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10-10 09:02:50

浅析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当今土木工程管理中,施工方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改进,本文通过阐述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指导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管理中更好地协调、整合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施工方,土木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play a vital status, but in today's civi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many problems is to be improved, this paper explains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anagement process produce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guidance in civi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n better coordination, integrat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work.

Keywords: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管理问题

1.1施工队管理上的不足

我国的土木工程的业主企业管理思想不够先进,不能跟上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所重视的是工程项目的开发而不是施工人员技能岗位上的培训。选择的工程分包队许多都是没有资质的散式队伍,生产工人很多都未经过正规训练,文化水平低,更换频繁,工作随意性大,给土木工程质量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受利益的驱使,劳务队(分包队)偷工减料、把质量大计抛之脑后的事情难免不会发生。二是大多建筑企业普遍有转包现象,尤其是基建较多时,很多企业就只揽任务搞转包提管理费而不做任务。当然,劳务分包是允许的,但关键是不能以包代管,不能不注重分包队中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第三,施工队往往是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技术,中标后对主要负责人如项目经理以及各主要技术负责人调换较多或不到岗较多。

1.2监理工作方面上的管理还有待提高

对于监理工作的管理,尚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监理人员进行驻扎监管的措施落实的力度不够。经常出现如转包现象、个人承包现象、人员流动频繁等现象。(2)监理的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任务不规定。往往监理与承包人的关系比与业主更为密切,给业主带来不负责任的监理,从而造成质量与投资的增加等。(3)部分监理人员技术掌握有局限性,责任心不强。技术不全面导致监理很难负起技术、经济等全部责任。即使有技术过硬的监理负责质量管理监督的职能,但是由于目前一部分的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做到认真监督、全过程监控的职责,让承包人及分包队有机可乘,因此一些就根本发现不了质量问题;此外,就是个别监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上的麻痹思想,最后难免产生视而不见质量问题。

施工方在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前,应先了解土木工程施工方和土木工程本身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即土木工程建筑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复合型多因素在政策法规制约下的技术组织工作,施工方的正确实施工作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求施工方从经济、技术方面入手,树立起与土木工程管理特点相适应的体制,提出并实行有效的管理方法。

2.1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之前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提高施工的质量是施工方应做到的首要任务,施工方项目经理部为提高施工质量,应监督落实质量责任制,协调组织施工企业、监理、质检站的质检工作,监督执行工程质量相关的标准、法规、质量措施、施工工艺操作规范的执行。既不代替监理,也不指挥企业的施工和质检,而是落实各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质量责任。施工方应主动邀请质检站依法对工程质量执行国家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进行监督检查,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是在项目组织系统外的管理。施工方的土木工程质量管理是通过协调与监督来实现的,对各项检查记录、文件是否真实可靠、结果是否准确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共同建立一个职责明确、管理到位的质保体系。此外,在质量管理中,还应尊重自然规律,不能盲目蛮干,如不能在冬季施工的项目却非要施工而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则势必会造成质量隐患,不能为了争抢工期而牺牲质量。

对于施工工作的准备是对施工进行有效地管理的必要条件。施工单位只要有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前提,才能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以下几点问题需要特别注意:(1)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规章制度的日常遵守上做到绝不放松,运用严格的考核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运用制度管理而不是以人为衡量标准进行管理。(2)要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补充调查,标注出可能的影响物的平面和立置图,并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和讨论,总结出调查报告,并以此为修订施工方案、编制施工控制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3)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反复研究,准确把握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并对其进行修正以恢复定线和施工放样。对于进行控制的几个点进行加密、保护,同时对其进行相应地记录,以确保工程安全地进行。(4)在施工前进行相关问题的协商和现场调研,对于施工的预算进行仔细地测算和制定,并将编制出的预算作为控制支出、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经济核算以及统计工程进度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算中步骤进行实施。(5)对于施工人员,设立相应的岗位对其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培训,并开展活动,让施工人员相互之间进行技术沟通,消除技术盲区,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和了解工程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资料整理等各个方面。(6)在施工工地建立相应的施工试验室,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时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和试验,明确相关反应,建立全面的技术参数的数据库。(7)对于关键的施工工序,让相关负责人对关键工序施工工艺流程图进行绘制,同时,对于试验操作规程、质量检查评定、计量支付、设计变更、事故处理等操作管理方面,也绘制成图,并标注在施工现场显著的位置。(8)在施工前,制定合理的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工程工期的要求、技术标准的制定、机械设备能力的高低、材料的具体供应、自然条件和天气情况等综合情况的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工程施工方案,做出最为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

2.2施工过程中具体措施的管理

2.2.1认真进行工程中的相关试验段施工

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有一个对施工现场自然条件、人力物力资源的协调适应的过程。根据工程的试验段施工,可以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难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等方面进行大体地掌握。因此,试验段的施工是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进行具体的试验段施工前,需要施工人员对试验段进行计划的制定,明确施工方法和具体的技术要求。同时,施工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也在试验段施工计划编制的范围之内。在试验段施工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的正式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2.2对于施工现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能够做到合理地保障最佳组合资源,实现阶段性的施工工程任务,以产生最大限度地利润的前提就是合理地配置施工资源。在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中,各项资源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均在不断地产生着变化,同时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动态地调整过程中,在施工方的管理过程中,配置相应的施工资源应做到讲究资源的均衡利用。结合工程的进度对人力、材料、机械进场等资源的利用进行现场的调度;根据材料的供应量与消耗量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施工现场的天气情况和工程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间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机械组合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机械的选择和组合要有相应的富裕量,以免产生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现象。另外,注重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因为整个机械系统的生产力制约于最小生产力的机械的生产水平,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是提高机械系统使用效率,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设立相应的小队,对于机械故障进行及时地检验、维修,以保障整个工程的进度不受影响。

3结语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作业中,施工队伍是具体工作的主要责任人,是保障工程质量,使工程正常运作,促使各方协调一致的主要负责人。而在现今施工方出现许多问题的情况之下,只有通过改善施工队伍的相应缺陷,让各项要素的施工管理者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施工工程快速、有效地进行,进而增强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杨杜.现代管理理论.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

陈健.试论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1)

卢长德.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雨水利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