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10 01:46:38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

【摘 要】就目前中职学校的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而学生管理则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这不仅是学校管理层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更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教育是学生由系统学习向社会工作岗位转折的重要时期,而中职班主任是这一时期关键的引路人,对其走向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职业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经受不了升学压力、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厌学,没有上进心,叛逆心强,不服管教。同时,中职学校专业种类设置较多,学生所学专业各有不同,加之专业实习的需要,与社会接触广泛,思想活跃,自主性强,所以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显得更加艰巨。如何在此环境中克服所有困难,将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是我们每一位中职班主任首要研究的共同课题。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耐心和责任心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融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几年中,笔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方法和措施,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1 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班主任要积极认真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期受到教育的效果。一般我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了解学生的。

1.1 观察接触。笔者经常会在自习课的时候或者业余时间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得本情况,比如性格、爱好、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等等。分析这些因素对学生心理及生活上造成的影响。制定出切合学生自身的管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逐渐进步。

1.2 通过班干部了解。前面已经说了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和“眼睛”。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宿舍,他们都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有些情况比班主任了解得更清楚。而且,以学生的身份去观察,结果通常更为真实。

1.3 通过任课老师了解。很多同学课堂上与课后的表现多不一样。有的学生害怕班主任,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比较腼腆,不敢多说话,但上课的时候却很活跃。总之,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两面性。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哪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哪些学生思维敏捷、学习兴趣浓厚,哪些学生上课违反纪律等等。全面的、立体的去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1.4 通过家长了解。中职学生学困生较多,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学校和在家庭的表现不一致。为了多方面了解学生,我通常会电话联系学生家长(由于学校实际情况家长会及家访不现实)。了解其在家庭的情况,同时将其在学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和家长一起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不利因素。针对有些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和缺失进行指导。

了解学生要公平、要持之以恒,做到长期性、经常性。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班主任才能更好的组织学生,管理班级。

2 完善班级管理,强化团队意识。

抓班级常规管理,建立有效的常规管理体系,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有效途径。

2.1 健全有效的班级规章制度。这个环节包括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两个方面。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制度的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日常行为规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班级公约》可以规范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形成班级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量化考核,容易将制度落到实处,能有效地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2 注意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纽带,他们在班级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师无法替代的。班干部岗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苗圃,提高学生素质的摇篮,培养班干部工作也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关键。班主任要准确地选拔班干部、合理地使用班干部、精心地培养班干部。班主任要注意培养班干部包括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敢说敢管在内的各种能力等。对待班干部要正确处理好“扶”与“放”的关系:管理初期,班主任要以“扶”为主,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工作要细致,要耐心。班级工作正常后,要以“放”为主,班主任加强宏观调控,放手让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班级的各种活动,如班会、黑板报、文体活动、公益劳动等都可放手让班干部自己组织。

2.3 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班主任即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班主任的管理是事无巨细、独断专行的。班主任要扮好“导演”的角色,充分相信班级干部和全体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达到管理班级的目的。同时,班主任要协调好班级之间、班干部之间、班干与同学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班集体建设始终处于良性发展中,使学生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自主意识和创造意识在班集体建设中能够得到加强和发展。

3 认真履行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

3.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劳动者。

3.2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礼修身,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中专学生行为准则。

3.3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教育学生,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重视职业能力的锻炼和职业素养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3.4 加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文艺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观念,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安全意识。

4 活用管理策略,全面提高管理质量。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又在各种奖励中得到认可。诸如各类比赛、学期末的评优等活动,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其实应该是综合性评价的表现形式。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对学生的奖励是非常好和到位的,特别是对好的学生和好的班级有倾斜。如,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困难补助、求职补贴等。充分体现国家和政府对学校和学生的关爱。

4.2 实施活动育人,以丰富的班级和学校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积极的活动中,消极的活动自然就会减少。有“双师型”的任课教师带领下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有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公益活动、纪念活动,有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活动、各种班级自主活动,只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关注,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学期时间安排的充实而有意义。

4.3 师生共同进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学无止境、教学相长。21世纪人的四种支柱性能力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可见,不仅学生需要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应以个人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5 采用刚柔相济的教育方法,争取互补效应。

处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特别是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如意(如:缺课,打架斗殴等),许多班主任对其失去了说服教育的信心,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众多的“校规、班规”等“刚性”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如:扣操行分、罚款、开除等)。其实,处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它应该是教师在一定方式约束下达到某种纠错目的的教育手段,若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其结果只会让学生形成“见多不怪”的感觉。十五六岁的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其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若我们的班主任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学生可能表面上是接受了,但心里不一定会接受,更有甚者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但若班主任在对待这类学生时能适时、适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来教育他们,如:使之在认识其不足的基础放其一码,适当使用“视而不见”,“听而不答”,不当众处罚、批评等手段,这些学生可能就会在教师对其的信任和暗示的眼光里感悟教师的用心,找回希望,找回自尊,努力去克服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效果可能比“处罚”要好得多。

6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来完成的。孩子在社会上就像是大海的一滴水,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是大流的;孩子在学校班级中也只是每个班的几十分之一,班主任也不可能完全面面俱到,而孩子在家庭中很多都是唯一的,是家长的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和家长多联系,可以采用定时联系和特殊情况下单独联系,以及家长那边发生的一些好的方面的事情尤其需要家长和班主任联系,以便在班级上对学生进行表扬。并且通过经常联系,可以了解学生的一些日常行为习惯,也可以了解家长教育子女有哪些方法,鼓励家长抽出时间多和孩子谈心、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有时学生犯了错比较棘手时,可以请家长来学校一起协助解决问题。

总之,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工作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变策略和工作方法,不断适应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使中职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峰.技校班主任班级管理探.大众商务.2009.12.

[2] 刘焕荣.班主任班级管理之我见.学生管理.2009(4).72.

[3] 秦娟。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J] 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4] 李大立。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10)

上一篇:低段识字教法新探 下一篇:提升校长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