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05:15:00

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口语是人们语言交际最普遍的形式,交际双方用有声语言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一点得到了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工作者的广泛认可。 作者将先进的语言学理论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以便更好的运用交际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英语口语能力;英语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4-0077-01

一、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在1950年代,著名的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 “语言能力” 的概念。在他的理论中,语言是一个系统, 比语言本身更理想、更抽象。乔姆斯基说,“…语言理论的重点是描述一种抽象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说话者能够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Richards & Rodgers 1986:70)。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说,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就是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他认为,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重点应该是实际应用的语言(Richards&Rodgers 1986:70)。韩礼德促成了交际法的形成。在韩礼德看来,“语言学习学习者在一个适当且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学习如何表达自己观点的的过程”(Halliday 1970)。正是由于他的理论,研究教学法的专家开始注重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语境下对语言的实际应用。与此同时,很多英语教育学的专家发现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最流行的听说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英语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掌握语法结构,而是掌握交际能力。

1.交际教学法的特征。

交际方法也称为意念教方法,它一共有四个特点。第一: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语法能力,但交际法强调的是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二:交际教学法围绕语言功能来组织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语言形式。第三:交际教学法课堂中,老师鼓励学生说话,注重学生使用语言的连贯性,而不是使用语言时的准确性。第四:老师会设定一些学生没有事先准备过的语境让学生使用语言来互相交换有关的信息。

2.交际教学法的目标。

交际教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来学习”以及“学习使用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更不是“学习有关语言的知识”。由此可见,交际教学法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由四个方面组成,及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以及话语能(discourse competence)。这意味着学生能够通过沟通获得交流的能力,学生们可以用目标语言来互相交换想法。正如利特伍德指出的:“交际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既注重语言的功能又注重语言的结构。”(Littlewood 1981:63)

3.交际教学法的原则。

(1)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交际法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在实际交际场合中语用能力的提高以及语言社会功能的使用。且重心在于交际中传达的意义,着眼于培养语感,使语言活动自动化。交际法的运用增加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机会,“哑巴”英语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交际的社会场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们普遍开始重视语言交际的场合,广泛地采用warm—up、role—play、pair—work、group—work、presentation等形式,旨在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语言情境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外语基础较好的班级,采用上述方式能收到明显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交际教学法重视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随着语篇水平上进行语言交际的观点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教学重点侧重课文内容和对语篇的深入理解,并由“up—down”逐渐转向“bottom—up''’的阅读模式,二者互补;从词一句一段转入到段一句一词的倒三角教学方式。这样,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转向培养更实用、快捷的阅读技能,以获取所需信息,被动消极的学习被主动积极的学习所取代。

二、交际法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1.角色扮演。

在交际学习法的英语口语课堂上,角色扮演活最常见的一种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常常由几个短小情节组成,这些情节可以是逼真的,也可以是虚拟的,角色扮演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用虚拟的任务来演绎即兴作品,角色扮演可以非常简单,其即兴发挥受到高度控制,通常一个角色扮演剧由三部分组成:情景、角色和词汇运用。学生的表演以情景为基础,在身体操作中教师应详细解释情景,因为学生总是在一个确定的社会语言情景中进行的,语言形式会因不同的语境而改变其含义,所以包含语言形式的话语单位必须与其所用的社会情形吻合才可为人们接收。任何口头或书面信息的表达形式,语气和可接受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之外的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尽量给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的、逼真的言语交际情景,为学生给定角色并简单介绍角色的一些背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用英语交际的愿望。

2.话题讨论。

口语练习的话题非常广泛,讨论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讨论的时间也比较灵活。话题讨论是培养学生连贯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将各个不同阶段学过的知识,经过逻辑思维或形象思维,综合分形加工,以演讲或报告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讨论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的和谐关系,这一点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按形式讨论课可分为三类:口头通知或小型报告与所学专题相关的内容和信息;扩展谈按照教师领先通报学生提纲进行交谈;围绕教师提出的扩展性问题进行辩论。讨论课作为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有准备的发言,第二是半准备发言,教师预先通知学生,他们按发言内容写成提纲,当学生已获得基本连贯语能力时方向使用:第三即席发言,学生只需掌握专题的内容和信息,讨论课上各抒己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将这三个阶段结合起来;一部分问题由学生实现做好准备,留一个或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半准备发言或即席发言,教师也随着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下一节课的学习,并适时指出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最后对讨论课作出小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那些心理素质稍差,学习较吃力,不够自信的学生,教师分别向他们提出较简单的问题,吸引其参加讨论。如果组织得当,讨论课是训练学生言语技能,发展思维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贯彻实施交流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活动。

三、总结

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使用英语口语来提高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注重口头交际能力,它要求老师们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英语语言环境,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与生俱来的交际动机,学生通过使用英语口语来思考、表达想法来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由此可见,交际教学法是一个提升学生口语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的有效方法。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有量变到质变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量变阶段,交际能力的提升是缓慢的,甚至难以察觉。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Agor, B. &Chen. Integrating EFL Standards into Chinese Classroom Setting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3]Burns, A. & Joyce, H. Focus on Speaking. Sydney: NCELTR.1997.

[4]Canale, M. &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1-47.1980.

[5]Gardner, R.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Arnold. 1985.

[6]崔刚,英语课堂教学的几个问题[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25-29.

[7]胡鉴明.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47-52.

上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素养的培养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