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混凝土在高桩码头预应力梁预制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10-13 03:06:30

高强混凝土在高桩码头预应力梁预制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某高桩码头工程为桩基墩式码头和栈桥结构,其中栈桥采用预制T型截面型式,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按照相关设计要求,预应力梁采用C50混凝土施工。本文就结合该工程实例,谈谈高强混凝土在预制构件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桩码头 预应力梁 高强混凝土 施工控制 监理控制

【Abstract】 A high-piled wharf project is pile pier wharf and trestle structure, and trestle using prefabricated T-section type, is prefabrica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 structure.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prestressed beams use C50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instance of the project,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igh-strength concrete in precast element will be researched.

【Key words】high-piled wharf, prestressed beam, high-strength concrete, construction control, supervis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656.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由我公司监理的某石油化工码头工程为桩基墩式码头和栈桥结构,其中栈桥采用预制T型截面型式,为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按照相关设计要求,预应力梁采用强度为C50F350的混凝土施工。因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对混凝土质量要气较高,施工过程中,我公司监理工程师采用旁站、平行检验等方法,加强对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也采取了许多相关措施来提高混凝土质量。后经省质量监督站与交通部质量督导组检查验收,获得一致好评。

2.预制混凝土施工

施工用混凝土由距施工现场10km的3m3搅拌站统一搅拌,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水平运输、50t履带吊+吊罐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500mm为一层,从一端浇筑至另一端,循环浇筑。拆模后采用土工布+塑料布饱水养护14天以上,方进行预应力的张拉。

2.1混凝土搅拌前准备

混凝土搅拌前,除做常规的准备外,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⑴ 虽然搅拌站使用的碎石、中粗砂经检验已经达到规范的要求,但为了确保混凝土成品质量,施工前还需要对碎石进行清洗。拟预制混凝土的前2d左右,将碎石用传送带运到固定的清洗池中用流水清洗,清洗完成后控干,入库保存。

⑵ 现场验收钢筋时应加大对锚下筋、防崩筋的检查力度,要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同时要对波纹管的牢固性进行检查,防止施工时,下落的混凝土冲击波纹管,导致张拉时受力不均匀。

⑶ 现场验收模板时,要注意模板外伸筋的处理。仔细检查各处外伸筋与模板衔接处是否已用土工布堵漏(不宜使用海绵,海绵施工后因吸水过多、容易破碎等原因影响表观质量)。

⑷ 测算搅拌罐车从搅拌站至施工现场的运输距离,充分考虑施工时应长途运输导致的坍落度损失。本工程因受道路及其他条件的影响,从搅拌站至施工现场搅拌车需行驶25~30分钟,坍落度损失按2~3cm控制。

2.2混凝土运输及施工

⑴ 混凝土的运输

因预应力梁砼质量要求较高,施工的高强混凝土流动性较差,坍落度比较小。做典型施工时为避免砼成型后出现松顶和裂缝现象,砼浇筑采用分层减水的工艺,控制施工坍落度为底层14cm左右,中间层12~13cm,顶层小于12cm。但典型施工时由于当天气温略微升高,浇筑速度较为缓慢,导致第二罐坍落度损失过大,浪费了约6m3混凝土。

实际看来,坍落度越小振捣越困难,控制每罐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就越难,罐中未放出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后经我公司现场监理人员与施工单位试验室及现场施工人员讨论,在以后的施工中,第一层坍落度控制在16cm,第二层控制在15cm,第三层控制在14cm左右。同时安排2辆12m3罐车参与施工,第一辆罐车到达现场施工约30min,搅拌站发第二辆罐车,形成流水作业线,避免了等待的时间。随着气温的升高,这种作用的优势越明显。

⑵ 混凝土的入模

因T型梁高度在2.3m,施工时需用溜槽或溜板,防止混凝土下落高度过大造成离析现象。砼采用分层浇筑,每500mm为一层,从一端浇筑至另一端,循环浇筑,浇筑时要均匀分散,避免集中冲击钢筋和波纹管。同时应避免顶层溅落的混凝土泥浆粘在顶层模板上影响预应力梁表观质量,如确实无法避免该情况发生,应及时派专人将其清理干净,并补涂少许脱模剂。

⑶ 混凝土的振捣

在实际施工中,我公司与施工单位采用了3种振捣的方法,分别是振捣棒直接振捣法、模板开孔配合振捣棒振捣法、平板振捣器法。拆模后发现各有优缺点:

用振捣棒直接振捣法对梁进行振捣,这种施工方法技术成熟,工人操作起来比较熟练,在作用半径内效果明显。典型施工时发现:插入式振捣棒很难振捣T梁斜面;梁腹板部分宽仅30cm,除去保护层钢筋骨架的宽度20cm,钢筋骨架里面还有4层宽8cm的波纹管,每边净宽仅4cm,振捣器插入困难,很难保证振捣棒能插入到底。

模板开孔配合振捣棒振捣是对振捣棒振捣法的直接改进,能方便的振捣梁的斜面部分和底部。但典型施工后发现,开孔处很难处理漏浆的问题,直接影响成品的表观质量;同时开孔仅能振捣孔以下部分的混凝土,孔开得过高很难保证成品的质量,孔开得过低又起不到开孔振捣预定的效果。

平板振捣器法虽然在业界采用的较多,但现场施工人员大都没接触过。经典型施工后发现:振捣效果不明显,安置平板振捣器的部分仍然存在气泡,密实效果与插入式振捣棒不分上下。

我公司监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经研究决定在以后施工中采用振捣棒直接振捣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施工时根据分层厚度在振捣棒软管上做标记,这样便于上下层振捣的衔接,同时能确保振捣棒深入模板底部,便于控制;同时采用类似于振捣盘的振捣方法,即在模板外用5cm振捣棒振捣模板,加强密实效果;有效控制振捣棒的插入间距,保证振捣效果。

⑷ 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约8~10h(具体可根据施工是温度及天气情况结合现场实际确定)后,可拆模养护。由于预应力梁长达34m,施工时两侧同时拆除模板,并立即用土工布包裹,外侧用塑料布包裹,并留有少许入口,不间断洒水,确保饱水养护不低于14d。

3.结语

高强混凝土在高桩码头预应力梁预制中的质量控制是预应力梁施工中的重点。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监理角度出发,综述砼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对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JTJ268-96,《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S】;

[2] 麻兴中,预应力混凝土梁质量控制要点,【J】《广东建材》,2011年第7期;

[3] 杨玉庆等,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预制施工探讨,【J】《中小企业科技》,2009年第11期。

上一篇:Excel实现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系下的坐标批量转... 下一篇:分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顶管施工技术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