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双元制”

时间:2022-10-09 11:30:16

问题1.早在1982年,学校就率先引进了德国双元制,应是国内吃螃蟹第一人。当时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因是什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逐步恢复并发展的经济生产对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1980年4月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袁宝华应欧洲管理论坛邀请考察联邦德国,对德国职业教育予以高度评价。出于通过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中国政府希望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同年5月,教育部部长蒋南翔访德,与巴伐利亚州文教部部长迈耶、总司长伯克会谈。随后,中国驻联邦德国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吴秀方教授和北京大学张玉书教授赴德,与伯克及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秘书长冷格尔探讨中德职教和师资培训合作的可能性并制订合作计划。1981年2月,国务院方毅副总理批复同意教育部与德国在职教领域开展合作。中方以经济贸易合作部和教育委员会为主管部门,德方以联邦经济合作部为主,委托德国技术合作公司作为项目执行机构,联邦州、基金会也可直接与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开展相关合作。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合作的帷幕就此拉开。

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德国“双元制”是好的经验,但这种好的经验要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引进德国“双元制”,中国需要先试点,边实践、边研究,找出适合在中国推广的办法。为此,教育部决定选取一所职业学校进行“双元制”的教学实践。同时,为确保“双元制”的德国“原味”,中德双方认为,这应该是一所没有任何职业教育办学基础的学校。那么这所担负重大历史使命的职业学校应该花落何处?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1982年,南京市教育委员会抓住机遇,借着当时被誉为“神州第一高楼”——37层金陵饭店建设急需大量建筑类技工之东风,把“建筑项目”争取到南京落户。次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与基金会主席、巴伐利亚州国务部长佩尔克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协议》和《补充协议》,由教育部牵头,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城乡建设单位、同济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部门和单位参与,南京市教委与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当时,从江苏省和南京市各大建筑企业引进技术员和高级技工,从各中学抽调部分数理化老师,送到德国培训至少10个月,学习“双元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回国后组成了最初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计划则采取“拿来”主义,经过培训的教师们,在基金会派来的首任长期专家霍尼克先生的指导下,结合在德国的学习笔记和中国的教材,对德国教学计划进行了部分调整。9月,学校开始招生,德国“双元制”正式进入中国。

问题2.引进双元制,学校如何面对中德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不一致的问题?

在德国,企业是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国家履行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行使必要的宏观调控权力。在中国,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是政府,实施主体是职业学校,应该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却是游离于职业教育体制之外的。这使得在德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双元制在中国处于“先天不足”的土壤之中。

学校成立之初,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指令性政策保证了实施德国“双元制”的条件,我们得到企业全力支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企业,特别是改制后的企业更多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短期无法见效的职业教育渐渐失去了热情。“先天不足”使得我们的“双元制”在经历初期的辉煌后曾一度陷于困境。此情此景,何去何从?我们的应对是进行“土壤改良”,即抓住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源头——企业,想方设法让他们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

遵循这一思路,我们首先把目光瞄准了德资或中德合资企业。德国企业对双元制有着本能的尊重,他们在德国本土就是“双元制”模式的主要执行者和受益者。来到中国后,他们十分愿意把这一传统延续下去。我们充分利用中德合作双元制项目学校的优势,加强与德资企业合作。先后于2001、2005年与基金会合作举办了“中德职业教育经济接触论坛”,吸引了大批德国企业到校,与中国对口企业联络、洽谈。在通过学校亲密接触中国市场的同时,他们也了解了学校。BSH项目应运而生。众多参观者常问:“你们公司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在校企合作上?对公司有什么好处?”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人事总监林苏萍说:“高技能的毕业生就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另外,在与学校的合作中,我们也在员工培训、企业文化活动等方面得到了帮助。同时,作为国际知名企业我们有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在树立公司的良好品牌形象。我们考虑与学校共建双元制教师培训中心,为其他企业和职业学校培训高技能教师。”此后,博世、西门子、菲斯曼、威能、曼耐克斯等一批国际著名企业陆续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班、员工培训基地、新产品展示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陆续在学校挂牌,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扎根企业。慢慢地我校重新打响了知名度。随着高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如中建、熊猫、苏宁等也开始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培养适用人才。学校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培训基地。

我们以现在的主动服务赢得未来的合作。市场总是和需求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从企业的视角研究校企合作,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我们在与企业洽谈合作意向时,总是先主动表明我们能为企业做什么,与学校合作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而不是开口就问企业要这要那,或是希望企业安排学生实习就业等等。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得到了收益,进而了解了学校、建立了友谊,自然会提出新的合作意向。例如我校为在海外承接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总公司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专业技术工人,帮助企业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其所属南洋公司主动帮助学校建立了学生到新加坡实习、就业和升学的通道。我们还充分利用毕业生的优势资源。曾经在校的双元制培养使他们具备了更高的就业创业能力,如今很多人已成为企业的所有人或高层管理者,由于非常认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他们的企业又成为学校新的合作伙伴,最终实现学生、企业、学校、社会四方共赢。

上一篇:校企合作贵在“合” 下一篇:英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