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09 11:24:09

浅谈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措施

[摘 要]本文就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分析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农村基层 共青团工作 建设 问题 方法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155-01

1.当前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也随之而来,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与传播,加上农村基层缺少理想信念教育,使得部分农村青年群众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得利益化,行动受经济利益支配,缺少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集体组织观念逐渐被抛之脑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困难。

1.2 团的工作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的知识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主体意识逐步增强,社会需求逐步多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其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观念转变、理论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的滞后,已严重制约团组织在农村基层的发展与影响。另外由于社会资源的制约,农村基层共青团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特定节日的传统项目以及上级临时性的、突击性活动,缺少有效的载体和工作机制,思想观念落后,工作方式滞后,创新意识不强,没有根据广大农村基层青年团员的需求,没有迎合广大农村基层青年团员的兴趣,没有契合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特点,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与着力点。

1.3 农村基层团组织力量的缺失

根据对农村基层团组织结构的调查发现,乡镇都设有团委,村居也基本设有团支部,相应的人员也基本配齐。但由于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乡镇一级政府又多以经济发展、民生建设为主要工作,“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团干部都是兼职,有些村居团干部甚至从未参与过团的活动,这就导致农村基层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形同虚设,基层组织严重弱化。同时,基层党政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缺乏足够重视,使得基层共青团工作几乎都面临着人力、财力、物力缺乏的情况,团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工作经费的匮乏,上级团组织缺乏有效的敦促和监管,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对共青团工作放任不管的现象,导致团的组织力度严重缺失,团的活力日益减弱。

1.4 缺乏有效的团干部培养机和选拔机制

针对农村基层共青团干部的年龄结构及工作经历分析发现,乡镇一级共青团组织中,团干部多为兼职,乡镇一级团委书记不是年龄偏大老团干,就是没有任何团工作经验的新同志,老团干从事共青团工作的时间较长,年龄偏大,工作热情减弱,缺乏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新同志没有从事过团的工作,工作经验缺乏,空有热情而缺少方法。同时,农村基层团组织负责人流动性较大,年轻同志担任团委书记时间普遍较短,有些同志刚任命几个月后就转任到其他岗位,导致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缺乏规划性和连续性,这些都对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2.针对当期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2.1 进一步加强团员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在当前社会处于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农村基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共青团组织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通过新的形式和内容开展理想信念的教育。特别是要进一步增加工作服务面和着力点,主动参与到农村青年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破解中去,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等问题,虚功实做久久为,从党政发展大局着眼,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的现实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抓好青年人才开发工程,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青年人才培育体系,为农村基层的现代化建设打造一支生力军。要切实履行共青团职责,进一步做好农村基层团员青年推优入党工作,把农村青年中的优秀团员纳入党员发展对象,为党的事业培养和输送新鲜血液,为党培养忠诚有为的后备力量。

2.2 进一步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工作

共青团的组织建设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力量薄弱, 针对这一现象,要切实加强基层共青团组织的建设工作,提高共青团组织在农村中的份量和地位,改变共青团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增强共青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的凝聚力。第一,共青团组织要从自身建设抓起,建立健全组织工作制度和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使团的日常工作有章可依,使广大团员青年有组织归属感;第二,要建立农村基层团干部培养和选拔机制,配齐配强农村共青团干部,同时探索建立共青团干部储备制度,充分吸收优秀农村青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为基层团支部培植新生力量。要计划性地加大对基层团干部的管理培训,提高基层团干部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的地位与威望,增强共青团组织对优秀青年的吸引力与向心力,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广大团干部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探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构建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团的组织体系。要着眼社会经济发展大格局,立足城乡统筹发展大背景,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共青团组织体系。要积极上级团组织和党政领导的支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组织形态,优化组织设置,结合新技术、新手段,加强农村基层团建的探索与创新,努力找出一条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团组织建设道路。

2.3 进一步创新农村基层共青团的工作机制

完善的制度建设与工作机制是确保工作连续性、规范性,增强基层基础工作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针对当前农村基层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和探索,加强工作机制、工作方式的创新力度,推进基层共青团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一,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吸收党建的新成果新举措,用党建的先进理念推动农村基层共青团工作;第二,要科学制定工作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团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体系,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长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考核激励机制;第三,要建立健全区域化团建工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平台,将团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基层倾斜,想方设法整合各种资源,支持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积极吸纳农村基层青年自组织,形成百花齐放、共同发展的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的局面。

2.4 进一步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是团组织的基本职能,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作为团的末端工作触角,要把联系农村基层青年始终摆在重要位置,把帮扶农村青年带头致富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当前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正处于深刻变革的时期,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要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洪流中去,要面前方百计服务广大农村青年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组织开展创业典型宣传、创业知识宣讲、创业导师结对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村青年创新创业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农村青年优先发展家庭农场、观光农业、科技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整合政府、银行、企业及社会力量,通过政策倾斜、提供创业无息贷款、设立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建立创业风险保证金、对接资本风投机构等方式,减少农村青年创业难度,降低农村青年创业成本。同时通过评选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新型青年农民、优秀家庭农场主等活动,大力宣传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发挥农村青年能人一人带一群,一群推一方的良好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中,激发新一代农村青年建设家乡、创业致富的热情。

结束语

农村基层是优秀农村青年的孵化地,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经济政治变化的重大挑战,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共青团组织建设,持续开展符合群众意愿的活动,深入解决共青团工作中的各项症结,提高共青团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上一篇: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探讨 下一篇:浅谈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