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4 07:16:49

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成为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研究的热点课题,信息技术课的开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亟需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关键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 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培养个人信息素养的基础性课程----信息技术课程,自2000年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年轻科目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他们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兢兢业业,勇于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一些新问题要面对与研究。

一、 在线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则是一个组合命题,既涉及信息技术教育又涉及到教师专业化,所以属于教师专业化的范畴,遵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体系,但又比教师专业化具有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内涵。随着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线专业发展备受关注,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话题,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nlineProfessionaldevelopmentforTeachers )具体来说,是指教师利用网络及相关的工具进行学习和进行活动,在自己或所在的机构建立的学习环境中实现个人和群体的预定目标。

二、 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学而不思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具有年轻化的特点,他们大部分都是教学上的新手,积累的教学经验少,对教学理念和规律还未彻底把握,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这种状况下如何落实新课改,开展有效的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着网络管理与机房维护等重担,众所周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快,那么信息技术教师仅靠原有的知识显然难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难以出色完成网络管理与机房维护这一重任。面对教学上和实践上的这两大难题,信息技术教师不得不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在线学习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在目标驱动和任务驱动下,信息技术教师为了学而学,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对问题的实质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停留在掌握“是什么”“怎么办”的层次上,并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如,在实践中遇到某个设备出故障时,信息技术教师倾向于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解决方案或是借助网络发帖子寻求高人指点,按照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在实际问题解决的同时,他们很少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换种方法行不行”。当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往往又会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原因是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问题产生的实质,当然也就无法把握问题的解决方案了。他们在学习只学不思,并没有在实践中汲取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论语•为政》有曰:“学而不思则罔”,信息技术教师要从新手成长到专家,就要“学之以渔”而不是“学之以鱼”,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在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 生搬硬套、华而不实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的课件花里胡哨,他们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滥用修饰,将各种无关的图片、音乐、动画、影视都插入到教学课件中去,导致授课节奏减慢,教学内容扩展不够,甚至远离教学主题。诸如此类现象 ,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信息技术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时生搬硬套,追求形式主义。他们在网络中遨游时往往会发现很多有用的教学资源,他们本着“拿来主义”的心态,将各种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上。借鉴别人优秀的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无疑能促进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事先考虑资源的使用范围、考虑自己真正的教学对象,更没有将资源经过重新的加工、组合,使资源本土化后再在教学中使用现实。导致好的资源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更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贪得无厌”,不管内容是否能促进教学只要其花哨能满足个人的感官享受就将其都拿来用于教学上。在在线学习过程中教师缺少对网络资源的甄别、加工、组合和本土化,这都将阻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共享意识不够

比起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更精通于网络,更依赖于网络。然而,我们却发现信息技术学科的资源远远少于其他学科。这显然是信息技术教师对资源的共享意识不够,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络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习惯于通过网络汲取别人的精华,却懒于甚至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到网络中,长此以往,“只取不报”,导致信息技术学科资源更新慢,阻碍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同时,对教师而言,他们内在的隐性知识并没有得到显性化,长此以往,隐性知识如果没有得到过重复或是强化,它就将会消失,这将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 信息技术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对策

(1) 坚持“动态性”与“前瞻性”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在实践中,学习不应该是仅仅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而应该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学习不应该是仅仅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应该是为了“解决将会发生的问题“;学习不应该仅仅是为了“为解决问题而学习”,而应该是“为自身专业发展而学习”。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应有动态性和前瞻性,可以通过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通过档案袋对个人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和更新,教师既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归类的存放在档案袋里,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显性化参在档案袋中,通过对学习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叙事的整理、归纳和反思,找出事物的共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用动态发展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对档案袋的补充和更新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2) 坚持“创新性”与“人本性”

教育应与时俱进,教学应以人为本。教师在学习、设计和开发教学资源时,要先了解学生,了解社会,教学资源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需求,把握学生的兴趣,本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当前,QQ工具是网络交流最简易,最普遍、最流行的交流工具。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QQ这便捷的交流工具,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甚至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学习心得进行有效管理,存于QQ书签中并公开,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更深的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上,教师再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深入学习,在学习中辩证地看待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本土化后再应用于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再创新中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

(3) 坚持“开放性”与“共享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教学资源少,教学理论体系还未成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有义务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来看,教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学习需要显性化,才能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能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以分享对方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帮助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将个人的知识进行开放和共享提供了多种可能,教师可以通过Blog将个人的教学成果展现出来,供大家交流和借鉴,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促进个人的发展,也可以加入到虚拟社区中,与他人交流自己新的教学心得和教学理念,在交流互动中促进个人发展。

三、 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于人类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作为这们课程的传播者,信息技术教师对这门学科知识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从教能力。这些教师除了面对面的培训外,最好的提高自己从教能力的途径就是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即在线专业能力的发展。相信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能较好注重和应用在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这些策略,全面的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课程的从教能力是显而易见。

上一篇:教学反思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下一篇:试论“淡化语法教学”还要教语法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