿地,生活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中的我们,很幸福地享受这一切,同时也有义务向孩子们介绍保护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一直把保护环境这一科普知识贯穿在教学当中,让孩子从小就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从小就争当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四、群策群力共建科普校园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活动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科普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学校按教学计划要求,开齐上足科学、综合实践等科学类课程,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各学科的教学全过程。

(二)拓展教育渠道,挖掘科技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在实践中学习,在社会中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开阔的活动阵地,更多的社会实践。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校每学期开展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图片或音像资料,并且给予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学生科技社团组织和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全校性的主题科普活动,各年级积极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废物利用制作、科幻绘画、科学小论文等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小组活动,学生总体参与率达90%以上,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学比赛。具体做法:(1)领导重视,层层落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3)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4)落实行动,务求实效。在每次活动中,学校领导小组经常把相关的事宜在行政会议讨论,并定时召开阶段性会议,了解各班开展工作的情况,只要有困难就向学校反映,并要求各个实施方案提交方案的实施预算,下拨经费;(5)营造氛围,及时奖励,带动全面开展。我校在对各班上交比赛作品进行评比后,及时举行作品展示,还对获奖同学颁发奖状和奖品,以激励、带动其他的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科学普及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动员全校师生共同走进科普宣传教育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为此建言献策,有什么好的课文可以进行教学,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带给孩子们,我们都会及时展开研讨、制订方案、集体备课,把知识及时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五、创设环境,争当科普宣传员

找到好的议题、精心设计好方案,拿到学校讨论,形成决议;抓住每年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竞赛活动等契机及时开展一些大型活动,营造“人人学科学,人人讲科学”的氛围。

看着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现象时能说得头头是道,我们是多么的欣慰。科普宣传任重而道远,我们身上的担子是沉重的,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上一篇:如何有效掌控课堂40分钟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下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