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技术要点的探微

时间:2022-10-10 12:53:02

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技术要点的探微

【摘 要】基于逆筑法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优点,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在高层建筑中,运用逆筑法施工技术的要求及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方法;技术要点

一、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技术的内涵与原理

高层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逆筑法,就是指先沿着建筑物的地下室轴线(一般是地下连续墙或结构承重墙)的周围做起支护结构,与此同时,还要在高层建筑内部的柱、隔墙相交处等相关的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柱,以此作为施工期间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随后就可以开始挖土到高层建筑的地下室一层顶板底标高(用土模浇筑楼盖)或者地下室二层的顶板顶标高(支模浇筑楼盖时),施工人员再进行地下一层顶板的浇筑施工,以作为支护结构刚度很大的水平支撑,接着再按照以上的方法,逐层地往下挖土和浇筑地下室各层顶板,并要求各层结构中柱或隔墙也随之逐层向下施工,直至地下室底板封底,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具体施工原理见图1所示:

二、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技术的优缺点分析及适用范围

使用逆筑法进行施工,既省时,也经济,下面是笔者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逆筑法施工的一些优点:

第一,与传统的,开敞式的施工方法相比较,高层建筑施工中利用逆筑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施工工程的总工期。使用逆筑法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一般只有地下的第一层会占去绝对的工期,而其他各层的地下室施工可以与地面上的结构施工同时进行,使得整个总工期缩短了许多。

第二,在高层建筑中使用逆筑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基坑变形,或者使得变形的范围大大地减小,相邻的建筑物的沉降也会随之减少。因为逆筑法施工是利用逐层浇筑的地下室楼结构作为周围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所以它的刚度与强度要比传统的施工方法中的临时支撑要大很多,使得四周的支护结构变形较小,此外,由于坑底土体卸载小,回弹的变形也会随变小,对周边的环境,例如相邻的建筑物、地下的管线、道路等的沉降也会减少。

第三,采用逆筑法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时,因为四周围的地下连续墙,既可以成为基坑开挖挡土止水的支护结构,又可以与内衬墙组合成为复合结构,成为地下室永久性的承重外墙,使得逆筑法施工的临时性支护结构与永久牢固的结构融为一体,减少了施工的浪费。此外,由于使用逆筑法施工时基坑的开挖面积非常的小,有效地节约了土方施工的工程量,,简化了基施工的工序,提高了施工工程的进度,使得工期缩短了,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逆筑法存在以上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土方的开挖难度大,因为土方开挖是在顶部封闭的状态中进行的,一般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人工挖土,导致土方开挖的难度增加。其次,在地下连续墙、中间支撑柱与底板和楼盖的连接节点中,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特殊的处理,以保证节点按设计要求传递内力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所以施工的技能要求和水平都需要比较高。

根据以上逆筑法施工中存在的优缺点,笔者建议在以下的情况下,才会逆筑法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首先,要求高层建筑是地下三层,或者大于地下三层的深度较大的地下工程,或者基坑周围环境十分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工程,则可以科学合理地采用逆筑法进行施工;其次,要求高层建筑工程是工期紧或缩短工期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工程,即可采用此法;再次,如果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面积大、而且造型又非常的复杂,采用一般的支护结构难以适应工程施工的话,也可以采用逆筑法进行。

三、高层建筑逆筑法施工方法与技术

在高层逆筑法施工中,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运用逆筑法

施工时,首先会施工竖向中间的支撑柱和四周围的地下连续墙,然后再自上而下地逐层进行水平的楼盖施工,在上述逆筑法的施工缺点时,已经提及到,运用这一方法的施工连接节点较多,所以,这就成为了这一施工工艺的技术关键之处。下面具体地以地下连续体墙与梁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工艺剖析。

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楼盖,一般由梁、板组成,是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可靠的水平支撑,地下楼盖梁、板与四周连续墙的连接节点可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设计成刚性节点、铰接节点和不完全刚接节点等形式,以满足不同结构情况的受力要求。笔者结合在实际施工工程中的经验,下面主要分析几种梁与地下连续墙的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及技巧。

1、预埋连接钢筋法

这种方法是指在高层建筑地下逆筑法连续墙施工时,在墙内于楼盖梁的标高处预埋连接钢筋并加以弯折,以便下插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和浇筑地下连续墙;当基坑挖土至楼盖梁标高处时,将预埋连接纲筋再反弯扳直到位,与梁内受力钢筋加以焊接,使用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就是施工简便,并且构造简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果是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扳直比较困难,需要先用火烘后再扳直,但是这样做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扳直预埋连接钢筋(尤其是直径较大时)的过程中,如果稍有不慎,就很容易会损伤连接钢筋根部四周的混凝土,削弱了地下连续墙。所以,虽然这样方法较为最简单,在预埋连接钢筋的直径过大时,则不用采用。

2、预埋连接钢板法

预埋连接钢板法就是指在施工地下连续墙时,在墙内于楼盖梁的标高处预埋钢板(钢板与墙内受力钢筋焊接),等到挖土到楼盖梁标高处的时候,施工技术人员就要先绑扎好楼盖梁钢筋,将梁内受力钢筋与墙内预埋钢板焊接,形成接头,如图2(a)所示:

预埋连接钢板法的优点就是接头受力性能良好,而且施工操作比较方便不足之处就是电焊质量要求高,技术性强;现场焊接量大,有时影响进度。

3、预埋剪力连接件法

此法是指在楼盖梁标高处预埋剪力连接钢筋于地下连续墙内,并加以弯折,待挖土至楼盖标高处加以反弯,使之露出墙面,然后浇筑于楼盖梁内,如图2(b)所示。此法的优点是接头抗剪性能好,施工方便。缺点是大直径钢筋弯折和反弯较困难。如用火烘后弯折,会影响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对抗弯构件尚需增配抗弯预埋钢筋,这些钢筋在施工中亦需弯折。

4、齿形连接接头法和锥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法

齿形连接接头法就是在地下连续墙体内钢筋骨架上,于楼盖梁标高处固定带剪力槽的钢板和预埋连接钢筋,挖出后,将预埋连接钢筋与楼盖粱内受力钢筋焊接,梁混凝土浇筑后形成齿槽接头,如图2(c)所示。而锥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法,就是在地下连续墙内侧面设锥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挖土至该标高后用锥螺纹与梁内受力钢筋连接,如图2(d)所示。这两种施工方法都可以比较快速地将钢筋的接头固定得牢固准确,但是所要求的施工技术水平较高。

综上所述,在使用逆筑法进行高层地下施工过程中,应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有效地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利红,李新.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结构逆作法施工方法[J].山西建筑,2012 (21).

[2]邓铎联.对地下结构中逆筑法施工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3(3).

[3]刘建春.逆筑法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J].石河子科技,2013(1).

作者简介:

梁敏,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上一篇:基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索研究 下一篇:城市居住小区体育设施配套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