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与差生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差异研究

时间:2022-10-10 01:25:23

优生与差生成败归因、成就动机差异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差生的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差异。方法 采用归因和动机量表对初中优、差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成功情境,优、差生能力(F=4.64,P

【关键词】 成败归因;成就动机;优生;差生

A Comparison on the Attribution of Success or Failur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be tween High-achieved and Low-achieved Students.Wang Xiaolin, Liu Peiz hen. School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iy, Qufu 27316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differences of attribution and motiva tion between the high-achieved and the low-achieved. Methods Th e subjec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the Attribution Scale and the Achievement Mot ivation Scale. Results ①When successe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s were found under ability(F=4.64, P

【Key words】 Attributi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ow-achieved student s; High-achieved students

归因(attribution)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既往对中学生归因与成就动机的研究 多集中于探讨年级、

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1,2]。区分出优、差生,探讨成败归因 与成就 动机差异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本文通过优、差生的成败归因及成就动机的比较研究,揭示 优、差生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的差异,为后继深入研究优、差生的动机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优生与差生选择标准:①期中与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位于班级前10名和后10名 者;②班主任教师的评价;③剔除智商特高与特低者。在济宁城、乡中学选取有效被试529 人:优生266人,差生263人;城市253人,农村276人。

1.2 工具 ①考试归因量表:由考试成功和失败量表组成。5

点记分,得 分越高归因倾向 越强。量表再测信度为0.81(P

1.3 方法 以年级为单位召集被试统一施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多元方 差分析。

2 结 果

以优差生、城乡为自变量,对考试成败的8种归因项做多元方差分析。

2.1 成功情境下优、差生归因特点分析 表1可知:①成功情境下,在能力、持久努力、身心状态、临时努力和教学质量归因上,优 、差生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分析可知,优生在上述归因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差生。②优差 生和城乡因素在能力归因上交互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城市(±s=3.88±0.57)和农村((±s=3.61±0.68)的优 生能力归因得分皆显著高于城市((±s=3.2±20.72)和农 村((±s=3.21±0.72)的差生。③优差生和城乡因素在教学质量归因上 交互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城市优生(±s=4.42±0.51)教学质 量归因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差生(±s=4.22±0.61)。

2.2 失败情境下优、差生归因特点分析 ①失败情境下,在能力、持久努力和身心状态归因上优、差生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分 析可知,优生在上述归因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差生;②优差生和城乡因素教学质量归因 上有显著交互。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城市差生(±s=2.23±0.86)教学 质量归因得分显著高于城市优生(±s=1.84±0.70)。

2.3 优、差生成就动机的特点 自变量不变,成就动机(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和成就动机 )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①在追求成功、避免失败和成就动机上优差生的 主效应显著;②优差生和城乡因素在避免失败上交互显著,简单效应发现:城市差生(±s=23.11±7.66)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城市优生(±s=1 7.02±9.87);③优差生和城乡在成就动机上交互显著,简 单效应发现:优生(城:±s=14.18±12.13;农:±s= 11.37±12.17)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差生(城:±s=3.61±9.20;农: ±s=6.15±9.30)。

3 讨 论

3.1 成败情境下优、差生归因特点 成功情境下,优生较之差生多做能力、持久努力、身心状态等内部归因,且积极肯定教师的 作用。这种归因模式有利于激发成就动机。此外,城、乡的优生能力归因都显著多于城、乡 的差生,优生较之差生成功时多做能力归因。这是因为优生有更多成功经验,自我效能感强 [3];差生失败经历多,自我效能感弱。城市优生较之城市差生成功时多做教学质 量归因;农村的优生与差生教学质量归因差异则不显著。此结论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城、乡教 学质量存在差异的问题。

失败情境下,差生较之优生多做能力、持久努力、身心状态等内部归因[4],这种 归因模式 容易使得学生产生自卑的情感,不利于后继学习行为的激发。此外,较之城市优生,城市差 生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属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是运用自我 防御机制的体现,它有利于减少失败带来的焦虑,保护自尊心。城市差生之所以具有这种归 因特点,可能与其不良家庭教养方式有关。城市中学习不良儿童的家长一般过于溺爱,这使 得他们失败后更倾向于从外部找原因,将责任归于他人。

3.2 优、差生成就动机比较 优生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差生。优生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这有利于增强个体后继行为的动 力[5],因此优生的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差生。此外,城市差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显著 高于城 市优生。一般而言,城市父母对其子女抱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差生往往会选择避免失败来缓 解父母期望带来的压力。

4 结 论

4.1 成功情境下,优、差生能力和教学质量归因存在显著城乡差异。

4.2 失败情境下,优、差生教学质量归因存在显著城乡差异。

4.3 优、差生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城乡差异。

5 参考文献

[1]韩仁生.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6,28(2):140-147

[2]樊洁,等.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年级差异研究.心理科学,2003,26(5):921-922

[3]王凯荣,等.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4):22-25

[4]俞国良,等.学习不良儿童归因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786-790

[5]Bernard Weiner.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 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5,92(6):548-573

(收稿日期:2008-02-05)

上一篇:社会支持在大学生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困扰间的... 下一篇: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与交流恐惧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