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习作的想象力

时间:2022-10-10 10:56:08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习作的想象力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探究习惯,这样在写作中他们自然会把要写的内容表述得更加丰富,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想象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自然也就能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各项要求。

关键词:观察;阅读;写作

任何成功的创造发明都离不开想象,写作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向他们传授写作方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那么,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呢?具体讲,教师可以从学生观察、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来指导。

一、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中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小学生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而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教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来观察所熟悉的事物,让他们边观察边想象,把看到的实物在头脑中形成图像,甚至能动笔画一画,或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有关实物的认识,还可以为他们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中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

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乐于读书,首先要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读书之后,学生就能从书中品味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样他们也就会养成边读边悟的习惯,提高自己阅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想象,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理解的内容,还可以从中体会出作者表情达意的一些方法。所以要想培养小学生习作的想象力,必须加强对他们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三、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中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1.对长篇文章进行缩写

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或人物性格鲜明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缩写练习。一般来说,缩写要注意三点:(1)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面貌。也就是说,缩写要尽量保持原文的中心思想,要保持原文的主要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特点。(2)缩写可将原文的篇幅缩短或者去掉部分描写语句,或者把次要事件加以概括,或者删去无关紧要的介绍。(3)衔接自然,首尾贯通,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缩写课文,练习把“三打白骨精”这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就可以了。又如学完《莫泊桑拜师》,只要学生能抓住文中主要句段来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学生能缩写好这一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方法,指导学生缩写这样的文章真可谓一举多得。

2.对文章细节进行扩写

扩写,就是根据已经给定的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合乎情理地把事情写具体、写完整。要想把有关内容扩写好,就必须展开想象。有时也可以对文中一些疑问进行查找资料,补充写作。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课文《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后,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疑问:在这篇课文开头只是交代八路军战士在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那么,到底是谁救出了这两个小姑娘?后来,这两个小姑娘成长状况怎么样呢?当时日本士兵在我国境内烧杀抢掠,为什么八路军战士还要救这两位日本小姑娘呢?对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查找资料,然后把搜集整理好的内容补写出来,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更完美。

3.结合阅读材料进行改写

学生在熟读课文、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改写。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一文,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练习把三年级下册课文《大作家的小老师》和五年级下册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也改写成课本剧。此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叙事诗歌,教师还可以引导他们改写成记叙文。学生只要能多加练习,就一定会从中摸索出一些写作技巧来,这些方式无疑也是培养他们想象力的好方法。

4.指导进行一题多写练习

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题多写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一次写人的习作中,我指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妈妈,为了写好这次作文,我先让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妈妈的优点,通过学生介绍,我归纳出妈妈大都具有勤劳、善良、疼爱自己等特点,于是我就让学生选取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以“( )的妈妈”为题写三个片段,通过一题多写,学生从中明白了要想写好习作首先要有丰富的材料,写一个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在写作中要想打动人必须富有真情实感,所以一题多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小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写作中自然会把要写的内容表述得更加丰富,从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想象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洪杰.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7).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学新思考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