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9 07:46:43

浅析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初中教育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历史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人生观、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教学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就此,本论文着重针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改变传统初中历史教学的不足和缺失,提高其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 历史 农村 不足 对策

【中国分类号】G633.51

从城市和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较城市比较而言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带,其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和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性。因此,导致了其教学效果和城市的教学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就此,本论文着重从农村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在一些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比城市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呈现着不良的现象。甚至很多农村都没有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硬性的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依附于书本上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农村孩子在学习历史学科的过程中,对历史了解甚少并且在初中学习期间才开展历史教学课堂,这一系列的不良因素造就了农村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农村的学生因为见到的地方和所能旅游的场所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很多家庭在孩子初中阶段尚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游,也没有走出过农村那个小城镇,因此学生大多数的眼界都非常有限,对初中的新的历史学科呈现出兴趣浓厚的现象。并且,因为学生的这个年龄,好奇心非常强,思维非常活跃,兴趣较为广泛,也促使了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和意识,导致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知识内容丰富

因为是在初中才开始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所以学生面对这一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表现出更多新奇的态度和心情,课堂上老师说过的每句话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每节课中,学生都能学到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

(三)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

很多初中历史教学因为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导致其都是以历史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安静的听其教学内容,并且在脑海中不断的回顾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辅助书籍或者是收看有关报道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

(四)课堂为主要的学习场所

很多农村并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限的教学场所只能在学校课堂上进行。同时,因为经济条件的约束导致了农村院校并没有能力组织学生和教师去外地观看历史博物馆和相关的历史文物遗址。所以说,农村历史教学始终停留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和书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表述历史教学知识,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的目的。

二、农村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内容的描述能看出农村历史教学和城市历史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其和城市历史教学相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的漏洞和不足。就此,本小节就从以下几点分析了关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不足的情况。

(一)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我国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学改革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应以促进学生为本的思想和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目标,从而达到提升其科学发展的根本和意识。但是,从我国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以教师讲课为中心,以课本教学为中心的状况,这严重性的忽略了学生的主置。

(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教学改革目标中反复提出了关于大力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问题,强化信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但是,在农村真正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次数有限,教师自己制作课件的次数有限,导致了很多课件只是简单的标题,很多课件的内容和课本所要讲述的内容严重不符,这和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性。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导致了教学方法呈现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枯燥化的现象。很少能让学生真正的提出自身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呈现机械化、单调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消极影响。

(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学习灵活意识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仔细的进行观察,没有以历史教师课堂讲解为主,造成了学生学习只能利用笔记进行知识点记录的情况,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记住学生的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影响、历史意义,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内容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进行历史思考的过程中,缺乏分析能力,只能够硬性的背诵历史知识,呈现着缺失的情况。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所提出来的不足提出了如下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策略。

(一)强化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合理的利用教学设备。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培训,对提高教师办学和教学能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很多教师更是看不懂、弄不懂、用不动,导致教学和现代化教学理念呈现缺失的现象。因此,一定要加强新型设备的使用技能培训,和强化教师的师资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力量提高其整体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定期的针对教师进行新型设备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知识上的整理和培训,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并且,从农村的角度进行分析。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遗迹,但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调查和互动,针对中国历史抗战时期针对其进行提问并且收集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整理学生知识,提升学生感知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学生对历史的探索和收集能力,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

(二)提高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对历史学科的漠视是历史教育教学的缺失,为了从整体上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强化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历史重视的意识。笔者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在不断完善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历史知识的总体认识,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和认识,从整体上强化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知精神,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三)构建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

构建合理有效的教学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的章程明确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各项指标,从根本上使其教学内容和按照有关教学章程进行,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学生教学目标的目的。并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构建合理有效的的教学规章制度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树立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达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加强家长互动教学强化教学内容

完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学课堂上,还应该调动家长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扩大教学资源,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长会,宣扬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帮助家长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和家长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达到让学生开展活动教学,让学生通过家长督促进行额外历史内容的学习和补充,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本论文着重针对历史学科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历史教学效果,达到完善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桂兰,段向红,王文敏.初中历史教学“争鸣释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教育科研,2013.(07).

[2]胡宗高,宋长明,张国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上一篇:中职美术教育的探讨与研究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