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研究

时间:2022-10-10 12:44:24

城市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研究

摘 要 城市滨海区域是海滨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地段,也是海滨城市居民亲水、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本文在论述滨海区域游憩功能提升的基础上将这一区域游憩环境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陆域游憩环境系统、海岸游憩环境系统、近海游憩环境系统和海岛游憩环境系统。其子环境系统构成的三要素是游客、游憩环境和交通。本文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进行系统分析,提出该区今后建设游憩环境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旅顺口区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75(2006)-01-0008-04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在全球得到发展,滨海区域成为最受旅游者青睐的目的地之一,一些国家沿海城市经过产业化调整,将以往废弃的港湾以商业、游憩为导向进行更新改造,一系列新功能空间在滨海区域出现,包括公园、步行道、餐馆、娱乐场,以及混合功能空间和居住空间,成为兼顾居民和旅游者的休闲娱乐的游憩场所,北美滨水区的成功改造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①。这些滨水区规划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和游客营造一个开放的游憩空间,所以本文尝试从游憩环境系统角度对滨海区域的游憩功能开发作以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滨海区域发展的演进规律可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4个阶段,功能由港口、仓库工业区向商业区转变,进而转变成休闲娱乐区,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②。我国由于经济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共存,发达国家的前工业化、工业化、后工业化现象同时大规模出现,尤其东部沿海城市更加突出。随着沿海城市功能不断上升,如港口、工业、农业、滨海旅游、海水养殖、贸易、居住、海洋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有限的城市海岸带被大量的不同群体部门占用,各种开发活动通常不能相互适应,导致重要的滨海资源被无序占用,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城市滨海区域的生态环境急需改善。滨海区域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程度时,城市将利用滨海区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滨海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型产业,游憩功能成为发展演进的功能之一。为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对滨水区改造重建造成资金浪费的覆辙,应在滨海城市规划发展中及早提出游憩概念,分析游憩环境系统的构成,为城市游憩环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滨海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滨海游憩环境系统构成

1.范围界定

滨海区域在地域上没有明确的界定,它和海岸带有重叠的部分。狭义的海岸带即向海为20米等深线(大致相当于中等海浪的1/2波长),向陆延伸1公里左右,―或近历史时期的大潮高潮线上③。陈小华对城市滨海区域的定义如下:城市滨海区域空间范围近似于狭义海岸带,其陆域界限为海岸线向陆推移1公里左右;其海域界限一般以低潮线向外平均伸展500米等距线或延伸至15米等深线;与相邻城市在海上的界限是以两个城市的陆上分界岸标沿纬度向东(或沿经度向南)延伸线、自然界和中心线以及近岸海域两岸之间的中心线为界②。从游憩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范围角度考虑,在研究滨海游憩环境系统时将城市滨海区域界定为向陆延伸10公里,向海延伸到近海岛屿、岛礁及其周边海域,狭义海岸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理论基础

滨海游憩环境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可分为两类:即游憩系统研究和海洋旅游理论研究。吴必虎将游憩系统分为目的地游憩场地和游憩设施系统、客源市场系统、支持系统和出行系统④。黄金火侧重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旅游系统空间构成的关键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 Destination Districts)、旅游区(Tourism Districts)、节点(Nodes)、区内路径(Routes)、入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 Markets)⑤。对旅游系统的空间分析比较著名的还有Leiper于1995年提出的旅游地理系统模型,包括客源地、目的地和旅游通道三部分,其外部环境包括人文、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政治和法律等⑥。贾跃千专门研究了海洋资源与海洋旅游,按照人类所依托的海洋空间环境将海洋游憩谱分为海岸带旅游、海岛旅游、深海旅游和海洋专题旅游⑦。梁修存认为现代海洋与海岸带旅游产业体系包括旅游开发系统、旅游活动支持系统和休闲娱乐活动系统⑧。可见,系统构建一是从空间结构出发,二是围绕娱乐活动内容。

3.系统构成

按照保持地理空间环境要素整体性原则,本研究将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分为4个子系统:陆域游憩环境系统、海岸游憩环境系统、近海游憩环境系统和海岛游憩环境系统。具体的划分是狭义的海岸带以上的陆地部分为陆域游憩环境系统,是市民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区域;狭义的海岸带范围内为海岸游憩环境系统,这一地带是海陆作用最复杂的地带,也是滨海游憩活动开展最活跃的地带;狭义海岸线与海岛之间的开阔海域为近海游憩环境系统;海岛则成为比较独立的游憩环境系统。上述4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每个子系统下由客源、游憩环境和交通三要素构成(见图1)。客源指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游憩环境广义包括自然、经济、人文环境以及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狭义指游憩场地和游憩设施的种类、规模和质量;交通指居民和游客到达游憩场地的方式,具有便利性和可达性。不同游憩环境子系统游憩功能不同,三要素表现的特征也不同,因此明确每个子系统三要素的特征将对城市游憩环境规划和开发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实例研究

1.区域概况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最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7′至121°28′,北纬38°40′至39°10′之间,南、北、西三面环海,距大连市区45公里。全区土地面积506.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69.7公里,占大连市海岸线总长的1/10。区内最高的老铁山海拔465.6米,直临黄渤海分界线,被称为辽宁的“天涯海角”。旅顺口区是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天然不冻港旅顺港,新开辟的旅顺新港是沟通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黄金水道”。因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都爆发在此,留有很多战争遗迹。大连市提出重点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临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产业4个产业,将旅顺口区建成大连市的“后花园”。

2.游憩环境系统分析

根据城市滨海区域的范围界定,旅顺口区陆域面积70%以上属于该范围,为保持研究地域完整性,将整个旅顺口区视为一个完整的城市滨海区域。从区内陆域中心向海域依次划分为陆域游憩环境子系统、海岸带游憩环境子系统、近海游憩环境子系统和海岛游憩子系统(见图2),对各子系统游客、游憩环境和交通三要素进行特征比较分析(见表1)。

(1)陆域游憩环境系统

海岸游憩环境系统近海游憩环境系统海岛游憩环境系统客源外地游客、区内居民、在校大学生大连市居民、区内居民、在校大学生大连市居民、区内居民区内居民、在校大学生、科研人员游憩环境战争遗迹、商场、图书馆、电影院、森林公园、娱乐园滨海浴场、宾馆酒店、餐饮养殖区、垂钓场、私家游艇俱乐部、自然保护区海岛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步行渔船渔船、步行(1)陆域游憩环境子系统

游客主要以区内居民和在校大学生为主,还有部分国际国内游客。游憩活动包括购物休闲、餐饮健身,以及观光、教育和学习等。陆域游憩环境自然景观有白玉山、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狮虎园等;人文景观有古文化遗址、近代战争遗址、近代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性建筑、蛇岛自然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和旅顺海军兵器馆;休闲娱乐场所有世界和平公园和水上人间国家假日酒店等。交通方式是城市公共汽车、出租车,区内公路总里程为217公里,路网密度为0.43公里/平方公里,路面达到晴雨通车⑨。

(2)海岸带游憩环境子系统

游客包括大连市区居民、当地居民和大学生。海岸游憩环境有四大浴场和沿海景观组成。四大浴场是塔河湾浴场、黄金山浴场、杨家套浴场和大潮口浴场,游泳海域73.5平方公里(距岸50米以内);沿海景观包括老虎尾半岛、海岸游园、黄渤海分界线和沿海绿化带以及沿海海蚀地貌景观等。旅顺口城市用地规划中,沿旅顺南路的塔河湾与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之间规划有两座大学城,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因此,今后该地区的游憩主体将是在校大学生。

(3)近海游憩环境子系统

海岛和海岸之间的广阔水域,这一区域是潜水爱好者和垂钓爱好者以及进行海洋体育运动的良好海域,游客包括大连市居民和区内居民。旅顺口区由于对岸线水域利用缺乏全面规划,岸线利用不尽合理,浪费资源、近海水质受到污染,游憩环境有待改善。这一区域的水质属于国家二类标准,游憩活动几乎没有,开发潜力较大。交通以渔船为主,没有游船。

(4)海岛游憩环境子系统

游客包括市区居民、在校大学生和科研人员。海岛游憩环境从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心区,但海岛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极高,适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学习科普知识。旅顺口区海域内面积0.027公顷以上的岛、礁、砣共计13个,岛岸线22.1公里。主要岛礁有蛇岛(小龙山、蟒山)、海猫岛(鸟岛、海猫砣子)、虎平岛等。蛇岛距陆地7海里,面积0.8平方公里。岛上植被覆盖率70%以上,植物种类达206种。1980年被批准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并开展了生态旅游。其他岛屿目前尚未开发。上岛交通是渔船,岛上基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

3.结论与讨论

旅顺口区的游憩环境系统特色鲜明,涵盖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的4个子系统,即陆域、海岸、近海和海岛。其中陆域游憩环境功能较其他系统好,能基本满足区内居民和在校大学生的需求;海岸带游憩环境优越,但现有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导致经营惨淡;近海和海岛游憩系统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只有部分游客和科考人员自发参与游憩活动。整个系统游憩功能开发潜力巨大,但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不同游憩环境子系统内容应有差别,如陆域游憩环境应多建电影院、图书馆、超市、商场等设施以提高居民的游憩质量;近海游憩环境应多建海边休闲设施,如海鲜一条街、滨海休闲带,提高居民的游憩兴致;同时要保证海岸游憩用地的公民使用权,确保居民所需海岸游憩公共开放空间,通过本地居民扩大游憩环境的外向吸引性,吸引观光、休闲的外地游客,达到游憩环境的共享。近海和海岛游憩系统应开展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游憩活动。

第二,旅顺口区游憩环境建设和游憩产品开发的建议:首先应融入新的规划观念,摒弃单纯为吸引旅游者进行的旅游规划,把游憩的观念贯彻到每个景区(点)开发中,避免不必要资金和资源浪费;其次分析不同子系统的客源构成,根据客源特征设计相应游憩产品;再次旅顺大学城的建立将使在校大学生成为游憩的主体,应针对这部分客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交通是游憩活动的重要部分,如驾车出行、航海观光、徒步旅行都是游憩活动形式,旅顺口区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海上游憩交通有待于开发。

四、结语

发达国家城市滨海区域经过了一系列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留下了工业化的痕迹,在其产业化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休闲游憩逐渐成为其主要功能之一,为完成这一功能进行再次开发改造需要耗费巨资。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现状,借鉴国外经验,从城市滨海区域的游憩功能着手,及早在海岸带发展过程中提出城市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这一概念,对滨海区域游憩环境系统进行研究,将避免再开发的巨资耗费,有利于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中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注释:

①徐永健,阎小培.城市槟水区旅游开发初探――北美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地理,2000(1):99-102.

②陈小华.沿海城市滨海区域的发展规划研究――以厦门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10.

③什么是海岸带,海岸带海洋遥感与GIS研究中心. www.159.226.110.187/index.asp.

④吴必虎. 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⑤黄金火,吴必虎.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J]. 地理科学进展,2005(1):116-125.

⑥李文亮,翁瑾,杨开忠. 旅游系统模型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05(2):20-24.

⑦贾跃千,李平.海洋旅游与海旅游资源的分类[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77-81.

⑧梁修存,丁登山.国外海洋与海岸带旅游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6):783-791.

⑨李秋. 生态旅游适宜性研究――以旅顺口区为例[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3-15.

参考文献:

1.大连旅游网[EB]..

2.大连市旅顺口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送审稿)[R].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 20057.

上一篇: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先导 下一篇:巴音布鲁克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张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