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时间:2022-10-10 02:29:36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自己体悟明白的道理表达得清楚畅达,更要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感受到童心的纯真与诗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一、开放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重积累,以知识为中心,注重对学生进行“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恰当地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贯通和整合,使之构成统一的整体,强调“以人为本”。既倡导科学精神,又崇尚人文风格,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把“育人”确立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真正确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传授,教学不只是关注课堂活动的结果,而将更注重富有探究性的课堂活动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前提下,创设自由的师生对话的空间,设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发展自我,开拓创新,已成为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课前几分钟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素养只能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才能形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或进行说话练习,或进行背诵比赛,或进行演讲活动,或进行角色朗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以说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课堂教学最优化组合

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读《边城》一文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边城》的教学录像,录像中翠翠淳朴的形象和湘西迷人的风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再阅读《边城》节选,同学们就会很容易地体味出翠翠复杂而细腻的心态,更好地掌握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和风情美。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容量,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教学中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没有适当的阅读量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种新型的师生对话方式产生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课文的练习迁移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自己来畅所欲言;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展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另外,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朗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使读者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中,而且能唤起其他学生爱憎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个性化的教师语言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仅是听众和朋友,也是思想者和写好者。课堂里,教师应该是师生对话的组织者和倾听者;课堂外,教师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凡是教学,都是教与学的师生互动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的真诚合作,民主、平等而广泛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交流活动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应走下“神圣”的讲台,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进行民主、平等、自由的对话。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高一物理『低起点教学策略 下一篇: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