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沈海高速苏通大桥段绿化设计及养护管理

时间:2022-10-10 05:36:38

浅谈沈海高速苏通大桥段绿化设计及养护管理

摘要:沈海高速苏通大桥段绿化环境分析,提出高速公路绿化配置的原则,对日常绿化养护管理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养护分类管理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高速公路绿化是绿化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公路、改善环境、减少噪音、舒适行旅、引导汽车行驶,也是防沙、防风、防雪、防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对高速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沿线概况

沈海高速苏通大桥段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北起南通小海南至常熟董浜,是交通部规划的沈阳至海口沿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该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天数超120天。

二、设计指导思想

高速公路绿化应突出景观、生态效益,满足高速公路绿化功能的需要,贯彻“四季常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大气势”的设计原则,达到稳定边坡、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环境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优美、舒适、安全的外部环境。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三、绿化设计原则

由于绿地所处生态环境基本相似,因此依据高速公路特殊的生态条件,应选择具有抗逆性的乡土树种、草坪、花卉为主,同时在生长习性上应具有耐旱、耐寒、耐瘠薄、抗污染等特性,根据绿化目的配植相适应的植物,丰富道路景观效果,适应高速公路绿地粗放式的管理特点。

(一) 分隔带绿化

绿化以功能性为主,植物以列直式灌木、草坪、花卉为主,高度应在1.5~2m以不遮挡视线为界,同时具有防眩、防尘、耐修剪的阔叶植物。另外。在色彩和植物造型上要有所变化,如红枫树、紫叶李、紫薇、四季桂等,还要依据线形进行配植模式;直线段:由于对向行驶车辆夜间灯光互相影响不大,则灌木间距应在4m为宜,以利植物生长空间;弯道段则反之。灌木间距应在2m为宜,或植成绿篱。每种植物配植长度应在10~15km间为宜,既满足了交通安全要求又有利于日常养护和病害防治等工作。

(二) 立交绿化

绿化以功能性和美化性相结合为目的。为使立交绿地立体层次丰富,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采用乔灌与针阔花草结合,依据构图大片巧妙群植为主,丛植或点缀季相不同的色叶有花有果的植物,使整个影观色彩强烈开阔,形成复层混交群落,而且使整个绿地立面层次更加丰富。

(三) 边坡绿化

绿化以固土护坡、防止冲刷、改善景观为目的,由于受土壤条件的影响应选择耐干旱、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易成活,便于管理的护坡植物。定植点与路肩应保持在1.5~2m,三角形配植(50cm X 50cm) 。乔木定植点与路肩应保持在4—5m,避免秋季树叶随风散落到停车带路面上,影响日常养护管理。

四、绿化的养护管理

绿化总体设计在公路施工中得已全部实施。可以说绿化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人们将种植和养护的关系归为“三分栽,七分管”,也就是说养护管理工作是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所在。

(一) 绿化养护分类

根据绿地所处位置和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可以将绿地养护工作按重要性分为两类:

(1):重点区,中央分隔带因交通安全必须保持植物高度,同时还要讲究园艺造型。另外,经常修剪的区域及交叉口视野范围内的植物,这部分植物除每年一次生理修剪(整形冬春)外,还要从安全角度,依据植物生长状况进行及时修剪,由于土层较薄,对水、肥的保持力差,在干旱季节需加强水肥管理。

(2):非重点区,如立交、边坡(坡脚)这些区域对交通安全影响不大,每年在春秋进行一次整形及生理修剪。

(二)加强水肥管理

水是万物生长的命脉,肥是改善植物生长状况,提高土壤肥力的有利措施,所以植物生长必须有较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才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因此必须加强春、冬灌溉,防止生理干旱,全年浇水适干旱情况而定。追肥必须保持二次,巩固提高绿化效果。

五、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在绿化养护管理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每种植物都会有其常见的病害发生,一旦染上病害或虫害,短时间内就可能在同种间迅速蔓延扩大,给养护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因此我们要掌握辖管区域内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做到综合防治,预防为主。所以在植物设计配植时必须考虑植物种群间病害相互寄生等相关因素。此外,还应加强日常巡查。

六、结束语

高速公路环境绿化是高速公路的窗口,随着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绿化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结合高速公路所处于的大生态环境适时适地的种植,让小环境融入到大生态里去,将成为今后高速公路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华.论高速公路绿化工程[J].工程与建设,2011,25(1).

[2]王建强. 高速公路绿化研究[J].西安大学学报,2001,10 (4).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4]田野.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

[5]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公路设计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上一篇:探讨岩体裂隙对帷幕灌浆的影响 下一篇: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