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0 01:09:05

浅谈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随之也拔地而起,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更是不能忽视。由此也带来了很多的深基坑施工,而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控制关于基坑的安全稳定和人身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灌注桩系深层水泥搅拌桩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深基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基础工程部分的安全、质量和工期,不控制好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可能带来的是整个工程的长时间停工甚至推倒重来。为了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能否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进行正确的分析与妥善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桩的种类分类

1.1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将软土或沙等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基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该方法适用于[软基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成桩、墙等。深层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淤泥、砂土、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1.1.2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2 深基坑支护关键工种施工的具体控制要点

2 . 1 基坑止水帷幕(止水搅拌桩、止水旋喷桩)

基坑止水帷幕具有整体密闭性、连续性的特点,是确保整个基坑内的地下水与外部地下水隔绝的一道帷幕。其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是在于保证止水桩的有效桩长、桩径、桩间距、垂直度、水灰比和水泥掺入量。

2 . 2 支护桩(钢板桩、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等)

无论是预制桩还是灌注桩,其作用和受力原理都是类似的,主要是提供刚性的抵抗侧向土压力的结构,一般通过横向的冠梁或腰梁连系在一起,并可用拉锚或支撑结构来加强位移控制。支护桩的具体控制要点为:垂直度、桩位中心线的控制、桩顶标高和桩的入土深度控制。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则还要注意钻孔深度、钢筋笼的长度及笼底标高、砼标号、灌注量、灌注标高、钻孔灌注桩的间距及数量。

灌浆的具体控制:

①水泥浆的浓度:按设计要求计算水和水泥量配置水泥浆,并充分搅拌;

②灌浆线路的密封:灌浆管接口、锚头接口或孔口周围要封堵好;

③灌浆泵的压力:当密封性较好时可采用较大的压力,0.5-1.0MPa,当土钉位于填土或松散土层时可采用较低压力,慢档灌浆。

④灌浆的时间:当一条土钉注浆时间极短(小于30s)时,注意检查是否有堵管或锚孔堵塞现象,过长(超过5min)时,应检查是否注入空洞或地下管道等。

⑤灌浆量:每次灌浆都统计所用的水泥量,参考相应土层的经验数据判断是否合理。

2 . 3支护连系和支撑构件(冠梁、腰梁、内支撑等)

冠梁、腰梁和内支撑等构件在支护结构里面充当的是连系和传递作用的构件,但它们的施工质量控制却不容忽视。钢腰梁、钢支撑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焊接的部位、接触角度以及焊接质量,焊接部位、接触角度要由设计人员根据受力特点进行设置,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进行,焊接时应由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并随时检查焊接质量。钢筋混凝土冠、腰梁的施工质量则主要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配筋、标高进行施工,同时还应注意与之连接的构件之间的相互锚固问题,比如支护桩一般应锚入冠梁10-20cm,非预应力锚杆锚头应烧焊“7”字勾并锚入到冠梁中部,基坑内支撑的预埋支撑铁板应在设计好的位置预埋入冠梁混凝土里面,等等,必须严格控制各构件相互连接时的焊接质量。

2 .4 地下连续墙

(1)连续墙渗漏水的防治工程要求连续墙有很强的防渗能力,因此必须减少在墙的接缝处、墙体中的预埋件处或由于墙体中夹泥产生的孔洞、蜂窝等情况而出现的渗漏水现象。 针对这些原因,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加强连续墙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地下连续墙墙体水下混凝土抗渗性能,同时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坑外连续墙接缝处进行旋喷加固。

(2) 重视清孔质量 先采用抓斗直接清孔,清孔抓斗下放时要尽量放慢速度,以免槽坑出现超深;抓斗上升时,要不断向槽内补充合格护壁泥浆。然后采用正循环法清孔,借助管道将合格泥浆送到槽底,通过浆体上升将槽坑内沉碴带走。清槽结束后1h,测定的槽底沉淀物淤积厚度不大于20cm、槽底20cm处的泥浆相对密度不大于1.2为合格。 采用柔性钢丝刷钻头对先行幅连续墙接头处进行反复刷洗25次左右,直到钢丝刷不再带有泥皮为止。

(3) 控制成槽精度 成槽施工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也是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是否完好的关键一步,成槽的技术指标主要是前后偏差、左右偏差。 根据测量控制桩点,在导墙上精确划出分段标记线;成槽机行走采用现浇混凝土路面,确保路基坚实、平直;挖槽时,抓斗中心平面应与导墙中心平面相吻合;开挖过程中经常使用超声波测试仪,经常测量出槽坑断面和槽底沉碴情况,反馈指导施工,控制抓斗上下运行速度。

(4) 锁口管的下放和提拔 锁口管下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槽壁不垂直使锁口管位置产生偏移,锁口管固定不稳造成倾斜,导致墙与墙之间出现淤泥夹层。因此,在成槽后期有意识地使其两边倾斜,锁口管中线与分幅线对齐,通过吊机提起锁口管―段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插入土中固定,锁口管在槽口采用钢销连接。 锁口管起拔采用液压顶拔机,待开始浇筑混凝土2―3h后(根据混凝土初凝时间确定初次起拔时间),用起拔千斤顶进行第一次起拔,但顶升高度不可使管脚脱离插入的槽底土体,以后每20―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mm,直到终凝后全部拔出。 锁口管下放以后,用一根专用设备(钢钎)插人缝隙,捅实回填土,以防止混凝土绕流。

3 深基坑支护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3 . 1 基坑周边环境:施工前应仔细踏勘周边环境,查找周边已有建筑、道路、管线等详细资料,查明它们与基坑边的距离关系和埋深等,必要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后才能进行施工。施工过程别是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对周边建筑、道路、管线等进行监测,随时留意周边环境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 2 基坑开挖深度:土方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确保不超过基坑设计深度,保证基坑安全。

3 . 3 基坑顶荷载值的控制:基坑开挖至整体回填前,都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基坑周边坑顶的临时荷载不超过设计要求的范围值,发现有超载的区域应立即予以撤除,如已导致基坑变形加大的还需要作一定的加固处理。

3 . 4 基坑变形的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及公正性基坑的检测将采用委托第三方监测,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地下水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发现异常时及时将数据反馈给设计单位以便作出反应处理。

4 结束语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工序繁多,工艺要求高,深基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是否详细准确、设计取值是否合理以及施工中的材料、工艺、设备等等都是影响深基坑工程质量的因素,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质量问题或事故。若处理不及或不当,就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本文着眼于常见的基坑施工工艺,着重论述了常见深基坑施工的工艺特点、过程控制要点以及其他注意要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上一篇:SMW工法桩与拉森钢板桩的方案对比 下一篇:水利建设工程中灌浆施工工艺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