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职教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

时间:2022-10-10 06:26:16

浅谈如何让职教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竞争”可以提高职业类学生的学习技能的教学效果,“合作”从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与家人、朋友、老师、同事等人的团结协作精神,两者看似矛盾,实则辩证统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竞争 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转型升级,国家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形式和方法都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而“竞争教育”和“合作教育”这两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不同教育模式,在许多情况下又能合理并存,并相辅相成。不过有时也能看到过多的倾向于竞争而忽视合作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亦然。

所谓“竞争教育”即教师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励学生相互比较。相互提高,互相竞争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通常能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且在职业教育中运用较多。尤其是在当下,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被各职业院校广泛推崇。而“合作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倡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为达到同一目的而学会分工协作。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的教育方式。尤其是职业教育,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分工。有的一个专业会有多个不同的工种派生出来,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色,充分发掘学生的专业特色,合理导向,能给职业类学生提供就业的导向。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学校就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一个重要的意识基础,那就是与他人的合作。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关键在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业技能训练课。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意识。有时这种意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小范围的合作,达到更高层次的协作(即社会分工合作)。

一、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确立学习的方向与目标

职业类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历过许多次竞争,这中间最多的是以前学习时的各科成绩的比拼。或许有些学生会因以前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惭形秽,对学习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的加以引导。给与充分的帮助,首先从心理上要着手帮助他们走出以前的阴影。同时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那就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许多职业技能与以前学习的好坏无太大联系,往往是熟能生巧,只要学生能够树立信念,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也会有很高的成就。为此,可以邀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或毕业生,为新进入学的学生作一个专题的报告会,介绍一些他们的心得体会。用他们亲身经历来帮助新同学更好的融入到新的学习中去。然后,从基础技能入手,引入竞赛机制,帮助学生培养竞争意识。近几年来。职业类院校每年都在教育部的倡导下组织各种规模的技能大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的职教学生们的风采。正是在这种机制的存在下。涌现了一大批十分优秀的职业类学生。以赛促学成为了很多职教教师共鸣,而且这种竞赛的形式也普遍的被众多学生所接受。同样的技能实践课程,如果以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往往其教学效果远高于传统的教学。许多学生在以赛促训的形式当中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潜力,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信,只要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水平。

二、合理倡导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不能与他人沟通及合作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通过多年的职教工作,我也碰到过一些学生,虽然个人的技能水平很高,但是真正踏上社会以后,却默默无闻。而一些原本在技能上表现平平的学生,却踏上社会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已经获得一定的成就。相较之下不难看出,真正踏上社会以后,做人处事的能力往往要比技能更加重要,换而言之,要学会与其他人沟通并合作。这一点,说来简单,但做起来远比教会学生技能难得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人的固有属性。不同个性的人与他人相处有着不同的方式。如要与他人合作,首先要能沟通。在学校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有时在沟通上会有一定的阻碍。这一点在新进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入学的军训可能是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的第一步,历届的学生都是在军训中相互认识的。同时他们的队列训练也可以被看成是职教生涯中的第一次合作。此时新生在这种无矛盾、命令式的条件下。通常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合作。而后的学习中往往竞争的机会多于合作的机会,许多学生会有相互排挤的情况出现。因此,可以在正常教学中组织团队的竞赛来培养群体学生问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这些情况下。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往往会显得融洽而有效率。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从而融入社会

现阶段,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需求缺口还很大,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每年都有大批学生都会被安排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虽说时间不长,但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踏上社会的开始。怎样向企业的老师傅们学习;怎样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并取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那就要学会与他人合理竞争,甚至有时要与过去的自己对比,找出不足。同时。要学会与他人真诚合作,哪怕这些人是你的师傅、领导甚至是你的竞争对手。学校是个小型的社会,在那里学生们学会了部分人际交往的方式,但要真的融入社会那就必须深入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行各业都在竞争与合作中生存,当学生们走出校园等着他们的也无非是与他人的竞争与合作。但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来说,有时对于时机把握和方向的判断往往是片面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是在极不起眼的岗位上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在竞争中成长,在合作中壮大。因此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对于大多数职教学生而言就业或创业是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很多怀揣着梦想的毕业生一毕业即走上的创业之路,当然,有成功的范例,但现实证明机会不大。反观另一些毕业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学生,经历了生活中的磨练和洗礼后,有了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那么他们成功的几率就大大高于前者,当然这里所指的成功并不一定要达到某某公司老总或经理。只要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员,为社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那就足够了。

总之,在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身所学的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更好的与他人合作,因此,培养生竞争能力的同时,别忘了社会有时还需要合作。

上一篇:浅议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技能竞赛的衔接 下一篇: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教材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