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时间:2022-10-10 11:51:35

试论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渐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变得尤其重要。如何掌握好一门外语的基本技能也成为人们最为重视的事情。然而,我国“应试教育”的升学模式导致学校越来越重视升学率,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哑巴英语”的模式。那么,在中学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如何就此现象作出应变,达到英语口语教学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哑巴英语”;口语能力;教育模式;树立信心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目的是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将其良好的运用在交际中。“听”、“说”、“读”、“写”是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离开“听”、“说”的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不断增多,社会对于具备外语能力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学校也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然而,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对语法和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三种语言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同时学习这四项基本技能,这样才可以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影响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这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英语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导致英语口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很高,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分数远远高过了听力和口语分数,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哑巴英语”。“哑巴英语”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大多数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地点即课堂,它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国“应试教育”的升学方式,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硬指标”即升学率,这使得学校摆出了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用成绩说话,已然成为了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学习能力评判的标尺。这种只重成绩而忽视能力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在口语教学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例如,学校在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时,仅仅通过一张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内容试卷来判断,很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考查,这也就导致英语教师忽视口语教学过程。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指出:“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教学”所强调是教师的“教”,即教师怎样教授教学内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口语教学停留在形式上,而很少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强调:与汉语发音相比英语通常运用后口腔发音,它更注重口腔与鼻腔、胸腔等发音器官一同共鸣;我们在英语发音时应注意不同音标在发音时的开口度,比如[?]和[e],发音长短的对比,如[i:]和[i],以及鼻音[m]、[n]的发音位置和边音[l]的舌位等等。但是这样的理论教学缺少大量的辅助练习,这就导致了口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一些中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发音训练或学习,自身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他们不能够承担口语教学的任务,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往往避开关于英语语音教学的部分。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任务受到了考试制度的影响,他们教学通常注重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如英语词汇和语法等,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英语作为考试的必考内容来学习,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的语言来学习。这样学生们便将主要精力来学习语法和写作,并不利用过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口语。另一方面,我国中学生对于口语学习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联系口语只是通过辅导班或者英文电影和电视剧。即便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上,由于中国学生大多属于内向型学习,不原意主动表达。在外教老师提问的时候又怕回答错误而不发言,这也是导致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三方面原因我们发现,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从而达到“说出来”的交际目的。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实现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仅仅把英语作为考试内容来学习,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加上老师忽略英语口语教育,这就会导致学生只会阅读,不会交际。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会影响我们同国际的交流。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思考和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哑巴口语”的现状。

(一)建立考试新模式,避开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我国的中学生英语升学英语考试大纲中,只是要求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只做简单考察,使得学校不得不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本校的英语考试内容,这是形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需要学校在与国家升学考试大纲不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本校以往的英语考试制度,将口语考试同时作为英语考试的一部分。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和老师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

学生英语口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又一原因就是老师的口语本身不好,导致学生学到的口语不地道;或者,老师不愿意教授英语口语知识,堵塞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口语的渠道。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英语语法能力,还应具备英语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例如在寒暑假到其他高校进修英语口语、成立英语口语教学小组定期开展口语教研、聘请口语教师或者外交对本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到英语国家去进一步学习深造等等,有效地利用各种手段为自身英语口语学习创建有效途径。在完成自身口语能力的提升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一味的讲授口语技能知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步骤上进行改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Warming up和Speaking部分,这两部分的设计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Warming up是在进入正式单元英语教学前的预习,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观点,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在Speaking部分中,老师可以按照这部分提供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里一定要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练习时间,教师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布置多个场景,让学生讲故事、角色扮演,还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即兴演讲、小话题辩论等等,使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训练,增加英语口语的情景感觉。另一方面,要利用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例如播放英语原音电影或英美英语娱乐节目,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对于英语口语的兴趣,还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有充足的耐心并给给予学生充分的口语实践的时间,在影片观看结束后,马上针对影片中的主题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所以在日常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多背诵、多模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英文广播、看英文报刊、听英文歌曲等多种方式来积累英语材料,并增添英语语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语感,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树立自信心,强化应用意识,增强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效果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因。所以,如果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除了以上的两点意外,学生自身的作用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学生不愿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自信,不敢张口,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一定要给自己信心,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就运用了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疯狂英语利用里大喊英语,用声音给自己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将背下来的英文随时展示给大家,从而得到他人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多起来后,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树立了起来。

其次,学生要明确学习动机,将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一旦树立了这样的“功利心”,学生自身就会忽视英语口语的学习。Gardner(1985)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学习外语的两种动机,即综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综合型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要融入目的语文化群而学习一门语言。工具型学习动机是指为了某个目的来,如通过某项考试、临时交际或升学而学习一门语言。通过对这两者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一门语言,但是基础不牢固,学习结束后依然不能在目的语环境下运用出来。然而综合型学习动机则会是学生深入目的语文化,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这一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趋向目的语,对于英语口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完全依靠外在环境,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发音技巧后,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不短的加强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成立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口语交际更加重要。想要是中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从考试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这几方面入手,这样才可以环环紧扣、教学有序的完成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红梅.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

[2] 刘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2 (8).

[3] 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习,2005(2).

[4] 杨茜,杨元和.浅析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因素[J].考试周刊,2009(25).

[5] 马泽玉.英语口语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29).

作者简介:詹敏(1991.09- ),女,黑龙江萝北人,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

上一篇: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研究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