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优教范文

时间:2023-09-23 01:59:12

优生优育优教篇1

【摘要】实施优生优育优教(以下简称“三优”)是2010年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其目的是以0-3岁婴幼儿的父母、抚养人为重点目标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指导服务,启发群众对“三优”重要性的认识,指导目标人群掌握、运用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其开展人口早期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全社会营造科学育儿的良好氛围。本文就街道一级如何开展“三优”的组织与实施谈一些肤浅的想法。

【关键字】三优 组织与实施 想法

中国有句古语:“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十分准确地概括出了在3岁以前形成的个性和素质,对以后人生的成长的重要性。美国费城人类智力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葛兰?道门博士曾说过:每个正常的婴儿在出生时都具有像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那样的天才潜能……聪明和愚蠢同是环境的产物。实施早期教育越早越好,下面就街道一级如何开展好“三优”工作谈一点想法。

现状

海昌街道至2010年底户籍人口36569人,流动人口6.75万人,户籍3岁以下婴幼儿854人,流动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1125人,2010年新婚166人,待孕妇女101人。街道计生服务站现有工作人员3名。每年开展新婚、待孕及产后培训班三期,每期约40人左右。由服务站工作人员或是街道卫生院专业医生对目标人群进行优生知识及婴幼儿正常生理发育、喂养等知识的简单培训,与“三优”教育要求达到的目标任务存在巨大差距。

二 存在问题

(一)街道一级对开展“三优”工作的认识还不足,目前工作只停留在人口计生部门,在街道领导班子内部没有形成重视此项工作意识。(二)计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多为医学背景的专业人才,无法达到“三优”教育工作需要的婴幼儿早期智能开发等方面专业人才,不能满足“三优”工作需要。(三)街道计生服务站不能满足开展“三优”工作所需场所。海昌街道服务站位于街道办事处内,办公用房共4间,设有门诊咨询室、谈心谈话室、药具陈列室和B超服务室,无多余场所开设“三优”工作场所。

三 具体措施

(一)全街道提高对“三优”工作的认识,转变观念。街道应成立“三优”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级长,街道计生办协调相关事宜。通过高层倡导,要在全街道形成“三优”工作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把该项工作当成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升级、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召开会议、参观交流、业务培训等途径,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为扎实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通过资源整合,联合成立“三优”教育指导中心。可利用现有的街道公立幼儿园,挂牌成立海昌街道“三优”教育指导中心。2010年,海昌街道投资180万元新建了一所盈都牡丹幼儿园,总面积1950平方米,具有可容纳7个班280名幼儿同时就学条件。通过资源整合,利用现有设施,在街道不需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开展“三优”教育。可利用周末、晚上开班,不影响幼儿园正常教学。幼儿园中的主题活动教学的教具、各类游戏的教玩具以及各类教育书籍可直接应用到“三优”教育中来。

(三)“三优”教育师资的组成与选拔。街道应成立“三优”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师资主要由计生服务工作人员、卫生院医生、护士、幼儿教师等组成。“三优”师资应选择身心健康、充满爱心、仪表整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来担任。落实“三优”指导中心负责人,可由计生办主任或幼儿园园长兼任,能定期组织“三优”师资人员参加相关进修培训,负责开展“三优”教育培训日常工作,承担“三优”工作的实践研究与探索。“三优”师资要与婴幼儿建立起亲密的、有应答的和信任的关系。与“三优”教育的目标人群的期望和反应一致,言行举止应成为目标人群的学习榜样。

(四)“三优”教育材料的编撰与应用。在省人口计生委“三优”指导大纲的目标任务要求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街道“三优”教育要渗透以下基本理念:尊重权利,满足需求;科学养育,教养合一;关注个性,顺应发展;有效回应,培养习惯。平时的“三优”教育要以健康、明亮、积极向上、简单易操作,鼓励式教育[1]为主。年初多方参与讨论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养方案,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整合式课程,并能随时跟进调整,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五)创设全员关注、社会共育的“三优”大环境。充分挖掘、整合各类资源,对0-3岁婴幼儿施以全方位的、科学合理的健体呵护、心智养育、能力训练。卫生院儿童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定期为孩子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及预防接种。人口计生、教育、妇联等部门要利用社区网络中的现代通讯技术及辐射功能,协助“三优”指导中心对目标人群进行育儿知识宣传,组织参加活动,共同推进“三优”工作。

(六)打造教育品牌,推行“亲子园”运行模式。

“ 教育离不开社区和家长的合作”,亲子园是大教育观的一种体现。何谓亲子园?亲子园就是根据0-3岁婴幼儿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专业人员主持下,以亲子活动为指导,以亲子沟通为主要指导内容,面对家长(或看护者)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带领孩子及其家长(或看护者)开展有针对性活动,普及科学的早期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地发展。它的主要教育活动形式是教育者、家长、幼儿亲临现场,教育者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幼儿认知、语言、身体律动、艺术、社会往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和育儿技能,同时家长也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家长之间、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今年我们安排了5个社区点开展“0―3岁早教下社区”活动,我们明显的感觉到通过亲子活动能使家长或看护者将在亲子园的亲子互动中得到的方法用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使日常亲子互动都成为科学育儿过程。具有现场示范性、指导性、互动性与实践性。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2]

让我们通过“三优”教育活动,为孩子播上高尚品质的种子,让孩子收获一生的幸福和成功。

参考文献

[1] 靳丽霞著 《这样鼓励孩子最有效》 新世纪出版社 2010.3

[2] 卡尔.威特著 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1.6

优生优育优教篇2

关键词:闪光教育;优秀习惯;影响;价值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5-2吴江汾湖高级中学的闪光教育最早是2001年提出的,闪光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挖掘、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学生的闪光,让学生产生荣誉感、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原为农村普通高中,就生源而言,处于全区普通高中下游,通过闪光教育的开展,让学生的优秀之处成为一种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生活能力,在经过三年的高中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三年后考上本二以上大学的学生逐年提高,学生的品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闪光教育在激发着他,优秀习惯在伴随着他。

学校宣传板上的标语“三有三讲”:“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学校的环境要求“三个看不见”:地面上看不到一片纸屑、墙壁上看不到一个脚印、校园里看不到一个公物被破坏的地方。学校里营造了很好的育人氛围,近几年来学校里评选了许许多多的每周一星,建起了星光大道,校园里星光灿烂、星光闪烁!“寻找闪光的教育,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改变人生、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等标语随处可见,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的:“让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作家巴金也认为:“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优秀习惯,我校的闪光教育就是从小处着手进行培养、进行激发,以小见大,以闪光瞬间定格成优秀习惯,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从我校走出。

开展闪光教育对我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有关“闪光教育”的研究,比较早的有2005年4月25日《中国教育报》和2009年9月11日《湖南日报》报道的湖南省宁乡县金海实验中学的闪光教育,他们提出:“金海让每个学生闪光”,“奠定一生学习和做人的基础”。2005年6月13日《光明日报》和2005年8月15日《湖南日报》报道的湖南省隆回县九中的闪光教育,通过评选“闪光明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让每个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要求每一位教师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要求学生‘让理想闪光,让心灵闪光,让语言闪光,让行动闪光’”。我校的闪光教育最早是2001年提出的,在当时应该是比较早的,发展到现在我校已经不断完善了闪光教育的制度,由寻找闪光之星、评选每周一星、建设星光大道,今夜星辰闪耀、昨夜星辰跟踪、闪光德育、闪光课堂、闪光管理、闪光教育特色的品牌建设、闪光之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组成,对闪光教育的研究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如今校园里拾金不昧之星、乐于助人之星、勤奋之星、劳动之星、演讲之星、歌唱之星、书法之星等等星光灿烂、星光闪耀,许多学生在优秀习惯的激发下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本科院校深造,我校原来生源较差,是全吴江区3500名以后的学生,根本无法上本科院校,如今全校绝大多数学生能考取本三以上的学校深造,变化是巨大的。

“闪光教育”在我校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开展符合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种智能可以在某一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人的智能主要体现在语言智能(运用语言传达信息,激发取悦他人的能力)、数学逻辑智能(以一种有秩序方式操作符号或句型间关系的能力)、音乐智能(以享受音乐节奏,演唱或演奏,作曲,指挥的能力)、空间智能(在视觉艺术或空间展示上,能感受,创造,平衡的能力)、身体运动(在运动或表演艺术方面施展的能力)、人际智能(能了解他人,与人相处的能力)、内省智能(了解自己内在感受,梦想和观念并能自省、自制、自励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了解自然环境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能力)等八个方面。作为学生,应该而且能够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闪光教育”就是要通过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并使这种智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让优秀智能成为习惯。

“闪光教育”在我校高中生中开展也符合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所研究的对象产生的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认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信任、期待的情感,可以使学生产生无形的力量;成功来自于赞扬,来自于关爱。罗森塔尔等人曾于1968年做过这个著名实验。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闪光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闪光点,让我校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习惯,人人希望被肯定,人人希望有一份自己的骄傲,通过激发学生闪光、稳定优秀习惯,由一个点引出一个面,荣誉感、自豪感,激发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每一项能力素质都将对自己的人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闪光教育的价值

优生优育优教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婚后适时地生个健康聪明可爱的孩子,即优生,是准父母们的共同心愿。现将优生健康教育内容报告如下。

1 妊娠生理

1.1 与卵子 男女双方的生殖器官结构和功能必须正常,分别能产生正常的性细胞――、卵子。一般来说,男性的两侧每天至少能产生3亿多个,它们形如蝌蚪,体积极小,肉眼无法看见。卵子在女性的卵巢内发育成熟,从青春期开始,每个月可有1个卵子排出,排出时间大约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 d左右。

1.2 受精卵的形成过程 男女为和卵子结合创造机会,男子一次射出的约3~5 ml,内含有数量为2~6亿个,但真正与卵子结合的只有1个,这是因为进入女性阴道后,靠着其自身尾部的摆动和女性生殖道肌肉的收缩,以2~3 mm/min的速度前进,通过阴道宫颈口子宫腔输卵管与卵子会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阴道内的酸性环境和子宫腔内的碱性环境,即获能过程,那些行动慢、质量差的不断被淘汰,能到达输卵管的大约1 000个,但最后的胜利者只有1个。卵子从卵巢排出后,很快被附近的输卵管伞部抓住,运到输卵管,并向子宫方向移动。当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后,的头部迅速进入卵子内,即结合为受精卵,然后开始分裂,并逐渐向子宫内移动,约4~5 d到达子宫腔里“安营扎寨”,逐渐发育为胎儿。

2 如何才能做到优生

2.1 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遗传咨询 这是优生的第一步,是保证后代健康的起点和基础。通过检查确切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有无遗传性疾病,是否影响结婚和生育,对下一代的健康有无影响等。

2.1.1 不宜结婚人群 具有严重的遗传病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先天畸形、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重度智力低下、严重的重要器官疾病(如心肝肾功能衰竭)者不应该结婚,因为其中绝大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依靠别人照顾,而且有相当大的可能要影响到下一代,结婚之后不但不能给家庭带来幸福与快乐,反而造成家庭的不和与悲伤,增加社会负担。因此从优生的角度来说这类人群不应该结婚。患有无法矫治的生殖器官畸形者(先天性无、先天性无睾症、先天性阴道闭锁)也不应该结婚;近亲(直系、旁系三代)不能结婚。

2.1.2 可结婚但不宜生育疾病 在男女双方的近亲中都患有同一类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聋哑、全身性白化病、精神分裂症等,男女双方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因为男女双方有可能是同一类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双方结婚所生下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的人大得多,婚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2.1.3 乙型肝炎及HBsAg(+)者预防传播疾病 乙型肝炎在传染病中最为常见,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染,其次为密切接触(包括性生活)、母婴传播,因此,若男女一方为HBSAg(+),另一方是阴性,就很容易被传染,阴性的一方必须在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并按免疫程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才可结婚,如果女方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受孕前应找医生咨询。

2.1.4 有以下情况者应暂缓生育 女方有心、肝、肾、肺等慢性病,而且功能不正常时不宜受孕 ;一方患有急性传染病(如急性病毒性感染: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脑炎等)易致胎儿畸形,应在治愈后方可受孕;梅毒、淋病等性病未治愈时应暂缓受孕,积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待治愈后再考虑受孕;女方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不宜受孕,受孕前找妇产科医生咨询,确认所服药物对胚胎无害才能受孕,或者停药一段时间后再受孕。

2.1.5 必要的优生遗传咨询 以往有习惯性流产、死胎、死产等不良生育史者;本人或近亲中有遗传病的或与患有遗传病的病人结婚者;生过畸形儿或痴呆儿者;本人及子女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应询问是否为遗传病,在排除遗传病后受孕。妇女怀孕后患过病毒性疾病,服过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接触过放射线或有害物质的;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以上均为妊娠高危人群,怀孕前进行详细的优生遗传咨询,妊娠期间参加系统的保健。

2.2 选择最佳受孕时机

2.2.1 最佳生育年龄 男女双方年龄过小、过大都不利于优生,一般女性宜在25~29岁,男性宜在26~35岁,避免高龄孕,因为高龄产妇(≥35岁)常有很多不利情况出现:①早产率高;②胎儿死产率高;③新生儿夭折率高;④胎儿先天性异常的发生率高。而且孕期容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应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受孕。

2.2.2 受孕时机 避免春天受孕,春天是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季节,孕妇受感染机会较多,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宜选择在6~8月受孕,次年3~5月分娩,气候环境适宜,又能避免早期春季流行性病毒感染,而且小生命出生后正值夏季,方便护理,容易带养。

生育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家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更不能因季节因素选择人工流产。

2.3 计划妊娠,避免仓促怀孕 新婚夫妇在新婚期应有切实的避孕措施,权衡各方面条件之后定出生育计划,否则小生命会不合时宜地到来,不利于优生。新婚阶段为了筹备婚事和应酬,男女双方都很操劳,过度的劳累影响卵子、的质量,另外,在怀孕之初也许在无意之中服用各种药物或喝酒等,都对胎儿的发育有影响,因此新婚阶段不提倡受孕。

2.4 夫妻保持身心健康,带病、用药不受孕 如果夫妻双方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明显疾病,同时具有良好的心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创造一种家庭气氛,用愉快的心情对待怀孕,并贯穿妊娠的全过程,则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相反,如果夫妻双方或一方身体欠健康或大量服用药物就会影响到优生,不宜受孕。

2.5 远离烟和酒,避免接触毒物 烟酒以及某些有毒物质、放射线、电滋波等都会影响、卵子的质量,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导致流产、死胎或宫内发育不良,出生后抵抗力低,易生病,智力低下,先天畸形。因此计划妊娠的夫妇应戒烟戒酒,防止接触有毒物及猫、狗等宠物。

2.6 重视优生检查 受孕后及早到医院确诊,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孕期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有异常及时处理。孕早期查优生5项:即弓形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孕16~20周外周血血清筛查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畸形、地中海贫血、糖尿病。

2.7 孕期合理用药 任何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因此孕妇应尽量少用药,最好不用药,任何用药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例如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药、性激素(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不良反应很大,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一般不用;青霉素、红霉素等较安全,可以使用。

优生优育优教篇4

一时间舆论哗然。优秀学生为什么会杀死优秀老师呢?笔者经多方采访,了解到一个发人深省的家教悲剧:案犯因过度接受家庭苦难教育,物极必反,形成人格缺损,最终被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爆,酿成大祸……

一徐超1986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麻洋镇的一个贫困农家。他的父亲徐元才长年患有胃病,只要一发作,就会捂着肚子躺在床上痛得哇哇乱叫。母亲许凤兰自生下徐超哥哥和徐超后,就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长年需要打针吃药。

徐超的童年一直在苦难中度过,他4岁就开始帮父母上山放牛,6岁就开始下地种田。即便这样,一年四季靠种地为生的徐家依然贫困如洗。

2001年,徐超和哥哥相继上中学了。这使徐元才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知道仅靠家里的几亩薄田是无力负担孩子们的学费的,便和妻子背井离乡,来到省城武汉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他们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有时干完了分内的活儿后,还要兼做其他零活,以赚取更多的酬金。

第一个月,他们夫妇俩除去生活开支外,净赚了600元钱。他们舍不得花掉一分钱,赶紧寄回家里,让家中年迈的老母亲给徐超兄弟俩买点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并给他们兄弟俩每人写了一封长信,向他们讲述了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让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激励他们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徐超每次读到父母的来信,都感到心头沉甸甸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奋发图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

2002年10月9日,是徐元才一生中最黑色的日子。这天上午,他像往常一样在高空作业时,不小心从1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被摔成了重伤,胸肋骨摔断了5根,右腿下段的骨头也被摔断,经医院3个多月的治疗,才基本痊愈。

这次灾难给徐元才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虽然相关部门在经济上作了赔偿,但他们为了治病仍然负债3万多元。这对于一个穷困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啊!

此事故发生后,徐超和他的哥哥赶紧从学校赶回来,见父亲摔得不成人样儿,不禁抱着父亲痛哭流涕。徐元才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现在看见了,爸爸负担你们读书是多么艰难啊,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爸爸受点伤不要紧,但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爸爸心灵上受的伤那才叫痛呢。”两个孩子不住地点头,对爸爸发誓要用心学习。徐元才这才感到满意,觉得身上的伤痛减轻多了。

徐元才原以为用自己受伤的事能够进一步激励孩子们奋发图强,使他们拿出好成绩来宽慰自己。没想到他这样做恰巧物极必反,徐超的哥哥回到学校后,再也不能安心坐在教室里了,总感觉自己是家中的长子,就应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于是他决定出门打工帮父母还债。他拿了几件单薄的衣服,然后给父母留下一封信,就一声不响地到外地打工去了。

得知哥哥退学后,徐超也萌发了退学的念头,徐元才气得大发雷霆:“没出息的东西,难道你们兄弟俩想存心气死我,你爸爸这辈子就是没有文化才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你哥哥已经走了我的后路,难道你也想步他的后尘,让全村的人笑话我们徐家养了两个不中用的儿子,你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挨了父亲的一顿训斥后,徐超只得乖乖地回到学校。从此,他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生活上也尽量节省开支。他知道自己各方面都不能与其他同学攀比,唯一能比的就是自己每门功课都能拿高分。

2004年,勤奋好学的徐超以585分的总成绩考上了天门实验高级中学,由于每年需要好几千元的学习费和生活费,这使徐家又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幸好,邻镇皂市中学的校领导得知徐超的情况后,亲自去他家邀请徐超到他们学校读书,并向他郑重承诺:“如果你月考成绩进入全年级前20名,不仅可以免去你每学年读书的费用,还可获得生活补助。”

听到这个好消息,徐超感动得泪如泉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校领导面前,满含热泪地说:“我一定努力读书,决不辜负校领导对我的栽培和期望。”

二徐超进入皂市中学后,徐元才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苦难教育,他反而认为正是这个家庭的苦难才激励儿子成的才,并以585的高分赢得另一所中学校长的青睐,他决定继续对孩子实行苦难教育,从而激励孩子以更优异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到那时,他们全家人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徐元才经常背着一个破编织袋到儿子读书的学校门前去捡破烂和废纸,让徐超知道父母供他读书的艰辛,以此来激励儿子好好学习。

徐元才的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徐超用功学习,可是,时间长了,班上的同学得知徐超的父母是捡破烂的,便纷纷取笑他。这使徐超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使他的心情逐渐变得灰暗起来,产生了自卑心理。

一次学校组织郊游活动,参加者要交一百元钱,徐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父母要钱。徐元才心想,郊游是奢侈的事情,与读书无关,哪是我们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参加的,他得借此机会好好拧一拧儿子要用心读书这根弦。于是,他板起面孔教训徐超说:“你还有心情与同学们一起去游玩,你可知道,我与你母亲在家过的什么日子,一年四季吃的都是咸萝卜加糙米饭,你倒好,不好好读书还要去参加什么郊游?你以为你是公子哥儿?你还是在家待着,老老实实地看书吧。”

徐超“刷”地泪流满面,父亲厉声说的那句“你以为你是公子哥儿”在他耳边久久回荡。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

从那以后,徐超再也不向父母要钱做读书以外的事了。他变得更加不合群,在学校里,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人交流,即使遇到什么困难,也从不向老师和同学们诉说,总担心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这使他逐渐形成了自尊心极强的不健全性格。

没有多少文化的徐元才当然不知道如何矫正儿子的性格,反而把儿子的沉默寡言和只知埋头学习认为是自己教子有方,觉得是苦难教育起了作用。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徐超果然不负众望,考了个全年级第二名,他极强的自尊心使他变得高度自负起来,一方面孤芳自赏,一方面觉得自己鹤立鸡群。他的这种表现使一些同学看不惯他,故意排斥他。

学校放寒假那天,班上几个成绩不好的男生故意拦住徐超,对他一顿拳打脚踢后,还威胁他说:“你以为成绩好就了不起,老子们早就看不惯你了,你本不属我们学校的学生,你在这儿读书就会占用我们的高考名额,如果你再不退学,我们就打断你的腿。”

这使徐超感到很没面子,自尊心很强的他决定不在这儿读书了。他回家后,故意气愤难平地对父母说:“我的成绩考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在班上还不是照样受同学们的欺负,我再也不想去那儿读书了,你们赶紧替我转学吧。”

在他们那儿,中途转学要花一大笔钱。没想到儿子会这样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徐元才气得当即骂他不争气,认为他又是在耍公子哥儿脾气。母亲劝他:“儿啊,家中的困难你应该早就看到了,如果你中途转学,又得额外花费几千元的费用,我们到哪儿去借呀?你就暂且忍一忍,还有一年半就读完高中了,将来若考上大学,我们再帮你筹钱好不好?”徐超坚决不同意,并以辍学相威胁。

徐元才只得依了他,出门借钱为儿子转学。在借钱过程中,他想出一条妙计:他不能一个人去借钱,要让儿子跟着一起去,让儿子进一步地感受世态炎凉,珍惜读书机会。

于是,他就带着徐超一起出门借钱。在容易借到钱的亲戚家,他就事先与对方打招呼,让对方不要轻易借钱给他,先用言语刺激徐超一番后再借钱;在不易借到钱的人家,他就故意低三下四,反复哀求……

这番带有表演性质的借钱,的确让徐超深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但同时也使他变得更自尊、敏感、多疑,甚至仇视社会,为以后酿成悲剧埋下了伏笔。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走,父母终于把徐超转到了天门市育贤外国语学校继续读书。

在这里,徐超遇到了29岁的班主任老师刘泽洪。刘泽洪是学校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他对工作十分认真负责,遇事从不马虎。

徐超来到这个班后,由于家里没有钱,不能在学校住读,只好走读,但他不向老师说明实际情况。刘泽洪感到很奇怪,就抽时间去家访。

徐超看见刘老师来了,却板起了脸。自尊心极强的他不认为这是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而是认为老师来看自己家的贫穷出自己的丑。他开始对刘老师有了不好的看法。

刘泽洪不知道徐超的这一心理,回到学校后多方奔走,为他争取到了免费住宿的指标。徐超心里却一点也不感激刘老师,反认为是老师把他家的贫穷进一步曝光,让他在新同学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三由于对刘老师有敌意,刘老师对徐超的一些正常的教育徐超也认为是与自己过不去。

2006年9月的一天,升入高三不久的徐超迟到了,刘老师就在班上点名批评了他,并说了句激励他的话:“你家里那么穷困,父母送你读书不容易,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啊!”

徐超感到像被人当众剥光了衣裳示众一样羞辱,他用仇恨的眼睛瞪着刘老师说:“我的事不用你管!”

刘老师没想到他会这样,还想进一步地开导他,他却一溜烟跑了……他产生了转班的念头。

不久,徐超找到校长办公室,向校长提出转班的要求。校长曾听刘泽洪老师提到过徐超家里的事,得知他们家虽然贫寒,但徐超学习非常用功,在班上的成绩总是前三名,所以就不解地问他:“刘老师曾经帮助过你,你在那个班上的成绩也很优秀,为何要转班呢?”但徐超仍然坚持要转班,校长经不住他的苦苦哀求,只好同意了,并给他写了一个转班的批示。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当徐超上晚自习拿着校长特批的转班条子找到他要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时,由于王老师当时正在给学生们讲话,没有理会他。徐超感觉受到了羞辱,就站在门口大声说他马上就要转到这个班来。王老师听后,感觉很奇怪,认为他一直是刘老师班上的尖子生,为何要转到他这个班来呢,没有贸然答应他。

徐超当即气得眼泪直流,问:“你是不是不想要我?”说完,便又拿着转班的条子找到校长,说王老师不肯接收他,要校长再把他安排到别的班。校长让他先回宿舍。

徐超回到宿舍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不由心生怨恨,总感觉这次转班不成,是刘老师从中作梗,到王老师那儿说了自己的坏话,才使王老师不要他,否则为什么连校长签了字的条子都不起作用呢?他越想越气,感觉自己再也无法与刘老师相处下去了。

于是,他擅自回到家中,希望父母能花钱送礼让校领导帮他转班。徐元才听说儿子又要转班,不由大发雷霆,把他骂回了学校。这使他心中更加憎恨刘老师。

他捺着性子等了3天,没等到校领导让他转班的通知,再也忍不住了。他不健全的人格使他决定要报复刘老师,让刘老师知道他的厉害。

2006年9月12日晚上10时30分,刘泽洪来检查学生的就寝情况。当他走进徐超所在的寝室时,床位在门后下铺位的徐超站了起来,质问刘老师:“你是不是向王老师说了我的坏话?”刘泽洪否认说:“我没有啊,你在我班上一直都表现良好,吗要讲你的坏话?”

徐超不相信,他偏执地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找校长争取到转班的批示,就是因为刘老师到王老师那儿说了自己的坏话,才使王老师不肯收下他。他越想越生气,愤怒地用左手抓住刘老师的肩膀,右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使劲往刘老师怀里捅,一直把刘老师捅倒在床上。因为背光,当时同学们都不知道徐超手上拿着什么东西,直到看到地上流着一摊血,才明白是一把匕首。

同学们都吓呆了。徐超拿着匕首威胁他们:“谁敢出去,我就捅死谁。”直到刘泽洪倒在血泊中,他才让这些同学出了门。

等120、110赶到时,刘泽洪已没有了呼吸。随后,一脸从容的徐超当着警察的面说:“人是我杀的,我跟你们走。”说完便换下了沾血的衬衣,黯然地爬上了警车。

一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没有了气息,不理智行事造成的后果是多么惨痛。刘泽洪如此匆匆地走了,但他的伤痛却永远地留给了他的妻子和不足两岁的儿子。妻子王娟在清理丈夫的遗物时,泪流满面地说:“我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我老公对学生那么好,竟然会遭此毒手。他就这样走了,留下我和儿子将来怎么生活呀……”

徐超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他的父母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想不明白一向品学兼优的儿子为什么会杀死老师。

笔者就好学生杀死好老师的事走访了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周运清教授,他认为,这个悲剧的发生,与父母对儿子过度进行苦难教育有关,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父母过度的苦难教育让徐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人格缺损,性格孤僻,强烈自尊,自以为是,无法信任他人,也难以被他人接受。这种对他人的怀疑和敌意日积月累,超越了心理负荷的极限,最终被微不足道的小事引爆,酿成大祸。

优生优育优教篇5

【关键词】小班化环境 初中生物 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41-01

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内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十年内,小班教学必将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尤其是在中小学的教育中,相比于大班教学,小班化教育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一 小班化教育在关注每个学生上的优势

大班教学时,班级人数有50~60人,有的甚至70~80人,教师根本顾不过来,往往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等陈旧的教学组织形式,造成教学效果较差,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透”,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有实验表明,教师的视觉范围只能注意到30人以内,这是教师能关注的最大范围。小班化的教学为教师关注每个学生提供了可能。在小班化课堂里,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这样,课堂的纪律就能很好调控,那些上课容易分心、做小动作的学生容易得到控制;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更重要的是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而在大班教学时,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往往得不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很容易被同学和老师忽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说小班化教学就能体现绝对的公平,但比较60~70人的课堂教学,小班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以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期望,显然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那些内向不善言谈或自卑的学生也变得相对开朗、自信。

二 小班化教育在教室空间布局上的优势

大班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排座位的方法,讲台在最前面,后面是学生课桌。由于学生多课桌多,能留下的空间就很少。很多时候,就连走道的空间都非常有限,更别提上课学生活动的空间了。有时都不忍心叫学生上台表演,因为一个学生要走到讲台,需要好多同学为其起立让出空间,这样班级会一阵骚动,适得其反。然而因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使采用分组合作讨论教学,往往也是浮于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怎么愿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因为学生人数太多,弄不好学生上课纪律都控制不下来。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将学生座位排成半环形。讲台放在最前面,有利于使用黑板和其他展示品,中间腾出很大活动场地,有利于组织各种活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可以多向交流。学生人数少,平均每课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时间较多。

三 小班化教育在利用自然资源条件上的优势

走出课堂,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在生活中学习,让生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这是在大班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小班教学为走出课堂、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走出课堂,组织活动,管理是关键。学生可以每四个人一组,每组有组长,随时保持和教师联系。组长既是小管理者,又是小组活动的主要发起者。生物这门学科比较特殊,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可以开展的活动很多。如在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时,如果一味地教授书本知识,学生会有枯燥无味的感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校园的一个地方,如学校花园、操场等,让学生自己捕捉小动物并观察记录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会使教学有趣得多。学生分组解决“小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和生活习性?”等问题。再如在学习“合理的膳食”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超市,分析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而合理的食谱。组长注意协调本组学生的活动,有特殊问题及时向教师提出。走出教室,学生学得更有趣,教师教得更轻松。

四 小班化教育在批改作业方面的优势

在大班教学时,批改到学生作业时,有错的只是简单地批改,除非严重时才会在作业上注明纠正要求。而小班教学中学生人数少了,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可以更多一些关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采用传统批改和面批相结合的方式,面对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个别化指导。小班化使得学生的作业形式更为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基础的习题或活动,学得较好的学生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习题或活动。这样就不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吃力,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学生数量不断减少的形势下,要让学生在小班中更好地接受教育。小班化教学是确保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的有力措施之一,要利用小班化契机,积极创新,培养富于创造力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小班化”教育》编写组.“小班化”教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谷力.小班化教育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优生优育优教篇6

关键词:优势视角;高职教育管理;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35-02

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具备大学教育的普遍特点,同时自身的特点也十分明显。所公认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入校学生在高中的成绩普遍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水平。无论这种学习能力上的差距是源自自身还是源自环境,当学生踏入大学的校园,都将成为过去式。而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都将在这一基础上展开。

一、高职学生的素质现状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里波动明显,性格并未成型,受家长、老师或者社会的影响较大。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在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时比较乐观、积极进取。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让人担忧的心理状况,比如:自卑、迷茫、自负、忧虑抑郁、得过且过、自暴自弃等。

辅导员和学生的日常接触较多,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职责之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面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针对这一具体问题,通过各种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然后再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种教育管理思路可以称为“问题视角”。

二、问题视角下的学生管理

问题视角,这种思维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建立于对学生的被动理解上,对问题、差错给予过度的关注。

1.问题学生标签化,消解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问题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将学生问题化,而学生一旦贴上问题标签,便对学生具有“蚕食效应”,久而久之就会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和周围环境对他们的看法。这些变化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认同,在集体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心。而教育管理在为学生服务过程中,老师处于主动权威的地位,学生被贴上“问题人”的标签,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传统的问题视角把有问题的学生独立出来,在集体生活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被削减了,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一蹶不振、“破罐破摔”的现象。

2.干预方式单一化,忽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开展工作的模式是:发现学生问题――找学生及学生家长谈话――探寻原因――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问题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大多从问题视角入手,忽视了学生自身与环境互动的影响,并由此进行干预。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从学生自身去发掘原因,学生个人的特点、性格、行为等方面形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家庭环境等方面遇到困惑或逆境而引发的,在寻找问题原因时往往忽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显然很难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扰,通常治标不治本,也很难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3.工作过程工具化,师生关系不对等。问题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老师常常以专家、家长身份出现,在教育过程里,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明显的主客体关系。学生的独特性、个体性、价值被忽视,教育管理过程被定义为工具化的过程。导致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教育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视的“人文关怀”中人的因素被掏空了。在大学校园里,甚至还会出现叫家长这样的局面,很多学生不愿意被叫家长,这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担,对老师的教诲不接纳。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工具化的工作模式,呈现出学生对老师教育的排斥现象,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构建。

三、优势视角下教育管理工作的内涵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运用这一视角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优势视角对人性的假定上是种乐观的人性观,不再专注于问题,而是把眼光投向可能性。优势视角在评估学生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学生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它强调学生的能力、价值、兴趣、资源、成就和抱负在满足自己需要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其核心内容为以下方面。

1.优势视角强调教育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应该是学生与环境互动的资源与优势,而非问题本身。在具体工作中,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发掘学生优势,创造资源,开发学生潜能。优势视角强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都有他们的天赋、知识、技能或才干,有的较明显地表现出来,有的则未被发现或调动起来,人与人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某种情境下,这种潜能是可以激发和调动出来的,通过个体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应逐步转移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寻找可发掘的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2.优势视角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受到尊重,包括学生的尊严、主体地位与独特性。所以教育过程中应优先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学生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3.优势视角相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改变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备在逆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在具体工作中,优势视角要注重学生如何学习、生活、与他人交往,如何走出困境。

四、优势视角在教育管理工作上的构建和应用

1.承认问题的存在。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优势视角理念不能忽略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在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讲述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宣泄情绪,有利于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在讲述自己经历的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哀伤、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这有利于教育管理者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境况,了解他们经历的事情以及他们为改善自己的境况所做过的努力。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者要承认问题是存在的,通过问题来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使学生从困境中获取动力。

2.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优势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强调老师与学生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追求多样性和个别性。优势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递进过程:交流――理解――解释――互助。这里的交流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真诚的有效交流,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使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老师则扮演指引者、支持者、倾听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师生之间搭建起一种平等合作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信任、自在的环境,和他们一块讨论并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协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

3.较少关注问题,关注焦点集中于挖掘学生的能力。问题视角关注如何解决“问题”,忽视对学生自身能力及资源的挖掘,贴标签的做法又放大了所谓的“问题”。从优势视角来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在实践上就要求老师较少地关注问题,而把眼光投向可能性,更多地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能,促使学生形成充满自信的自我认知,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在我们学校的很多活动中,其实已经蕴含了这种做法。比如各种才艺大赛、歌唱比赛、校园之春等团队活动,都是旨在发现并放大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发展。

4.使用激发学生优势的语言。优势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老师使用激发学生优势的语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然而当他们经受长期的困惑时,往往会忘记甚至隐藏自己的优势。使用能够激发学生优势的语言,并用这样的语言同学生交谈,传递给学生积极的心态。这种暗含的期待和赞美会增强学生进取心,使他们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奋发向上,并会慢慢发现并承认自己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要积极回应学生的成功,并帮助学生去发现自身更多的优势,有一颗真正关爱学生的心,并能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敏感体验,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学生思想、心理、心情、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微笑面对,泰然处之,与学生在思想、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达到以心交心、以情动情,从而真正做到:用爱去感染学生,用心去感化学生,用情去感动学生。当大学生获得老师积极的关注和较多的赞赏时,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自我认知水平就会提高。大学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学习,会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来应对逆境事件,相反,那些得不到老师关注的学生,由于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老师的赏识,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也不会及时向老师求助,就会采取消极的方式应对。根据自身经验,老师的每一句鼓励、每一声赞许都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刺激作用,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5.重视环境因素,将个人和社会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优势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强调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也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强调将个人和社会连接起来。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也由关注学生个体独特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生活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独特性,挖掘其中优势的资源和社会影响力量,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优势视角下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帮助学生发掘环境中的优势资源和支持力量为工作取向,不仅有助于改善学生当下的问题,更可以形成一种持续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提高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6.让优势视角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优势视角是一种理论,是一种看待事物,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视角。优势视角不会自动带来积极效果,需要铭记于心,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优势视角不只是为教育他人提供了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可以使生活更愉快,避免聚焦于问题,有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分配发挥自身优势和弥补缺陷的时间,实现高效发展。只有教育工作者自身相信并坚信优势视角是一种好的思维品质,而不只是当作一种教育管理工具,才会更好地利用这一视角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Dennis 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72.

[2]杜立婕.使用优势视角培养案主的抗逆力――一种社会工作实务的新模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田国秀.从抗逆力视角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

[4]黄红.从优势视角审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J].成人教育,2011(10).

优生优育优教篇7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是涵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源泉。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现状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崇尚人际和合、社会和谐、天下和平的伦理文化,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丢弃和遗忘。然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

学生身上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阻碍,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疏离传统文化的现象。

(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目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新闻周刊》对北京几所高校开展了关于"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了解程度不高。

(二)传统伦理道德淡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质体现在"德"、"善"、"和"三方面。"德"指人的本性、品德。"善"指好的行为、品质,是内在德性主导下的外在良好行为。"和"指相安,谐调,"君子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的概念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共生、长远发展。三个方面综合,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二、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当前,我们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在大学生中开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树立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从儒家经典著作中集中体现的"仁、义、礼、智、信"到张岱年总结出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即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和勇毅力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美德为我们指明了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促进个人健康发展的路径。叫j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99、96艰苦创业"的顽强意志,"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威武气节,"万众一心"、"共渡时艰"的团结意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等等,无一不是锻造青年大学生思想作风和意志品质的文化养料。

三、完善和拓宽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重点加强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感恩教育

我们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养成真诚做人、认真做事的习惯,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从失信惩罚机制和个人诚信管理机制人手,为诚信建档,把诚信表现与学生评价相挂钩。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群体团结进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坚持知识、情感、行为的有机统一,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应拓宽渠道和平台,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与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单位、少数民族村寨等的联系,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到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升华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情感,并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优秀文化的日常践行之上。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营造一个育人的环境和氛围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一方面,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大力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

(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育机制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才能最终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在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责任制度和教育工作实施计划及方案,形成科层化和规范化的体系,保证教育的顺利开展。

结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作为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就必须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只有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精华于一体,才能确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并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创新中繁荣。文化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IN].人民日报,2011-04-25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优生优育优教篇8

一、知识技能上,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和要求

人们通常有一种误解,认为优秀学生的学习无需老师费心,因为这是他们被称为优秀学生最基本的理由。不少优秀学生恰恰是班级里学习比较轻松的一群,他们听课效果好,作业正确率高,学习速度快。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根本不能吃饱。也因此,有些自觉的孩子会自己看一些课外书,有些孩子则放任自由。老师也常常不作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其他孩子的要求。但事实上对于有些优秀学生来说,则是没有受到合适的教育,他们的心智没有得到较大地促进发展。中央教科所王书荃教授认为,保守估计,超常儿童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约占1%~3%。依此算来,我国超常儿童的绝对数量是很大的,但是,因为现实的原因,绝大多数超常儿童并没有得到特殊的教育。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考虑扩大教育的规模,让更多的超常儿童得以“因材施教”,这也符合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但是,在现阶段班级授课制教育下,教师教学设计往往是根据班级中等生的学习要求来设计的,抓中间促两头是基本的操作策略,事实上抓中间是扎扎实实地做了,至于“促两头”在落实上常常很难到位,对于后进生教师有时还常常多些照顾,担心他拖后腿拉下平均分,至于优秀学生则一般不额外考虑,事实上那些优秀学生成了被教师遗忘的一群,不自觉地放置于思考的角落,尽管他们表象上仍是老师眼里的红人,经常被表扬。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学有余力本是好事,但是不加利用则会浪费时间而错失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现代教育公平理念来说,教育的公平不仅仅是形式上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更应该是教育个体本身得到的发展机会的公平。一个优秀的学生虽然跟同龄的其他孩子比,学习成绩要高,然而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说,却仅仅是开发了很小一部分的资源,促进了一小步,事实上他完全可以跨越出更大的步子。这实际上就是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要求。我们最近经常谈到钱学森之问,谈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常常是那些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小学中学开始就缺乏对优秀学生的适性教育,任由其自由地发展,缺少教育的积极作为,我认为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对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对优秀学生进行专门性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之余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或者以奖励的形式多布置一些拔高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这样有目标有任务,又被老师笼上奖励的外衣,优秀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勤于钻研。当然,如果学校和教师还能提供更多的活动、竞赛、展示等舞台,给予这些优秀学生以展示和褒扬的机会,那么他们将更加乐此不疲,孜孜以求。如果能在连续多年的这种教育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样的学生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说我们社会上最大的浪费是人力资源的浪费,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学习能力资源的浪费。

二、情感心态上,缺乏成长的常态环境和氛围

就像明星失去了常人的生活一样,作为学生中的小明星,优秀学生也常常失去了正常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氛围,成长的压力比较大。不但平时的学习任务要完成得好,不能出差错,免得被批评出笑话,而且学习的速度还要快,因为承担了老师加给的小助手工作,这说起来是荣誉,其实也是扎扎实实的活儿,需要认真负责完成。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常常被别人监督,“哦,大班长扔纸屑咯”“某某班干部带头踩草坪哦”“班委都留长发,为什么来管我呢”诸如此类的言论,每个班干部一定不会陌生。这些从积极的角度说,能促进班干部加强自律,但是也显然,班干部失去了平常学生的那份悠闲淡定和从容心态。

身为优秀学生,他们享受到的表扬和尊崇是令人羡慕的。这种快乐体验和荣誉来自于自身学习的成功。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有关观点分析,一方面学习成功带来了源于个人自我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则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艳羡,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都可以归结为爱和尊重。每一个人,包括孩童,都有着被人肯定、尊重和爱的需要,这是表扬之所以被教师当作教育的重要手段的根本原因。当然,客观来说,学生因为处于未成年的状态,心智发展未成熟,承受表扬的能力和承受批评的能力一样都比较弱,教师的及时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激励。但过多的表扬也可能使得他们中有些意志薄弱者洋洋自得,沉醉于这种被夸奖的状态,进而滋生出一些自傲的心态。日久便会产生对表扬的依赖心理,有的学生将老师的表扬当作上进的动力,从而更加发奋读书,有的则可能产生自负心理,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失去平常的心态,甚至会产生霸占独享的心理,老师表扬别人没有表扬自己,心中就产生嫉妒,排斥别人,埋怨老师。有些时候,老师过度的表扬某个同学也会导致其他学生的嫉妒,有可能造成对他的疏远和孤立,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不合适的。正是基于很多学生先成功后失败的事实,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常常在表扬过后就会提醒他不要骄傲,告诉他翘尾巴可能会导致思想放松、学习失败。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优秀同学的成功,强调他们为之付出的劳动,以此确定表扬的标准和原则,让同学们知道是标准在表扬他们,谁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谁付出了这样的辛劳,也同样会得到表扬奖励。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角色的特殊性,认识到自己的言行谈吐其实都是在教育,表扬本身有着非常丰富的教育含义和艺术性,表扬虽好也要慎用。

三、人际交往上,竞争多朋友少高处不胜寒

曾经做过一个初中学生朋友圈的问卷调查,其中发现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优秀学生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受人追捧,反倒是朋友较少的一群,朋友数常常在1~4个;其次是成绩排在后几名的学生,都会有几个处境相似的朋友;最得人缘的是成绩在10~20名之间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普遍很活跃,朋友多,交游广,他们列出来的朋友多,他们自己也常常被别人认作朋友。这种现象颇令人费解。虽然影响朋友交往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数据严重偏离人们的期望值,自然应当引起为师者的反思。

事后留心观察,发现优秀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狭窄,一般主要是附近的同学,或者是很要好的朋友,活动项目单一,谈话为主,很少有创新的游戏项目。谈论的话题也多集中在学习和共同感兴趣的事物上,没有其他同学接触的范围广,项目多。其他同学与他们主动交往也很少而且单一,基本都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才会找他们,余则很少与他们交往。相反,一些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者则周围常常聚集着不少朋友,哪怕只有几分钟的课间也会聊得热火朝天。

细究起来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薄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据分析,一方面由于优秀学生心思比较集中于学习,兴趣爱好单一,在信息的搜集和交流等方面不及普通学生。另一方面因为竞争激烈,学习的比拼使得他们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关注那些貌似无用的闲谈交流。此外,调查中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优秀学生太高傲,总是一副自以为是的姿态,不可接近,因此对他们也就敬而远之。当然,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这些都使得优秀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劣势。

但客观说,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的一项重要的素质,不只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更是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人不善于交往,遗世独立,将会被社会所抛弃。此外,过于孤僻的人很容易出现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该正视这种现象,积极教育引导优秀学生多走近同学,加强交流,同时应该通过各种活动搭建平台,增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另外,要加强教育的公平化,在激励表扬方面要有意兼顾到中游甚至下游学生,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维护每位同学的尊严和形象,使得优秀同学能正确认识到人格上的平等,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互信。除此之外,可能的情况下降低学习竞争的惨烈,而多引导他们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这样会减少优秀学生相互之间的猜忌和争斗,增加互信互助,成为学习共同体。

四、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教育和逆境磨砺的体验

优秀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弱点就是心理脆弱,一句批评一次挫折常常使他们沮丧烦恼,挥之不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了被表扬,习惯了被宠爱赞美,太少受到批评打击,一旦遭遇挫折常一蹶不振。这种情形是危险的,许多中学生大学生因为父母老师甚至同学的一两句话而大发雷霆发生冲突,或者负气出走,严重的自杀也有。正因此,国家教育部专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还积极推进落实中小学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重大而紧迫,刻不容缓。

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对待优秀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呢?笔者以为,一方面要适当改变教育的方式,尤其是改变以往一味表扬的做法,要在多肯定多激励的基础上,不时指出其存在的薄弱,使其明白自己前进的路上存在着不足与薄弱之处,自己并非尽善尽美。这种教育落实在平时,藏匿于无形,比较隐蔽自然,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要顺应优秀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一些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要求,有的教师尝试用分层学习分层要求的方式,让班级里相对优秀的同学明白,学习永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更加踏实学习,从学习本身寻找乐趣,从而淡化对外在的表扬荣誉的关注。

此外,学校还应该积极践行多元智能理念,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不同角度的成功,比如运动会让运动协调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绘画比赛让空间思维能力见长的学生成功,各种语言类竞赛让语言智能见长的学生成功,数学竞赛让思维逻辑见长的学生成功,等等。通过这样丰富的活动,既让每个学生寻找到自身智能的优势,享受到超越自我的愉悦,同时,也以鲜活的实际事例告诉每个同学包括那些所谓的优秀学生,自己只是在文化学习上存在优势,在其他方面如音乐、体育、绘画、交往、组织管理等等方面,还只是一个后进者,这样有利于他们摆正心态,正确面对得失成败,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正确面对人生。

五、思想道德上,漠视规则看淡人情惟我独尊

有些家长很困惑,“孩子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可一到家里就成了小霸王了”。这种现象在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耳中一定不会陌生。不少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积极上进,乐善好施,可是到了家里,却常常蛮横霸道、自私自我。有的学生当着老师面一套,温情礼貌——“老师,您好”,可是老师一走过,就立即判若两人——“好,好个屁”。可见,学生的双重表现在一定比例的学生身上呈现。这种双重表现如果偶尔为之,尚不足为虑,也许只是调皮顽劣使然,但若是经常如此,则显然深入内心,日复一日则会形成可怕的双重人格,令人担忧。有个最著名的例子,有个人在学生时期成绩优良,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的事,不吸烟,偶尔喝点酒,但大都只是喝一点啤酒,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谁会把他跟战犯联系在一起呢?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是他和他的盟友,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的生命,他就是法西斯恶魔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例子虽然极端,但教训却是深刻。有一位曾经在纳粹集中营生活过、出来后从事教育的学者感慨地说:“我们目睹了许多人杀人的科技武器,我们得要反思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在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学校生活里,学生成绩优秀便可以“一好遮百丑”,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即便身上有些毛病缺点,教师也常常看不到或者不当一回事。其实,这些所谓优秀学生的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和完美。诸如缺乏同情心和爱心,漠视残疾人或生病同学,虐待生灵,自认为高人一等而鄙视劳动者,漠视规则缺乏诚信,自恃聪明认为自己可以逍遥法外等等,这些丑陋的现象跟优秀学生联系在一起,让人扼腕兴叹。有些教师被学生的成绩迷惑双眼,或者因为一己偏私而有意无意地包容宠爱,使得一些优秀孩子只关注自身的优点,麻痹或者藏匿了他们自身的缺陷,这样看起来是在爱护他们,其实是在害他们,任由他们在危险的道路上滑向更远,不良的思想、道德或者行为可能深埋于内心而不自知,如同怀揣着定时炸弹,时时可能引爆。无数惨痛的事实证明,这枚炸弹一旦爆炸,不仅粉碎了自己,更祸害到社会及他人。

对此,作为老师需要本着师者之心,理性地看待优秀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好的对的当表扬,不好的不对的则应予以批评教育,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审慎对待。当然,教育批评的方式可以丰富多变,作为优秀学生,自尊心强,虚荣心也强,更需要教师耐心地艺术地谈心转化。在这方面,作为教师一定不能麻痹大意,认为优秀学生不会有问题,认为他们能自我解决的,因此而给予原谅。这种麻痹大意往往最容易导致优秀学生一错再错,这种忽略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诚然,对于尚处于成长变化中的孩子来说,现在思想品德上存在着的问题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而逐步消失,但作为教育者在其中不能不作为,必须要审时度势,或是故意不作为不惊动,但其实心中有数有掌控,或者是适当地干预,使得学生能朝着健康正义的方向前行。

当然,除上述之外,优秀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性过强,过分功利缺乏理想,动手实践能力欠缺等等,这也常常成为其发展的软肋,也应引起教师特别的关注,给以适当的教育才行。

上一篇:二手房购房定金合同范文 下一篇:我们的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