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10 11:00:31

浅谈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交流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不断地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本文从以下三个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1.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2.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3.在练习和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关键词】新课程;问题情境;创设

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实施,《课程标准》理念也在广大师生中逐步深入。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似乎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在于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交流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且不断地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一、导入新课时创设情境

1.以旧引新,复习与新课有联系的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的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演示、探索、发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如利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等软件动态的演示函数图象,形象直观的效果,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分析函数y= +x的性质:

由于此函数不是基本函数,我们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只能结合其图象进行分析,用几何画板绘出该函数的图象通过图象分析总结函数的性质:

单调增区间:(-∞,-1)(1,+∞);单调减区间:(-1,0)(0,1)

最值性:当x∈(-∞,0),x=-1时,ymax=-2;当x∈(0,+∞)时,x=1时,ymin=2。

二、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以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新知识的增长点,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在这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

例如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中,一般先复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大多数同学类比指数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观察图形特征,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性质。教师为了启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让学生探讨:不作图象能否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直接映射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这一方法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反映出更高层次的思维水平。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利用学生听说过的,看见过的或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感到亲切,对提出的问题往往都会跃跃欲试,从一开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设计中,让学生们讨论如何确保旗杆与地面垂直,畅所欲言,都积极地投入到探索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大家一起总结“直线与平面的判定定理”。这一方法通过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搭建活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有很大的好处,展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这也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在练习和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学生在练习中出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学生出错又很难避免。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尤其是较为共性的错误,往往反映教学中的疏漏或学生认知上的缺陷。从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更有效的加深学生的印象,改正错误。因此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安排课堂练习,一是通过“制错找因”,创设问题情境。练习中,根据所讲内容选编一些选择题或判断正误题,并要学生找出错误原因。二是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三是编选的课堂练习要体现出一定的思维层次性,先浅后较深。

例如:在《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中,练习题:椭圆 + =1的焦距是2,则实数m的值是____。

很多同学的答案是5,他们往往不考虑椭圆的焦点的位置,默认在轴上,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考虑不全面,产生了漏解。正确的答案是5或3。

以上仅是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点滴体会,事实上,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很多,不管用哪种方式来创设,只要在教学中贯切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学所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钱彩多.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J].试题与研究,2014(12)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因素的探究 下一篇:留得青山润巴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