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0 08:43:53

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五年制特师学生是初中毕业考入特殊教育专业的,正处于青少年步入青年阶段,既是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又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因此对特师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08级、09级、10级中抽取了8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6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特师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32.90%特师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而有65.79%特师班学生属于中等焦虑水平,还有1.32%的特师班学生属于高焦虑水平。

表1特师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从各因子分布情况看,特师班学生有64.47%的存在学习焦虑,10.53%的存在对人焦虑,5.26%的存在孤独倾向,18.42%的存在自责倾向,46.05%的存在过敏倾向,28.95%的存在身体症状,14.47%的存在恐怖倾向,5.26%的存在冲动倾向。

表2特师班学生各因子总分分布情况

从特师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时间、家庭月收入、班主任年龄等方面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进行了分析。

表3与父亲沟通时间多少对特师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注:*表示p

表4与母亲沟通时间多少对特师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注:*表示p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特师班学生与父亲沟通时间的多少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身体症状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经LSD事后检验,在对人焦虑维度上,与父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父亲沟通时间多的学生;在孤独倾向维度上,与父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父亲沟通时间多的的学生;在自责倾向维度上,与父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父亲沟通时间一般的学生;在冲动倾向维度上,与父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父亲沟通时间多的的学生。

经LSD事后检验,在孤独倾向维度上,与母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母亲沟通时间多的的学生;在自责倾向维度上,与母亲沟通时间少的学生的焦虑程度都明显高于与母亲沟通时间多的学生和与母亲沟通时间一般的学生;在冲动倾向维度上,与母亲沟通时间一般的学生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与父亲沟通时间多的的学生。

表5不同家庭收入对特师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注:*表示p

经LSD事后检验,在过敏倾向维度上,家庭收入1千以下的特师班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家庭收入1千~2千的特师班学生,家庭收入4千以上的特师班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家庭收入1千~2千的特师班学生;在身体症状维度上,家庭收入4千以上的特师班学生的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家庭收入1千~2千的特师班学生;在冲动倾向维度上,家庭收入4千以上的特师班学生和家庭收入2千~4千特师班学生的焦虑程度在都显著高于家庭收月入1千~2千的特师班学生。

表6班主任年龄对特师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注:**表示p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班主任年龄对特师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孤独倾向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班主任的年龄在40岁以上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40岁以下班级的学生。

四、对策及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展多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师班学生的父母要注意多与自己的孩子沟通,注意教给他们应对挫折,缓解压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娟梅.师范专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和有尊水平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李开霞.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职教之窗,2007,(8).

\[3\]张斌.对职业教育环境下中职生心理成长的思考\[J\].职业圈.

\[4\]高前进.河北省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

上一篇:浅析高校青年自组织对构建平安校园的影响因素 下一篇:刍议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教育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