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对话耶鲁

时间:2022-10-10 02:13:57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曾播出了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对话。北大和耶鲁两所大学分别是中国和美国的一流名校,在这次对话中,两名校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分歧表露无遗,而背后则是两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水准和教育目标的根本性差异。

在谈话的过程中,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到大学来,最重要的三个任务是什么?北大校长回答说:“第一,大学生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第二个应该学会怎么做人,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人品、基本的道德修养。第三点必须有为社会服务的能力。”而莱文校长的回答是:“首先,对学生来说,就是要对任何事情都提出质疑。第二点是学习,虽然你应该先提问题,但你需要学习、读书,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些问题。最后是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人的回答高下立现。许智宏所说的第一点是大而无当的“学习”,学习固然重要,但究竟如何学习,他没有谈及;第二点仍然是大而无当的“人品”和“道德修养”,但做人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他也语焉不详;第三点更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强大惯性:个体应当服从于集体,个人应当服务于社会,而丝毫不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自由的伸展。相比之下,莱文校长的回答极其精彩:他把“怀疑”作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素质,科学的发明和文明的进步正是源于人类的好奇心;他强调学习的目的是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自己探究真理的所在;他还指出,任何结论都必须是自己独立思考之后得出的,而不能拾人牙慧。莱文校长所谈的这三点,恰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大学乃是造成个人全面素质的发展,乃是启发年轻人追求和捍卫真理的勇气。正如现场一位嘉宾的评论:“我们大学最重要的要通过自主、自由的学习,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没有独立人格的民族,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民族也不会独立和发展。人的独立、人的自由发展,本来也是所有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这场对话中更吸引我的是另一个内容是:主持人请两位校长分别选出自己学校毕业的五位最优秀的毕业生。两位校长的人选都很耐人寻味。

在许智宏的名单中是这样的五个北大毕业生:“第一位是季羡林教授,他主持北大东方语言系,是历史最长的系主任。第二位是侯仁之先生,他是搞历史地理学的。第三位是王选教授,他是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后来转到计算机领域,是中国汉字激光照排的创始人。第四位是周光召先生,原来的中国科学院院长,是理论物理学家。最后一个是李政道先生,他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现在也是北大的兼职教授。”

莱文校长的答案是:“比尔・克林顿,乔治・布什,实际上你可以从第四十一届及第四十三届美国总统中,任选一位你认可的布什。希拉里・克林顿,我想她是美国从政女性的杰出代表人物。我还选择了一位学者,我觉得乔纳森・斯宾塞先生再合适不过了,他是一位伟大的中国史学家。而梅丽尔・斯特里普,是一位活跃在英语电影戏剧舞台上的最伟大的女演员。”

针对两位校长的名单,现场的另一名嘉宾评论说:“我注意到有一些差异,比如说北大的这个名单上面,五位都是学者。在耶鲁这个名单上,就有政治家、科学家和演员,比较多样化。另外我还注意到,在北大的名单上五位全都是男性,在耶鲁的名单上则有希拉里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两位女性。”王先生的评论比较含蓄。其实,两个名单的差别并不仅仅是“代表性”,更深刻的差异在于两位校长对教育、文化、历史及人生的理解。且不说许智宏列出的第一位人士季羡林教授根本不是北大的毕业生,在这张名单中的某些学者,如科学家李政道,他的主要成就是在美国取得的,得益于美国的大学制度和学术自由,跟北大并无太大的关系。如此生拉活扯过来,能够为北大脸上贴金吗?

许智宏声称,他挑选杰出毕业生的标准是“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他个人的人品”;而莱文校长则指出他的标准是:“那些伟大的学者都富有好奇心,渴求知识,并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他们都抱有远大志向,并为之做出贡献。我推荐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是领导天才,像比尔・克林顿是天生的领导者,是位鼓舞人心的演说家。”许校长强调“学术上的成就”,显然未能理解北大之于中国的意义――北大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大学,北大乃是中国的“思想库”;而许校长所说的“人品”亦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什么是“人品”?是指私德还是指公德?语焉不详。相反,莱文校长的定义则符合耶鲁大学在美国的地位――耶鲁大学是培养国家的领袖人物的,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他一些领域的领袖人物,因此他评价优秀毕业生的标准是他们是否具备“领导才能”。

谁是北大最优秀的毕业生?我相信,每一个北大人、每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不同的答案背后折射出来的,则是不同的价值观以及对民主、自由以及学术和文化的不同理解。

上一篇:突击恋爱等 下一篇:圣人弗禁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