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护理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10-10 01:38:45

临终关怀护理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临终关怀护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对策。要实施临终关怀的科学化、法制化、专业化;大力宣传临终关怀护理;加强临终关怀护理的力度;借鉴国外的临终关怀护理经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

临终关怀;护理;伦理问题;对策



临终关怀是对生命即将结束的各种疾病患者及家属提供各种帮助和全面的身心照顾,主要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尽可能地减轻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加他(她)们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他们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1]如果一个临终病人得到了成功的护理,他死时就会感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2]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临终关怀护理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到位,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很多现实性的问题限制了临终护理工作的发展。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出其目前的困境与不足,并从根源上解决它,切切实实将我国的临终关怀护理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让患者舒心、让家属放心。

一、临终关怀护理的困境

1、临终关怀护理概述

各国学者对临终关怀护理有着不同的见解。“临终”是指人生所患疾病的终末期或遭受意外濒临死亡的时间。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对这一时限我国未作出具体的规定。临终护理属于我国新开拓的领域,尚未纳入系统的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患者及其家属对这一概念非常陌生,而且护士的临终护理观念也是比较浅薄的。临终关怀的性质不应局限在仅仅对绝症患者及家属的照顾,而应理解为一种广义的死亡教育。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临终关怀也带来诸多的问题需要医护工作者去应对挑战。众多专家学者都对护士进行了临终关怀护理心态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护士认为临终病人不需要护理、无所谓的认知情况。这充分的显示出医护人员重治疗轻关怀的心理状态,这样就会导致临终病人的痛苦感。既然医务工作者对临终护理的知识尚不了解,那么病人及家属对这方面的知识则更为匮乏。这严重限制了我国临终护理工作的发展。

2、临终关怀护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许多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临终护理作为医学的全新领域,在我国正处于萌芽阶段。作为现代护理学一个分支的临终护理,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其发展的关键阶段,现在我国的临终护理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难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则会从根本上限制我国未来的医学发展。

(1)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致使临终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众多垂危老人呼唤着“临终关怀”。除此之外,坏境污染、生态破坏使人类的患病率不断增加,许多不治之症随之产生,恶性肿瘤、流行病等患者晚期都需要“临终关怀”护理,让他们看到人间的温情。与之相反的是,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的社会总体支持力缺乏,致使临终护理事业举步维艰。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家每年用在医药卫生事业上的财政支出数额巨大,可这大多用在了更为紧急的方面,比如说进行农村医保,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研究开发新疫苗,防止流行病的肆意蔓延等。这样下来,社会对“临终关怀护理”事业的支持力就明显弱化了。

(2)旧的传统观念干扰淡化了临终关怀的意义。在我国传统的理念中,如果一个人患了病,只要还有救,就是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也要将其医治好。可只要病人得了绝症,无药可医,花再多的钱都没有意义,都是再添一个无底洞。其临终前过得舒不舒服,有没有遗憾,都是次要考虑的问题了。还有就是,中国人讲究孝,认为只有儿女的亲自照料才算孝,特别是在亲人临终前,子女是要亲自照料的,有的甚至丢掉了工作,也绝不会交给护士照料。这些传统的落后的错误观念是限制我国临终护理工作的又一大因素。

(3)缺乏专业人员和相关卫生法规。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晚,一切发展都不成熟,临床护理作为一个全新领域,在我国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是相当匮乏的。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临终护理进行专门立法规范,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临终关怀护理在我国推行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事物都如同一枚硬币,都有正有反的一面,有利有弊两种思路,通过以上对临终关怀护理面临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临终关怀护理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与潜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求大于供,让我们看到了临终护理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

二、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对策

1、实施临终关怀的科学化、法制化、专业化

临终关怀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科学化、法制化、专业化是必由之路。[3]因此要通过立法来对临终护理进行规范监督,使其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为临终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以避免在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2、加强临终关怀护理的力度

高度重视,是临终关怀护理发展的根本措施。将临终护理纳入我国的教育系统,使之成为一门专业课程,以引起所有医护人员及社会的广泛重视。锻炼医护人员在临终关怀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希望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与支持,以满足晚期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

3、大力宣传临终关怀护理

通过各种传媒,如互联网、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向群众普及临终关怀护理知识,使之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了解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

4、借鉴国外的临终关怀护理经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我国毕竟还处于发展阶段,临终护理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与之相反的是许多发达国家在临终关怀护理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比如说在德国,护士特别重视在临终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他们认为应把临终者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给病人以真诚的关心。日本的临终护理病房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其病房不但分布合理,且每个房间都与花园相通,在病床上患者隔窗望去是美丽的花园,便于患者每天接触大自然,使患者心情舒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5、加强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

目前,在我国临终关怀机构与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极有必要加强护士相关知识的学习,将临终关怀的课程列入学校教程和继续教育的科目。我们也可以与国外交流合作来发展我国的临终关怀护理事业。例如在我国建立临终关怀护理的试点医院,派遣医护人员到发达国家观摩学习等,都不失为快速发展我国临终关怀护理的良好方式。

总之,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等待死亡,在医院接受临终护理。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所以患者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由医院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护理为主的照护。临终护理能让“逝者魂魄安”、“生者心慰”,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因此,要求护士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懂得尊重临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树立起正确的护理观,积极接受这门新型学科,主动给予临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满意地到达生命的终点。

【参考文献】

[1] 孙宝利. 晚期癌症患者11例的临终关怀与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 329-330.

[2] 肖雪飞. 浅谈临终关怀与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7.19 (1) 47.

[3] 郑兰香,严谨,杨华.临终关怀护理的问题与对策.实用预防医学,2003.10(3) 408-409.

【作者简介】

张明坤(1991-)男,山东临沂人,德州学院医学系10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

指导老师:于辉(1966-)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德州学院医学系临床教研室,副教授,从事内科学临床教学、消化道递质的分布及功能研究.

上一篇:影响成就目标取向形成的因素及其内在机制 下一篇:浅析大学生心理调适及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