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

时间:2022-10-09 11:32:18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的美

古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最经典的材料。学习古诗是学生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诗中的语言美、画面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再现古诗中的美。

一、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我们都知道,直接诉诸于视觉上的浓墨重彩,花红柳绿,那是画家的妙笔,而以绘声绘色绘形的语言传达出的美妙的画意却是诗人的杰作。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这就是古诗的动人之处。

盛唐王维是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就营造了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清晨,一场濛濛细雨,如丝如雾,润湿了渭城的大街小巷,优雅的旅舍,瓦楞青青,旁边的柳树也在清晨细雨的洗涤下更加鲜绿新翠。诗人将这些平常的眼前景致集结在一起,使人如在画中,留恋不舍,更增加了两人浓重的离愁别绪。于是送别时那难舍难分的复杂情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寄寓于这如画的春景之中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驰骋想象,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直观的再现古诗的画意,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想象付诸画面时,就充分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审美特点,也因此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二、感悟古诗的情感美

诗是抒情的艺术,所谓“诗言志”,其实就是诗歌要表现思想感情的意思。可以说情感是诗的生命,诗的灵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情感,通过审美体验,陶冶其心灵。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融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掩映于濛濛春雨中的这些寺院楼台,需要多少民脂民膏才能建造起来啊!这里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忆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由景入手,通过作画,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柳绿花红,水村山郭,楼台烟雨,从字词的理解入手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深情。

诗与曲是相映生辉的。优美的曲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因此教古诗时伴以优美的歌曲或音响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进入诗歌感情的天地。当适当的优美的乐曲和诗词有机结合时,课堂上就可以烘托出更高的艺术气氛,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让学生得到一个更完美的形象,脑海里浮现更丰富更生动的画面,诗词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升华,学生就可以感悟出诗中的情感并产生共鸣,甚至能达到使某些诗词的韵味不讲自明的效果。

三、体会古诗的音韵美

古代诗词本就是歌,它们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所谓“在辞为诗,在乐为歌”,所以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通过充分的朗读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古诗中的音韵美。

在古代,诗是用来吟唱的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和平仄的搭配、韵角的合辙,因此,每首诗读起来都朗朗上口,极富音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流畅的音韵美,均匀有力的节奏美。郭沫若曾用“音响”和“曲调”说明诗的语言形式应特别讲究节奏韵律。而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是最具有灵性和想象力,也是最深刻、最富有感染力的,要让学生领略古典诗歌的美丽,就必须从诗歌的语言本身人手,其中诵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听起来悦耳,扣人心弦,具有音乐美。在学生读通了文句、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再反复让学生吟读,细心地体味诗的平仄、声韵、节奏,就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一种愉悦感。同时在咏诵中还要注意轻重、快慢和语调,可以缓慢、婉转、低沉的声调反复去读,如余音缭绕,在学生脑海中回荡。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一、二、四句的“秋”、“流”、“州”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了语言的音韵美。又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朗朗的韵脚,整齐的节奏,读来上口,作者的心声尽在其中,听来和谐悦耳。“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行云流水般的节奏,参差不齐的长短句,仿佛如歌的行板,愉快的情感在飞扬。这样的古诗词反复吟咏,熟记背诵,理解意境,美味无穷。难怪很多人小时读背的古诗到老还能牢记,那恐怕就是古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让人无法忘怀的缘故吧。

我们应该把古诗词的教学当做一种美的教育,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引领他们走进美的殿堂,帮助他们用心去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让学生从古诗中获取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莫旗达斡尔中学)

上一篇:巧设导语 妙趣横生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