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切入,情感在对话中升华

时间:2022-10-09 10:14:29

课题切入,情感在对话中升华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对这位天游峰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 透过语言文字,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 揣摩文本,领悟作者描写天游峰和扫路人的巧妙方法。

教学流程:

一、解题质疑,抓词语初读感知

1.揭题、读题

师:从课题中你做出了哪些阅读猜测呢?(围绕“天游峰”和“扫路人”进行初步的猜测。)

师:读了课题,你又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这位扫路人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2.巧解词语,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边读边想一想,刚刚的哪些问题可以独立解答?

(2)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飘飘悠悠顶天立地 层层叠叠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炯炯有神慈善 褪色瘦削

黝黑 豁达开朗

指名读词语,说发现,带着自己的感受体会再读词语。

二、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险”

1.天游峰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请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两个字概括出天游峰给你的印象。(高 险)

2.师: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谁来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相关内容)。

(2)在这段话里,哪些地方特别能让你感受到天游峰的高和险呢?

组织学生交流,抓住“九百多级石梯 、像一根银丝、仿佛被风吹断似的” 等相关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了这些具体的数据及形象化的比喻突出了天游峰的高和险。透过作者登上峰后“心里好不得意” 这一情态,更好地烘托出天游峰的险峻。

(3)想看看这天下第一险峰吗?(出示课件,结合介绍天游峰的相关资料。)

3.指导朗读:武夷山的天游峰是那样的险峻,作者登上了天游峰是那样的喜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好吗?

4.小结过渡:这一段文字作者通过具体的数据、形象化的描述、侧面的烘托描写出了天游峰的特点,你还找到关于天游峰的其他描写吗?

(1)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

交流紧扣:“九百多级石梯、层层叠叠、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这些词语,抓住游人的表现去感受侧面烘托天游峰之险峻的表达方法。

(2) 指导朗读

5.师质疑:既然是写扫路人,为什么用了整整二段文字来写天游峰呢?这对我们写文章有什么启发?

三、与扫路人对话,感悟老人的“乐”

(一)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扫路人的形象

1.课文是怎样直接描写这位老人的呢?读课文 3 ― 12 自然段,抓住老人的外貌、语言等描写读读,体会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

2. 交流:老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抓住作者对这位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加深体会

1.指名读课文中对老人的第一处细节描写。

相机出示句子:“我循声走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清扫着路面。”

(1)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紧扣“精瘦”、 “褪色的衣服”、 “运动鞋”这些词语来谈自己的感悟发现。

(2)师:可见,无论是“褪色”,“运动鞋”还是“精瘦”,都准确地反映出老人是扫路人这一身份,你看短短的两句话,作者用词是多么准确,多么恰当!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师:来,我们继续走近这位老人,看清楚这位老人。

课件出示,生读: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地打量了他,瘦削的脸……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1)读了这段,你又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慈善”、“炯炯有神”体会到他的健康、勤劳、善良。

(2)能概括介绍一下这位老人吗?

(3)能用上四个字的词语吗?(勤劳善良、神采奕奕、吃苦耐劳、精神抖擞。)

3.师质疑:上面两段都是对老人的外貌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分开来写呢?放在一块儿写不是更省事吗?

4.师小结过渡:刚刚我们抓住关于老人的外貌描写细细品读,有了很多的发现和收获。不难发现,课文中除了对老人的外貌进行细节的描写以外,还有多处细节描写。同学们能不能像刚才一样,抓住某一处细节描写细细读读,说说你还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自由读,抓住相关语句在书上写写批注,也可以和同桌交流感受、发现。

(三)继续抓细节描写自主探究,完成对扫路人的清晰认识

1.交流一:

老人引我们进了他的小屋,为我沏了一杯茶。茶很热――(指名先读后谈感受,体会到老人的热情好客。)

(1)师导:再细细读读后面的一句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2)师指导朗读:茶热、情更热,茶浓、情更浓;茶香,情更真,一杯热茶把老人的热情写活了!多么形象化的写法。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把老人的这份热情读出来。

2.交流二:

课件出示:“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景看一程。”(指名读,读出老人的轻松、悠闲来。)

不累,不累,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到底累不累呢?(出示讨论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观点(略)。

分组再读课文,把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语句划下来,进行交流讨论。

观点1: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累

(1)台阶多达一千八百多级,扫个来回一来一去要一整天,没得休息多累呀!

(2)游客只是游玩就气喘吁吁,可他是在扫地工作,能不累吗?

(3)天游峰多险呀!(联系第二自然段)更何况他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呢!

观点2: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不累

(1)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景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老人那么快乐能累吗?

(2)悠闲地说“早该退休了。可我离不开这里:喝的是――吃的是――呼吸的是――

А结合交流,引导学生对老人的这段话深入探究:读了这段话,跟你的生活比一比,你觉得老人的生活条件好吗?(让学生在争议、比较中明白老人的生活是很苦的。)

Б生活条件这么苦,可老人还舍不得离开,这是因为什么呢?

观点3:我觉得老人扫天游峰的台阶又累又不累

结合上面的两方观点总结:体力上、生活条件上让我们感觉老人是累,但是老人的内心是一点儿也不累,怡然自乐。

(1)师:活儿是累的,生活是苦的,但老人的心却是乐的、甜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2)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老人爱这儿的山水、爱自己的工作、爱这样的生活,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因为有这颗火热的爱心,再大的工作量,他不觉得累;再危险的工作环境,他也不动摇;再艰苦的生活条件,他却怡然自乐。这真是一位――()的扫路人!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敬佩之情来读读我与老人的这两段对话。(师生分角色读)

3.交流三:

“30年后,我还请您喝茶!”(豁达开朗、乐观自信)

师小结:刚才我们抓住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细细读来,一位勤劳善良、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敢于奉献、豁达开朗、乐观自信的老人就这样慢慢地走近了我们的身边,走进了大家的心里。他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你们说这样的人普通吗?(不)

对呀,他看似普通,实际上却不普通。这就是作者敬佩这位扫路人的理由,赞美扫路人的理由。

四、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的“情”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哪些文字能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人怀有深深的敬意呢?

2.紧扣“紧紧地抓住”、“再”、“这充满――”、“一直伴随”交流朗读。

五、师生对话,倾吐彼此的“得”

1.师:一位平凡的老人,却有着不平凡的品质,他深深地打动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的洗礼。我不由得想到了这么一句话;知足者常乐!

2.我想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好吗?

3.全班交流。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责编 / 郑永田

上一篇:凸显生活味 弘扬人文性 下一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