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美的情境 陶冶美的情操

时间:2022-10-10 02:08:41

美术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更要借助媒介,创设美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达到陶冶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创设美的情境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教育当然离不开生活。如教《花花绿绿的糖纸》一课时,我拿出买来的许多糖,给每位学生发一粒,并让学生相互观察糖纸,最后才动手制作糖纸。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自然升华了,激发了绘画的欲望,从他们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情与画得到了完美地结合。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美

在学生眼里,做游戏永远是快乐而有趣的,在热烈欢快的游戏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主题活动的乐趣,并有意或无意地观察到主题画面,会在头脑中印下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这些形象落于笔端,必能妙笔生花。如教《吹泡泡》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蘸肥皂液,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得大,吹得多。全班学生在尽情的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了肥皂泡的变化和蘸液、吹泡、扇泡等生动的人物动态形象。

三、创设美术氛围,引导学生欣赏美

创造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美术的气氛中,无疑是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中的好方法。如教《做拼音卡片》一课时,我把自己制作的小壁挂、小饰物和上一个年级的学生的优秀作品,精心的布置在教室里。学生一进教室,立即响起一片赞叹声:“真漂亮!”“哇!太棒了!”“我也做一个更漂亮的,挂在我的房间里”等等。这种浓郁的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迫不及待地要创作出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们启动创造性思维,进入美的探索与创造之中。

四、创设童话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巧设情境,感染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如教《小鸟找家》一课时,学生的情感渐渐地融入了故事情节,故事讲完了,他们还没有从故事情节中走出来。我稍停片刻,说:“此刻,小鸟多着急呀!你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帮小鸟吗?”学生立即热切地回答:“愿意!”于是我宣布:“今天,我们就来帮小鸟找家吧!”。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当让学生讨论“你怎样帮助小鸟找到家”时,课堂顿时沸腾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找小鸟家的办法。自然,教学效果非常令人满意。我想,学生在这节课里所收获的不仅仅是解决了帮助小鸟找家的问题,更有对真、善、美最深切的体验。

五、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美

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在纸上的空间组合,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观者的心灵。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形成时间艺术,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美术教学如能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则不但能能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如画春天的色彩时,让学生先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来的色彩和形象一定生动得多,鲜活得多。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具有可塑性很强的特点,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能充分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培养美的情操。

作者单位: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对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巧用精细的阅读方法,品味名著的点滴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