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后双瞳散大20例手术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10 12:24:08

颅脑外伤后双瞳散大20例手术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存活人员生存质量。方法 研究对象为这两年在我院就医的20例颅脑外伤后术前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给予20例患者行大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予以重症监护,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等治疗。结果 死亡8例。存活12例,其中植物状态4例,重残2例,中残2例,良好4例。其中死亡患者50岁以上6例,50岁以下2例。植物状态中50岁以下3例,50岁以上1例。1例术前呼吸停止患者,年龄48岁。结论 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对于术后严重脑水肿及迟发性血肿导致的颅高压有缓解作用。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者,死亡率高,救治困难。但积极救治后,仍有一部分患者能够存活,应该积极治疗,仍有较大希望挽救生命。

关键词:颅脑外伤;双瞳散大;手术;治疗体会

颅脑外伤是因为外界的暴力因素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致使脑部损伤,常见的颅脑外有:头皮破裂、头部皮肤撕伤、头部血肿、脑震荡[1],这种治疗方式有效的保持了患者血糖的稳定,降低了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颅内血肿、颅内骨折等等[2]。受伤后患者会出现脑部疼痛、呕吐、视水肿、意识不清、思维混乱、视觉模糊、运动障碍等等,因为其病情极为复杂,并且变化速度快,容易引起不良反应,需要及时的就医诊治。将行大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运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者,虽然死亡率高,救治困难,但是应该积极治疗,因为手术有效的抑制了病情的恶化,仍有较大希望挽救患者的生命[1]。本文选取我院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者给予大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在将治疗过程形成报告,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近两年,自我院成立ICU以来,共收治颅脑外伤后术前双侧瞳孔散大患者20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12例。年龄分布在50岁,共占有12例。GCS评分均在3~5分。受伤原因:击打2例,车祸6例,跌倒10例,高处坠落2例。受伤机制:加速伤2例,减速伤10例,混合型8例。其中合并胸部损伤8例,腹部损伤6例,胸腹部损伤2例,骨盆损伤1例,休克2例,术前呼吸停止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了临床的诊断条件,所有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同意并且配合医院的治疗,不会中途出院。

1.2诊疗方法 患者到我院急诊时,予以清理呼吸道,维持呼吸通畅,除休克患者外,行20%甘露醇脱水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术前血常规,血型,凝血筛查检查,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入住病房后行止血药物应用,心电图检查,完善术前沟通,签字,尽可能早期开颅减压。手术除硬膜外血肿外,均行标准大骨瓣[1]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入住ICU监护,呼吸机控制呼吸,行脱水降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内环境平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

1.3评定方法 治疗显效:患者的常规检查、摄像学检查正常,能够自主正常的呼吸,消化道正常。治疗有效:常规检查基本正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基本消失,患者能够自主呼吸,消化道并未出现出血。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并且出现恶化。

2结果

死亡8例。存活12例,其中植物状态4例(20%),重残2例(10%),中残2例(10%),良好4例(20%)。其中死亡患者50岁以上6例,50岁以下2例。植物状态中50岁以下3例,50岁以上1例。1例术前呼吸停止患者,年龄48岁,为高空物体坠落后砸伤,导致横窦骑跨性损伤,小脑挫伤,右侧颞枕叶脑挫伤,经手术及术后救治,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能言语,四肢活动,处于中残状态。休克患者经抗休克同时开颅手术治疗后意识恢复。

3讨论

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同时出现双侧瞳孔散大者,如同时GCS评分3分者,死亡率几乎达100%。但也有学者认为,双侧散大,GCS评分3分,时间在3 h以内,年龄在45岁以下者,如颅内存在血肿及广泛脑挫伤,可行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生存率[2]。

目前由于交通及工业的发展,导致交通事故及高空作业坠落的增多,出现了较多的重型颅脑损伤,同时此类损伤多合并有胸腹脏器损伤,骨盆损伤,四肢骨折等,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状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急性颅高压,导致颅内血液减少,如合并休克,则导致颅内供血进一步减少,出现呼吸道堵塞者,导致颅内缺氧,缺血缺氧加重则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故术前纠正休克,通畅呼吸对于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另外对于预后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受伤后到开颅的时间,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病,及合并伤的情况。死亡患者中有4例有高血压,1例存在糖尿病。所有手术患者,除1例于伤后1 h内开颅,1例于10 h后开颅(患者10 h前出现意识障碍,家人误认为酒后反应,10 h后发现,送来我院,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具体散大时间不能肯定),其他患者均于伤后3 h内开颅。1 h内开颅患者于术前呼吸停止,救治后处于中残。10 h后开颅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

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对于术后严重脑水肿及迟发性血肿导致的颅高压有缓解作用。骨瓣应尽量向下,行此类手术的患者,均咬除蝶骨嵴,达中颅凹底。术后患者于ICU监护治疗。手术后均不拔除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控制呼吸,约3 d后试脱机,1 w左右如自主呼吸良好,则拔除气管套管,根据情况行气管切开。住院期间自第3 d开始,如无明显消化道出血,行肠内营养支持,加强脱水降低颅内压,同时注意水电解质及内环境平衡。多数患者存在术后高热,使用冰帽及冰袋降温,期间注意补充水分。一周以后即行康复治疗,主要为肢体气压治疗,对于防治深静脉栓塞有积极作用。所有患者均出现肺部感染,积极抗感染同时行气道湿化,雾化吸入,翻身拍背等处理。待患者情况稳定后行高压氧治疗。早期后晚期的康复措施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对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积极康复治疗,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代偿[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侧瞳孔散大者,死亡率高,救治困难。但积极救治后,仍有一部分患者能够存活,故针对此类患者,即使出现呼吸停止,但多数患者不一定存在明显基础病,仍应该积极治疗,仍有较大希望挽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江基尧.介绍一种美国临床常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381-382.

[2]Ritter.AM,,Muizelaar JP,et al.Brain stem bloodflow, papillary response,and out.conme in patients with sererehead injuries[J].Neursurgery ,1999,5:941-948.

[3]王晓峰.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37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3):2235-2236.

[4]王刚.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04):185-186.

上一篇:如何挖掘数学学习素材 下一篇:肺炎链球菌的检验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