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

时间:2022-10-09 10:06:22

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在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管理失效、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建筑的技术革新速度慢等诸多问题,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在施工过程当中的质量监管工作,将质量监管落实到实处,同时要协调好施工工作和质量监管工作的时间上的问题,此外要健全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制度和施工进度控制以及施工的成本的合理化控制。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重要性;对策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涌现出了大批的私营建筑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之前建筑工程管理的运行机制,导致其局面变得较为混乱,建筑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有立足之地,必须从提高管理质量开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确保能很好的应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促进建筑业更好的发展,让我国建筑业尽快的走向世界。

一、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比较关键的一项,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种潜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都需要由高效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来进行排查,从而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和使用的安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逐渐向大型化、高层化、现代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无论是商业用楼还是居住用楼,其功能都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建筑物的楼层越来越高,各种技术设备被大量的使用,建筑市场的竞争给建筑单位带来机遇和挑战,而工程质量作为竞争中的核心需要得到更加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所谓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主要就是施工单位监督和管理对施工现场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将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的一种管理方法。而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很多的,不仅包含主观的人为管理因素还包括各种客观的材料、设备和环境因素。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一旦出现懈怠,其造成的工程质量影响将是很大的;在建筑行业竞争市场,质量是信誉的基础,没有信誉的施工单位将不能够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质量和信誉两手抓是施工单位必须要做的工作。施工现场质量的管理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将安全隐患和不合格工程的出现概率降到最低;建筑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不仅仅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益来说十分重要,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社会安全稳定。所以说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点,而且也是国家需要给予重视的一个方面。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需要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措施,避免各种突发事件和各种潜在的问题出现,用质量的监管保证企业的信誉,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

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国际化的基本要求。首先建筑业应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项规章制度,使建筑工程管理者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合理有序的展开各项管理工作。其次,要时时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及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面对国外的一些管理经验,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立一套既适合我们国情的且又具有专业化国际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及系统。

2、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技术的控制

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其中的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是针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点和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核心。所以,为了使整体的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质量,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对此提出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这样是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的良好保证。为了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规范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施工期间认真的监督,不要让工程出现潜在的危险。而对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为了追求简单快速的完成工作而出现的违规操作,监督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并纠正。同时在施工期间,因为建筑工程必须需要有相应的电气系统,所以在施工进行的过程,应该注意工地的电气工程的安全维护,并将危险物品妥善保存,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巡视,防止出现意外,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并具有过硬的质量。

3、 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首先,要加强对机械设备采取的控制。在采购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过硬的生产厂家,并且要经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机械设备生产商,并且要与其签订合同,保证采购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其次,机械设备的使用一定要符合具体的建筑施工要求。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保障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在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试运行,分析与掌握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最后,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时地进行维护与保养,以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一是严格规范材料的进场检查工作。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查验建筑材料的生产合格证、质量合格证,并且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在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才能运行建筑材料进场;二是保护好现场建筑材料。许多建筑材料对存在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钢筋,钢筋要存储在干燥的地方,因为一旦钢筋被雨水淋湿之后就容易生锈,进而就会影响钢筋的性能;三是提高对建筑材料采购人员的管理。

5、 加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建筑施工质量构成影响,建筑施工对施工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施工工艺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效果不同。比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处在夏季其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就会短,而如果是在冬季施工就需要延长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而且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还会因为出现结冻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又比如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进行作业时,如果是在雨季进行地基施工,就会因为雨水的浸泡而造成基坑塌方,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承载力。

6、 优化质量监督管理方式

当前,较多建筑工程企业经常应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式,该方法可谓一类行之有效的监管模式,然而一旦承担的任务量较大、施工范畴广泛、需要配备较多施工建设人员之时,则该方式不能符合质量监督管理需要。为应对该类问题,可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现代化的全周期质量管理监督方式,由项目质量整体生命周期进行控制,做好实时质量管理监督。可由设计环节、直至施工阶段、最终至竣工验收环节,依照各个时间节点掌握不同的质量盲点,明确清晰的管控目标,有针对性的做好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监督,进而使之由规划、执行一直到实施、应用环节始终质量优秀,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总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人、物、环境以及施工技术等因素,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涛. 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 门窗. 2012(07)

[2]冯延业.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J]. 商品混凝土. 2013(01)

[3] 李世凯. 关于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6)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点设置 下一篇: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