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

时间:2022-10-10 04:54:54

浅谈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

【摘 要】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要努力地更新教育观等去适应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化环境中,每一位教师要做到顺应时代的潮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并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挑战;适应;教育教学

信息化环境中,传统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教师作为教育一线的主力军,不仅要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更要为教育信息化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就中学英语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进行探讨。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教育信息化当前的主要内容是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 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颇具规模。很多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新建了录课室,实现了“校校通”,建立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且开展了大量的以提高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目的的培训活动。

虽然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但是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教育信息化给教师带来的新挑战

1.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助力者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能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去学,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必须成为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和开发者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不但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更能从信息化浪潮中提取积极有用的信息材料加以整合利用。既能优化教学资源,又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3.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示范者

在信息化环境中,各种真假好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学生尚未完善自己的世界观,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和污染。教师必须重视自己的人格修养,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三、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

1.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的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已经促成了教育的革命,改变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师教,学生学的工具,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情景都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把学生定位为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教学的主动权,话语权。在此种模式下,学生可能会通过教师的讲授学到一定的知识,但也因此失去了探索的能力。质疑的勇气。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知识信息唾手可得,重要的是质疑,探索的勇气与能力。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生学的工具,方式和情境都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革。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引用各种各样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索质疑的能力。比如,笔者在讲解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第单元Internet这个话题时,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网络的利与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不仅得出了结论,而且也锻炼了他们团结合作,动手动脑和探索质疑的能力。

2.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资源库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七种学习能力:一是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二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是处理信息的能力;四是创造信息的能力;五是表达信息的能力;六是发挥信息的能力;七是信息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比如平时利用网络资源自我充电,向同事专家请教,积极参加培训等,并把所具备的能力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在信息化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积累教育资源方便快捷,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和下载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源,丰富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发挥这些现代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比如,笔者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这个单元时,在课堂上插入了几段笔者平时积累的搞笑小视频,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又集中起来,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3.教师要创造性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教师在授课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调动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英语学习注重平时的积累,笔者在任教的两个班级分别建立了两个微信群,全班同学可以把平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发到朋友圈,或用英语在朋友圈表达自己心情。同学之间还可用英语互相评论。这种积累词汇写句子的方式比原来的写在本子上老师来检查的效果好的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再比如,定语从句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有的时候老师要反复讲解好几堂课,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所以,笔者就尝试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事先让学生周末在家观看了一个关于讲解定于从句的微课,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给学生答疑解惑。这次仅仅用了一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却原来明显提高了很多。这充分体现了翻转课堂的高效性。

另外,在讲授新课时,利用和主题相关的图片,文档,音频或视频来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都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作为一名大数据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信息化带来的优势,打造高效课堂。

4.教师必须加强终身学习的观念,勇于接受新事物

信息时代,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的形式不断增长,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一是自身不断学习,善于把信息内化为知识;一是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交流、访问,让自己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者。信息时代的交流、沟通、检索、查阅如此便利,网络的力量可使一个问题“一呼百应”,世界已经如此开放和包容,只要你愿意学习,愿意交流,这个网络世界都会给你提供机会。教师如果还封闭自己,势必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专业知识结构可能会陈旧、老化,思维僵化、固化。此外,教师还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挖掘新事物带来的优势。笔者以前认为学生不要用智能手机,但现在观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手机成为学习工具,学生可能不会随身携带纸笔,但一定会随身携带手机,随时下载、拍照、保存、记录、上传、分享、评论都很方便,拍下感兴趣的事,记下感悟的瞬间,下载有用的资源,让学习观渗透到生活中去,学习内容与场合不一定局限在课堂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学习内容和方式。

四、结语

在关注教育公平的时代,在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得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勇于接受新事物带来的挑战,顺应教育信息化并积极投身到这场浪潮中去,实现更高效,更现代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邓汝仁.《教育探索》,2005年第7期(总第169期).

上一篇: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播礼仪之种 开礼仪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