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川剧与变脸》

时间:2022-10-10 04:49:50

我拍《川剧与变脸》

有关川剧……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在四川就看过一些舞台演出的川剧。后来生活在北京,也就只能通过光盘来看家乡的这一剧种了。

川剧最早起源于先秦或更早。据有关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期,川剧曾有过“蜀剧冠天下”的盛名。那时,就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班。但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是指明代的“川杂戏”。

实际上,到了清代之后,川剧最终由昆曲、高腔调、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种声腔合并而成,被人们统称为“川戏”,后来改名叫“川剧”。

川剧的高腔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之一。由于川剧是以四川方言来演唱的,因而,其唱词的声腔发音,都带着浓厚的四川风味。

川剧演唱的另一重要形式为帮腔。所谓的帮腔,就是在主唱之外加入他人的合唱。其中,又有领腔、合腔、合唱、伴唱和重唱等形式。帮腔意味隽永,可以表达情绪和烘托气氛,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是川剧演唱中的另一大特色。

在我记忆中,大多数的川剧,都演唱的是传统剧目。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国演义》、《杨门女将》等。

川剧表演既规范又很灵活,因其表演者的功法不同,表演风格也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所有的川剧表演者都在他们的演出中加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特技与绝活,所以川剧表演更见功夫与特色。

川剧的脸谱,主要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规则,但在许多细节上,它又自成一家而别有风趣。

例如,人物脸谱,大多以其性格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有的人物造型,猛然一看,似乎超越了常规,但细细品味,却新颖讲究,且合乎情理,可谓中国戏曲画廊中之精品。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触,透过川剧人物的脸谱,可以体会到四川人的山野秉性与乡俗情趣,其图案俗里见雅,平中生奇,蕴涵着丰厚的蜀汉文化特征。

川剧的服饰与京剧的服饰大同小异,多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参照唐、宋、元,清的服饰制成。样式统一,没有朝代、地域和季节之分。川剧的服饰,贵者华丽夺目,贱者因人而施,种类琳琅满目,人物装扮的造型也极为丰富,可谓千姿百态。服装和佩饰在川剧艺术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当说,川剧的服饰给舞台人物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川剧的服饰,剪裁别致。在材料的选用上,突出蜀绣制作的精巧,其图案设计及剪裁工艺,完全传承于四川的人文精神。

川剧的剧目丰富,舞台人物繁多,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从神人仙女到妖魔鬼怪,川剧都广纳其中。因此,许多人物的内心变化,往往都通过变换出不同的脸谱来表现。

但是,我小时候却从来没有好好地看到过一次完整的变脸。因为,变脸的戏法儿充满了神奇,它是川剧里的高潮戏,也是观众最感兴趣的“看点”。每当演到变脸时,人们总是忍不住要站起身来,一边争相观看,一边呼喊鼓掌。加上川剧变脸动作非常之快,一般几秒钟就能把几张脸谱全部变完,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往往落得只能看见大人身影与脑袋瓜了。

我对川剧文化与变脸绝活一直很好奇,做了纪录片导演之后,就更想把它拍出来,也好让更多的朋友与观众能一睹川剧与变脸的风采。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我有幸如愿以偿地拍摄到了川剧与变脸。最让我兴奋的是,通过这次拍摄,我与几位川剧名家成为了朋友,同时也对川剧与变脸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我得感谢我的两个妹妹,因为她们都会变脸。不过,为了让我的作品拍得更加精彩,她们力荐我去拍摄她们的老师,而甘当我的助手为我开车拿、三角架做后勤保障。50P逐行高清全记录……

我对JVC 25P逐行高清摄像机已经比较熟悉,使用接近电影模式去拍摄,对运动镜头特别要谨慎。那个拍法是要更多地使用电影“镜语”的,即我们常说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踏踏实实地拍”,尽量少用一些跟、推、拉、摇、移、甩等镜头。而这一次,我却改变了方法,相对比较大胆地按过去标清电视的手法去拍摄,其中的原因是我使用的JVC最新推出720 50P逐行高清晰摄像机。这款设备在中国叫201,他是一款专供户外或运动拍摄使用的新型高清摄像机。

JVC的高总工程师介绍说,这款设备采用的50P逐行扫描,是在25P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扫描来处理的画面。这样记录下的影像,在高清或标清电视机上观看,无论是运动画面,或是肩扛、移动等拍摄,都不会出现过去25P画面的闪烁与颤动了。

尽管他这么讲,可我第一次扛起这款摄像机时,还是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拍摄。高总见我如此小心,他便笑着补充说“你使用过了25P的高清摄像机后,再来使用50P,那你拍摄时就简直是‘小菜一碟’了,你就放心地使吧”。果然,我扛着机器“横扫一通”,在高清监视器里看回放时,再也见不到过去画面的那种“跳动”与“颤抖”了,而且运动画面也不模糊,并能保持高清晰质量下运动的柔顺。换句话说,这个技术的进步,彻底消除了业界人士心里的高清“颤抖”恐惧症。

其实,这次我拍川剧变脸》,正想寻找这样一款适合拍摄运动画面的摄像机呢。因为我知道在川剧里,除了变脸的速度很快之外,其他武打、筋斗、舞蹈和锣鼓等,将来的画面无不与动态有关。尤其是,要一次性地在舞台下拍出全场演出的纪录片,要跟拍到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与夸张的动作,没有一台能自如地记录优质运动画面的设备,那是很难将川剧与变脸拍得淋漓尽致的。

说实话,我在选用JVC GY-HD201EC之前,还试用过另一厂家的同类高清的新产品。但是,我真地对那款设备“一移动就模糊”的感觉非常地不满意……如果用它来拍摄动作很快的川剧与变脸的话,恐怕真的出不了如今这样好的效果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那天在成都蜀风雅韵里拍摄《川剧与变脸》时的情景。当川剧变脸演员刚一出场,台下的观众就“疯”了似的嗷嗷直叫。看到要开始变脸了,我也忙了起来,一边对焦取景,一边调校光圈拍摄,还要紧跟他们变脸的快动作去运动抓拍。可是,演员们为了迷惑观众,他们不断地在台上变换步伐,不停地转动着腰姿亮相。这让我在开始拍时大伤脑筋,我立即改用大全景,想尽量保持画面的稳定与人物动态的完整。可一想,照这样的拍法,将来观众是见不到川剧变脸的细节的。所以,我又不得不改为近景与特写来跟拍。由于我在拍摄中要变换不同的景别,因而光圈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尤其当演员从台上走到台下在观众身边变脸时,由于我事先并不知道,所以也是一阵手忙脚乱。好在我有一些纪实片抓拍的经验,眼疾手快地拍到了不少画面,但当时对这台JVC的50P逐行抓、跟、甩,摇的画面质量心里还是没有谱儿的。后来,看了回放,特别是在后期的剪辑中,我看到其出色的运动表现与画面的清晰,这才让我放心。这次除了个别画面因我忙乱中出现了上下“打结”或左右摇移的“蹦跳”之外,其中大多数的运动镜头全都使用在本片之中了。例如,川剧《百岁挂帅》和《钟馗嫁妹》片段里,我在后期剪辑中,就保留了不少推、拉、摇、移的动感画面。而 在川剧《滚灯》与《变脸》中,我更多地保留了一些跟、甩的真实镜语。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优质的“动感”画面,这部《川剧与变脸》就会显得十分死板,而无法把川剧演员们的绝活功夫和精彩片段真实地――展现。

随机录音也完美……

制作纪录片的人,都知道声音这部分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纪录片拍摄的是真人真事,人物谈话、环境声音,尤其是舞台演出的音乐、演员的道白,观众的反应等,都需要把声音记录得更加完美。为此,许多同仁都会购买一套较好的指向性话筒,并配置专业的探杆、防风罩和毛衣等。有条件时,还可以配以便携调音设备,带上一位专业的录音师。其目的,不外乎是要把我们需要的声音录制得准确、清晰与干净。

这次我拍《川剧与变脸》,不是带一个摄制组去工作,而是一边休闲一边“玩”艺术。一个人从北京出发,带上摄像机、大块电池、充电器、磁带和三脚架等必用品,两手两肩已经超负荷了。因此,临走时,我望着准备好的探竿与“铁三角”话筒,只能忍痛割爱地对它说:“你这回就在家‘休息’吧,拜拜了您呢”。可话又说回来,就是我带上了探杆,谁又去帮你挑那根杆呢?如果让一个不会举杆的人来帮你的忙,现场摆“谱儿”倒是蛮像那么回事儿,可录回来音则可能让你大失所望呢。他不懂那个指向话筒的拾音原理,他也不知该如何去找声音的方向,弄不好他还在举杆时弄出“轰轰”的杂音,那还不如你使用随机话筒更为保险呢。

我这次的拍摄只能使用随机话筒来录音了,可没想到JVC 50P在声音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现。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拍摄舞台演出时,如果将音频采集打在自动档上,只要注意下有无音频信号,你就可以完全依靠设备内部的自我调节,就能把现场声控制到适度的音量上。最终录到的声音,相当地清晰与平稳。试想,如果不必在音频上操心,而能够腾出精力去拍好画面,那是一件多美的事!

当然,在声音方面我也有过一些失误,那是去年在江西拍摄大型民俗情景电视纪录片《客家情》时,由于我带了两个组去同时拍,两边跑着指挥十分繁忙。在拍客家人的“抢打轿”与“婚礼”的群众大场面时,我们的两台机器仍旧使用手动音频来记录。尽管都有探杆和指向话筒,可那鞭炮与锣鼓声实在是太响了,人工调节总是跟不上急剧变化的声音。当鞭炮声响时,摄像机上的音频指示就过火地超标。可当我们刚刚调小音量时,鞭炮声又不响了,此时的其他声音又被压得太低,有时几乎听不清。我们总是为声音的高低在现场来回调试,甭说有多烦心了,严重的是影响到了我们现场画面的采集。

可是这回我在拍摄舞台演出时,就完全把音频调在自动档上,采用了“傻瓜”方式来录音,没想到反而获得了较好音质。一位同仁来我工作室看《川剧与变脸》,他看了一会儿就问我:“刘老师,你是用什么设备录的同期声?”我说:“随机话筒啊!拍众人表演的大场景,录音时你打在自动档上就可以了。”他半信半疑:“随机话筒?能录出这么好声音?”

我说:“你下次试试吧,不过,有些声音也是要在后期编辑中给予必要处理的。”

我爱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来拍摄和制作我所喜欢的新作品。有人说,你这个人就是敢冒风险……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做先行者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难的,我为此也真的没少吃苦头,也经常地为解决一些燃眉之急而没有少着急。比如,我第一次拍《天怨》,那时还没有720 25P逐行高清的后期编辑格式,结果只好先使用了1080i隔行高清工程来替代着编辑。好在一个多月后,Canopus的高清编辑系统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我才真正使用上了720 25P逐行高清的原格式编辑。这回编辑《川剧与变脸》,虽然拍回北京就直接用上了50P逐行的高清编辑系统,可还是在采集素材时出了一点儿“小插曲”,并折腾掉我一周的时间才找到了原来是windowsXP配置上的问题。

当然,我在选用设备时,首先考虑的还是我的艺术创作是否需要。一般要求产品的质量高,运行要稳定,但同时也要经济和实惠。正如本文前面所说,我要拍的是川剧,对色彩的还原要求必须饱满。我要拍变脸,就要求拍摄动态画面要清晰与流畅。哪种设备在这方面技术领先,哪种设备的综合价格更便宜,我就会首选。

对于这款新上市的JVC 50P逐行高清摄像机,去年我在日本JVC八王子工厂参观时,就通过他们的高清首席设计师南纯先生获知了些消息。我们在名胜鸟山喝酒时,我还开玩笑地表示,希望自己是使用他的高清新摄像机的第一人呢。果然,当JVC 50P首批样机刚到中国时,我便有幸率先使用到了这款新设备,并完成了《川剧与变脸》6小时素材的采集。有意思的是,就在JVC 50P逐行摄像机刚一面世,Canopus的高清编辑系统就跟着出了EDIUS4来支持这一格式的编辑。由于我对这两家的产品及编辑软件比较熟,所以选用他们的产品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EDIUS4最大的特性是它有良好的实时性与多格式的全兼容性,并能直接通过高清监视器实时预监编辑的最终效果。它完全能胜任50P逐行高清格式素材的采编,在播放窗的上方,还新增加了一个菜单栏,为我们的操作与设置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另外,它还新增了一些特效,如时间线变速(软件上叫时间重映射)、色彩校正、变换等,其特效可以通过时间线的关键帧来随意控制。

在使用EDIUS4来编辑《川剧与变脸》时,我感到最方便的是在同 个工程里可以分别增添许多个序列,我能够非常方便地把整个序列,或者把其他序列中的任一编辑好的内容:或全部,或部分或单独(如字幕或音乐)轻松地复制到另一个序列中来,包括特技的复制也很自由。这样,不仅为我的创作节省了时间,也为我向各家电视台提供不同时长版本的节目带来了方便。例如,我的《川剧与变脸》,如今有27、30、47分钟等三个版本,其中,还有中英文的不同版本。

最后,我还想补充说一下,JVC 50P逐行高清摄像机所拍摄的视频,通过EDIUS4截取下的静态图像质量是能让人满意的,它可能得益于前后期设备的完美结合,而使画面有极其逼真自然的色彩还原效果吧。

上一篇:[摄]高清给你前期创作带来改变 下一篇:谈起《水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