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06:11:27

浅谈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常规体育教学以外的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帮助学生达到健身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同样势在必行。本文从拓展性训练简介、拓展性训练在体育教学及其他方面的作用和拓展性训练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开展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一、拓展性训练简介

所谓拓展训练,是指在常规的教学之外进行的非正式训练活动,主要以集体性互动的形式开展。拓展性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辅助传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二、拓展性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拓展训练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简单的体育行为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的体育锻炼形式。而常规的体育课程是以掌握技能为目的,以拓展训练为辅助,可以达到长期且持续的锻炼效果,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环节。

(2)增强学生兴趣。体育常规课程以外的拓展训练一般来说具有趣味性和训练性相结合的特点。比如通过简单的活动进行跑跳或者反应训练,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可以更加有效且集中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拓展性训练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对学生整体进行培养,一般来说采取小组式合作训练方式,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小组之间的集体竞争,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

(1)冲击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性训练采取的是课堂以外的互动,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模式的生机和活力,以及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以增强课堂互动。

(2)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借鉴经验。教学改革也是近些年来的改革重点,拓展训练在体育学科的率先“试水”也是其他学科借鉴经验的主要来源。

3.对国家体育教育来说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性训练是关乎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大事,更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题中之意。

笔者认为,拓展性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辅助常规体育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更应该注重常规教学活动与拓展性训练的结合。

三、将体育拓展性训练与常规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应用开展原则

1.以体育常规教学为主,拓展性训练为辅

体育常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近60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完善成熟的教学理论体系,其主要理论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生机。而且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传统体育教学的地位是不可触动的,因此体育常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仍占据主导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拓展性训练与常规教学的结合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

2.拓展性训练应该以创新和活力为设计目标

拓展性训练,顾名思义,是超出常规的,向外拓展的,因此更应该具有创新性,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拓展性训练同时要兼具针对性。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沟通型、个人能力型、集体合作型等类别。可以适当拓宽活动场地,除了操场,草地、公园、山地或者湖边也可以在考虑范围之内。

3.拓展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拓展训练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这也是常规教学中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将拓展性训练逐渐运用于教学中,正是希望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文总结归纳了拓展性训练的发展现状、拓展性训练在体育教学及其他方面的作用和拓展性训练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开展应用情况,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真正达到以体育常规教学为主,以拓展性训练为辅,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田海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笑一.论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选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3).

上一篇:仿真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下一篇:论析电气运行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