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墨 9期

时间:2022-10-10 06:54:12

力利记艺术空间是刚刚在北京落定的艺术机构。2012年9月,其开幕展“静物”,集中展现6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年轻艺术家团体“阳台”艺术小组(Balcony Collectiv)的艺术实践项目。2012年底又邀请了10位艺术家:戴亮、雷子人、卢征远、马轲、马秋莎、宋琨、谭军、王光乐、吴海洲、于凡,在其空间展出近30件作品,探讨了对绘画本身进行的体会和思考。开场亮相基本奠定力利记空间关注年轻艺术家和当代实验性的基调。展览越做越大,原本的场地也就不够用了,董事长张永红女士本打算借年初淡季转移到更热闹的798艺术区以施展拳脚,可无奈各方面困难使得选址租赁问题迟迟没有落定,因此力利记空间展览也不得不搁置了近半年时间。

2013年8月,力利记空间终于决定搁置场地问题,还在三元东桥的远洋新干线场地里继续做展览。张永红女士将场地进行了部分翻建,在展墙搭设和空间使用上更加合理,相比大空间而言,这个小场地更适合精致唯美的架上作品展示。新展“琢·墨”正是这样一个精致唯美的布局,以水墨材质的创作为主线,展出老中青三代,包括贾平西、曲磊磊、魏青吉、于艾君、满涛、吕博洋、李彦伯等艺术家的20余件水墨材质创作小品。

“墨,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展览前言没有对水墨作品和艺术家选择做出太多解释,而是纯粹从审美角度书写了“墨”材质艺术创作与传统文化、当代审美之间的密切关系。

“水墨是否需要更确切的分类?”问及这个问题时,张永红女士给我一个确切的回答:“当然我们需要更明确的梳理,来奠定当下水墨创作的学术基础。不过我的这个展览选择作品和艺术家并不局限于类别,而更多是美和欣赏。”而选择水墨展,与最近水墨市场的热门也并无关联,更多是处于喜欢。因为张永红女士同时也是收藏家,力利记空间展览的每一个画展都有她个人收藏的部分作品,而她的策划与爱好也在影响着身边的朋友和更多藏家对年轻艺术家产生兴趣。

李可染画院首届院展

2013.08.07-2013.08.09 中国美术馆

展览以“可贵者胆”为题,分为三个部分:精心挑选的60余幅李可染代表作;李可染画院理事、研究员的精品力作;山水专题邀请展。如此规格的展览,开幕式当然是隆重热烈的,媒体观众是积极踊跃的,嘉宾也是难得一见的,由此把中国美术馆的一层大厅简直围得水泄不通。当然,李可染绝对是大家积极参与的重要原因,虽然他的作品占据了整个五层的空间,但嘉宾和观众进场之后,最大的感觉仍然是摩肩接踵。这60多件作品囊括了李可染为人所熟知的山水、人物、牧牛等经典题材,还有若干幅他难得一见的素描写生和书法作品,确实是一次近距离了解这位大师创作全貌的难得机会。而几件林风眠、徐悲鸿、陆俨少等近现代大师作品的同时展出,也为这个展览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除此之外,两外两部分的展览囊括了140余位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如此大规模的参与程度再次印证了李可染的金字招牌和书画市场的火热东风。

李锐 真空

2013.08.04-2013.09.03 东京画廊

作为年轻的80后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的李锐曾在巴黎、纽约、台湾、曼谷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但“真空”却是他在国内举办的首个个展。

展览展出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系列作品,内容包括真空、巢以及变化的蛋,一言以概之,便是生命的躯壳。李锐不表现生命的过程,也不表现肉体的腐败,因为那太过“残忍”,但这并不妨碍艺术家对生命和自然的执著和探求。画面中的蛋以及鸟的骸骨,隐喻了肉体诞生之前和消失之后的归宿,但李锐炫奇式的技巧表面上是在描绘这些躯壳,本质上却是一幅幅灵魂的写照,最终回溯到生命与死亡、躯体与灵魂、束缚与自由这些亘古不变的命题上。但即使抛开这些,画面也是悦人的,尤其深得女性观众的喜欢。

叶锦添 梦渡间

2013.6.22-2013.9.22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近年来,叶锦添一直以美术设计的身份在服装、舞美、电影等领域游走。这次,他以摄影师的身份于三影堂举办了“梦渡间”个展,展示了200余幅摄影、装置及video作品,由著名策展人马克·霍尔本(Mark Holborn)担纲策划。

在这些作品中,主角是一个名叫“Lily”的年轻女子,她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真人大小的模特,叶锦添挑选了她的装扮、头发和饰物,把她置于繁华的都市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公寓、小吃店、酒吧以及街头的跑车。她可以是都市街头任何一位年轻女性,仿佛世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她就是你希望她成为的样子,代表了你心中的意向。从展览开头到结束,叶锦添呈现了Lily由新生到死亡的过程,展现了他对生死、时空、欲望、存在等问题的思索,而Lily就存在于真实和虚幻之间,填补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鸿沟。

蒙志刚 不进城

2013.08.18 -2013.08.28 今日美术馆

蒙志刚的绘画,表达了他本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画面中空无一人,只有一栋栋建筑默然矗立,其中有存在上千年的古迹,也有诞生于现代社会下的楼群,又或者是空间内的一角,他并没有只是忠实地描绘,而是通过自己的视角赋予画面一种斑驳和厚重。蒙志刚的画给人一种时空错置之感,那些画仿佛一张张历史老照片,建筑年代不一,但它们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都市中,它们承载了时代的集体记忆,冷漠而庄严,不掺杂个人情感。“不进城”,表达了艺术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即和现实保持距离,冷静地旁观。

上一篇:斯特蒂文特 重复与差异 下一篇:雪松 如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