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10 04:22:35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需要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互动环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教学过程需要很多语言交流活动,这需要在师生、生生间语言互动的基础上完成。教师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教学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

激昂慷慨的语言伴随着智慧的火花,可以打动学生。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亲切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真切的感受,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有效调节学生情感、调控课堂气氛,创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情知交融、思维活跃的学习氛围。因此,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有效互动的前提,是英语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2.让学生学会提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学会提问,要交给学生提问的权利。当学生要求提问时,要给予鼓励;学生提问过程中,要虚心聆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见地时,要热情地赞扬,不断增强他们提问的信心。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例如,在预习新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将不懂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提问,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提问,当一次“小老师”,不断增强提问的胆识和勇气。这样,学生逐渐就能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培养出问题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运用准确多样的评价语言,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恰当的评价语言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激情,稳定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 善于捕捉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以下几例就是在不同情景下的课堂评价语:I am proud of you! You are a very creative boy. Your questions are very valuable……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即使要纠正学生的错误,也要注意声音的大小、语气和声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居里夫人说过:“人要有信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

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一起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使学生认可和心悦诚服地接受评价的标准。其次,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例如,在任务汇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再同组互评,最后是教师的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时刻都积极、主动、认真,学习氛围浓厚,课堂教学效果也显著。

二、挖掘教学资源,营造丰富的语言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学生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产生与实现的场所和“基地”。因此,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是十分关键的。创设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知识整合,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使其中的互动与对话的价值和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轻松、高效的语言情景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须要重视语言环境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我利用CAI课件多媒体功能,有声有色地展示特定情景,将有关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将课本内容融于特定情景中,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吸引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的各项活动。此外,我经常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播放“趣味英语”“VOA”等内容,让学生观看直观的画面,练习听力和口语,给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听力环境。这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而且有效地丰富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助于学生逐步了解英语的语言规律,为英语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时我还播放一些英语原声卡通片给学生看,如《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让学生欣赏原汁原味的英语,寓教于乐。

2.创设角色,体会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以表达意义为核心的真实运用英语的机会和情景是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重要条件之一。话剧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教师可通过创设角色,让学生体会情景,自导自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交流,提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小组合作整合成short play。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了实践语言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课标版Book 2 Unit 2的第二篇文章The Story of Atlanta后,我让学生演绎后续故事。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展示小组成果,有的组以话剧形式,有的组是独白……学生丰富的想象,离奇的结局,流利的口语表达,甚至夹杂着汉语的表演,都引来“观众”的爆笑。我认为学生体会了情景,尝试了角色,收获了快乐,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英语课。

三、精心选择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有可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或者是远离学生生活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并且在不同课型中运用不同的师生互动模式。例如,在阅读课的师生互动中可采用“自读感知、研读探究、扩读拓展”三个环节;试卷讲评课可做如下设计:公布答案,学生自我订正―小组讨论,解决多数问题―大组研讨―教师释疑―巩固练习。教师在互动中要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概括与总结,形成准确、精炼的文字表述,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学生的鲜活的教育资源解决问题,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总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交响乐”,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在和谐合作中实现教学的优化,课堂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从而形成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LTE/LTE―A系统自组织网络技术和标准化进展 下一篇:高中物理教学对文科生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