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时间:2022-10-09 11:42:37

浅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摘 要】社会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根本是学校,学校的成功归教学。当前的职业学校向社会培养了大批量的技能人才,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习兴趣是越来越谈,而各大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在国家相关部门带领下,全国一些试点技工院校正在进行相关专业的“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在人社部精心组织下,各试点技工院校积极投入到“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在进行整个严谨而仔细的改革后,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本文主要阐述如何正确理解一体化教学,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实施过程。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改革前提;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部分:“一体化”改革的前提

一、我国的经济在短暂的几十年里,从计划经济时代跨越到市场经济时代,同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问题逐步明显。在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建设以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因此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技能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对技术人才综合能力的定位也越来越全面,我国的技能人才大部分是靠我们的大、中专职业院校的培养。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一代,这对我们职业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教室讲授一些基础课程。比如《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电路》等,这些课程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就没有信心继续学下去。然后再到实习室进行电工基础实习、电力拖动实习、工业自动化实习等系列实习,最后再到工厂顶岗实习。现代的企业技术更新快,再加上由于教学知识严重脱节等现象,无法让学生毕业后在岗位上学以自用,更有甚者完全不懂相关专业的基本专业操作技能,我们做过调查后发现,毕业后有80%的学生在从事本专业工作,毕业一年后只有40%还在从事本专业,毕业三年后只有10%的学生在从事这个专业。调查学生的数据显示,他们很希望有一套全新的职业教学模式。

二、在全国所有的中职院校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不愿意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我了解到,在刚入校的时候有95%以上的学生是抱着来学一门技术为将来找到出路的心态,读完一年后只有60%的学生愿意学习,到最后毕业的时候就只有30%的学生学到了技术,这是一串可怕的数字。现在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属于留守儿童,从小在学习上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再加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他们对学习提不起来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厌学,但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很想学习,所以作为职业教育老师的我们必须也要有一套脱胎换骨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就能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激情。

第二部分:如何认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改变错误的观念:

理解的“一体化” 理论+实习(在没有接受正确的一体化课程认知时,觉得一体化就是理论和实习的一个简单的结合,或者是把理论课搬到实习实进行讲解。)

正确的“一体化” 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工作过程设计并执行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师生角色的转变:

技工学校现状的老师和学生

老师拿着教科书+备课本

学生盯着教科书+做笔记

(老师以认真仔细的讲完每一个知识点为任务,学生以学完知识点为目标,但是所学的知识到底有几个知识点以后有所用?)

一体化教学要求的老师和学生

老师找工作中的任务+组织教学

学生以任务为目标+理解知识点

(老师在工厂和企业里找出一些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的载体,并认真的组织好任务中的知识点来教学,学生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来学习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第三部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

一、完善一体化课程的制定

1、制定一体化课程框架:通过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进行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分析该职业的特点,提炼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包含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课程名称、专业内容、学时分配等内容的一体化课程框架。

2、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在一体化课程框架形成的基础上,制定每门一体化课程的标准及各个学习任务的目标及教学建议等,并设计出对应的考核评价方案。

3、建设一体化课程资源:一体化课程资源需要依据一体化课程方案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材建设及学习环境建设等,是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条件和支持。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一个知识包含量大,学习范围广的专业,需要大量的辅助学材来供学生们学习。

二、坚定一体化课程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一体化课程制定时必须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梯次性原则: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等级要求,形成以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为主的人才培养课程层级。

3、可操作性原则:尊重技工院校办学现状和地域特征差异,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4、规范性原则:所用的电气相关术语、符号、体例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约定俗成的表述,内容、结构、格式、表达形式符合本规程要求。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1、培训目标的转变:单一的工人 企业需要的能人

现代的企业需要的不是像机器一样智商的人,而是需要一个综合职业能力比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2、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主演(教师) 主演(学生)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就像拍一部电影一样,只要演员认真的进入角色肯定票房高,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更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老师引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的改变:枯燥无味 深动有色

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于上课老师的吸引力,老师的吸引力是靠老师的方法。如果老师能采用幽默搞笑的模式,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在欢快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4、学校的办学理念的转变:规模 质量

一所学校办得好与不好,不在乎学校的面积有多宽,而是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乎的是培养了多少有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四、加强硬件、软件的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该专业的内涵建设,特别是师资建设(师资力量成为很多学校发展提高的瓶颈)。既要继续建设双师型队伍,还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企业工作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及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2、学习辅材建设: 以学生为中心,建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如教材、工作页、作业指导书、工具书等。

3、学习环境的建设:建设集中学习区,资料查阅区、实验区、电工基本操作区、电力拖动实训区、光机电实训平台、工业自动化等为一体的学生学习工作站,并参照企业布置,模拟生产现场。加快校园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引入企业管理文化,营造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氛围。

结束语:在全国二千多所技工院校中掀起了这场改革风暴,必定能把我们的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只要我们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奋斗,职业教育的前景必然会一片光明。我们认真听取正在进行一体化课改试点技工院校宝贵的经验,踏实做好我们自己专业的本职工作,我相信我校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木杰 张利芳 汤伟群 钟秀平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 朱良才 让教学更生动――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认知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体验平凡课堂中数学的魅力 下一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