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时间:2022-10-10 01:20:08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全院信息的整合共享

21世纪是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利用网络化优势创新档案管理是未来的必经之路,可以实现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应用自动化,以及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全院共享,满足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信息需求。

2.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决策力

通过创新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使医院信息更加真实、准确、完备,档案归档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为医院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确保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促进医院文化建设

档案记录着医院历史,是医院文化的载体。通过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广泛吸收各类信息资料,从中凝聚、提炼出医院特有的文化精髓,既能起到继承和发扬的作用,又可以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4.有利于医院节能增效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病历等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医院档案逐步向无纸化方向发展,档案管理更加方便、高效,同时也将为医院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反映了医院历年来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对医院管理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医院职工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还比较淡薄。如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新技术研发、医疗质量提高、业务开展等方面,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不深,认为档案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无足轻重,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围。原本科室开展了大量值得记录保存的重要工作和有意义的活动,却未能形成档案资料,造成档案归档不及时或信息来源不足等问题。

2.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仍需完善

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一个环节,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然而同医疗、人事、行政、财务、后勤管理相比较,档案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科学、统一、完整的管理标准,各科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管理,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等;管理机构不健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监管等职责没有明确到人;档案管理缺少工作质量和目标考核,难以保证档案的高质量、高数量、高效率。

3.档案保存不集中,管理较分散

医院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等一般由综合档案室统一保存管理,某些特殊档案则必须由职能科室管理。如住院患者的病历档案必须设立专门的病案室保存,由带有医疗管理职能的医务处负责管理;照片、影像、录音等各种数字化资料,必须由配备多媒体存储设备的部门保存管理。其他如人事档案、科研档案等,都因其专业性,需要相关职能科室保存管理。分散的管理,不利于档案的完整、安全和综合利用,容易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的浪费。

4.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医院档案管理员普遍由办公室文秘兼任,科室档案管理员一般由本科职工兼任,兼职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水平参差不齐。医院通常更加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没有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员专业知识欠缺,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更谈不上进步和创新。

5.档案管理方面投入力度不大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医院集中资源用于增加医疗设备和病房,而档案室却存在用房紧张,设备陈旧等问题,难以完全达到档案管理防尘、防火、防盗等“八防”要求。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投入不足,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只应用于资料的保存、检索等简单层面,难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和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一些档案的收集、录入、查询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

三、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索

1.创新管理理念

以推动医院科学发展为理念。通过对历年档案信息的收集、汇总、加工、储存、分析,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依据,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工作服务。

以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理念。医院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更好的服务患者,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要时刻围绕服务患者的理念,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以传承医院先进文化为理念。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施特色诊疗、推出先进典型等工作的资料档案都是医院的先进文化,应该通过加强档案管理把他们传承和发扬下去,发挥其长期作用。

2.创新管理模式

医院档案管理应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统一管理。医院成立档案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责任,形成主管院长全面领导,办公室主任负责,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制定《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档案借阅保密制度》、《档案鉴定移交销毁制度》、《档案资料统计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档案管理方面做到严把质量评查关、移交签字关、档案验收关,从而保证档案质量。

创新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档案资料的处置、保存、管理和应用,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为营造医院信息化环境,医院更新升级了HIS系统和PACS系统,为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奠定了基础;启动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了病历书写效率,便于病历的网络监督和质量控制;引进河北省科怡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电子目录,提高了档案查询、管理、利用水平;增强外网、内网功能,引进OA办公系统,各类档案如通知、公告、信息、文件等全部通过内、外网站和办公系统,推进了无纸化办公进程;在市级医院首家引入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系统,为医院设备和材料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了设备和耗材资料存储、信息查询、产品过保质期预警等功能。

创新管理内容

医院以开展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为契机,建立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网络平台,实现了对医院决策权、人事权、基建权、财务权、采购权等六项重要权力运行过程的动态监控。如招标采购项目,必须将招标公告、招标过程、招标结果等环节以文档形式上传至网络平台,否则该项目的进度条以红色预警。相当于为每项重要工作建立了一份“权力运行过程档案”,权力运行情况和内容一目了然,便于监督。建立供应商诚信电子档案,存储了所有与医院有业务往来的药品、器械供应商及施工单位的厂家信息,工程或合同结束后,可对供应商或单位进行诚信度评价,为医院今后选择供应商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上一篇:如何做好档案管理中的基础工作 下一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