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时间:2022-10-09 11:51:14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中学数学由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新,理念提出新要求.我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深刻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出了部分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目前,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反映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深,偏旧;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技能关注较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一、沉闷、杂乱. 由此产生学生知识静化、思维滞化、能力弱化的现象. 而事实上,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四 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即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即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每名学生参与数学活动,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数学的价值

对于旧教材,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这实际上就是把数学知识作为一种静态的、真理性的知识,而对于新课标,则认为数学是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劳动智慧的结晶. 因此,对于新课标的数学教学,应做到:(1)教师尽可能选择学生有体验或在其他学科中已了解的数学应用的日常知识. 如在教“概率”这章内容时,教师可以多举概率在福利彩票中的运用,及抽样检验的运用等学生常接触的数学应用内容.(2)应尽量调动每名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根据其实践经验,发表其对这些数学内容在日常生活有什么用处、可怎样运用的见解.

三、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 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 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三种角色.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 这要求我们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要求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积极的参与者;要求我们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 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从说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还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四、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例如我在上八年级“平方差公式”时,我首先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问题作以引入:小明去市场买糖,这种糖每千克9.8元,他买了10.2千克糖,应该给售货员多少钱?就在售货员用计算器算钱时,小明一下子说出了应该给99.96元钱,售货员大吃一惊,结果她算出来的数和小明说的一样. 然后我就问同学们小明是不是很聪明,同学们都说是,我说小明算得这么快,并不是比你们聪明很多,而是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算的,你们学完也会和他一样聪明的. 学生瞬时对这节课有了很多兴趣,听讲也很专心,这节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目的.

总之,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论是不可能完全应用于实践中的,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领会,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