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专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9 04:11:37

浅谈客专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摘要】小型预制构件是客运专线中路基、桥梁、隧道的附属部分,如六棱块,电缆槽,遮板、栏杆等,虽然其外形尺寸不大,但随着客运专线建设的飞速发展,其需要数量却越来越大。但是小型预制构件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表面平整度差,蜂窝麻面,缺棱断角,变形等。只有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才能成为提高小型预制构件产品合格率的关键。这样就需要一套成熟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质量保证措施。具体阐述如下:

【关键词】钢筋 模板 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准备

1.1钢筋工程

①钢筋加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下料--弯曲―绑扎(立柱焊接)―成型;

②所采购钢筋等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③钢筋焊接的位置必须准确;

④必须按照图纸和产品技术要求对钢筋进行加工;

⑤各部位的制作长度必须精确,特别是关键部位的钢筋弯曲长度必须精确;

⑥钢筋制作完成后,应对各部位的尺寸进行抽查,发现尺寸不能符合要求的必须立即改正。

⑦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⑧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钢筋与模板间要设置足够数量与强度的垫块。

⑨钢筋、骨架绑扎、缺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需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相互应错开,错开距离为受力钢筋直径的30倍且不小于500mm,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

1.2模板工程

①认真熟悉图纸,了解每个构件的截面尺寸。并作好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

②模板采用专业厂家定制刚模具,进场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使用。

③模板安装前必须扫脱模剂,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并分类堆放整齐。

④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⑤模板连接螺栓必须锁定牢固、稳定,不得有跑模现象。

⑥模板拼缝应平整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

⑦钢筋笼安装前将定型模具打开,确保干净的情况下将钢筋笼放入模板中;

⑧将钢筋笼放入模具中,调整钢筋笼与栏杆模板间的保护层,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⑨各部位检查合格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1.3混凝土工程

①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图纸,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签证,确定操作规程,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及验收标准。严格按规范、规程施工,做到一丝不苟,不偷工减料,不粗制滥造。

②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相关原材料、半成品验收制度,要求水泥、中砂、碎石均有质量合格证并经送检,满足强度等各种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并且将各种材料试验报告整理存档。

③在混凝土浇筑前,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标准,计算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将计算及实验结构报送监理批准。对于混凝土水灰比及塌落底应做严格的控制,项目部应配合混凝土搅拌站作好批量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④搅拌站设备试运转正常,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满足要求。

2、施工工艺及方法

3、小型混凝土预制块生产流程

3.1清理模具

用小铲刀清理模具上残余的混凝土块,然后用清水将模具冲洗干净,晾干后在混凝土接触面涂刷脱模剂,涂刷时应均匀、全面,不留死角。

3.2混凝土拌制

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砂石料含水率开盘前进行检测,据以调整砂石料和水的用料。混凝土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拌和时间不少于1.5min。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每工作班不少于2次,坍落度控制在6~8cm以内。

3.3混凝土入模

混凝土拌制完成后,由搅拌机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操作台附近人工入模,砼用量为距模具高度顶面5cm左右。

3.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入模完成后,移送至振动台振动,将模具内的砼振动均匀,振动时间为1-2 min,直至砼中的气泡完全散尽,混凝土停止下沉,表面出现平坦、泛浆为止。采用油灰刀对砼表面进行平整、收浆。

3.5混凝土脱模

由于小型构件棱角较多,混凝土接触模板面积相对较大,且塑料模具不能自由拆卸,造成混凝土脱模较为困难。

采取的措施为:

① 采用较好的脱模剂。

② 针对各种不同规格的模具,采用角钢自制了不同尺寸的脱模架,保证了脱模时混凝土悬空面高度超过2cm以上。

③ 对于直线型或实心构件,可通过脱模架快速将模具脱出;对于曲线型或空心六角构件,需将试件放置脱模架后,再放置振动台上振动脱模,亦能达到快速脱模的效果。

3.6混凝土养生

将砼构件移至养生区,利用土工布覆盖进行洒水养生;为保证养护效果及减少人工消耗,养生区内设计了自动喷淋系统。喷淋系统一端连接水池,设置增压泵,保证出水压力,另一头设置自动喷淋接头,通过旋转喷淋达到混凝土养护效果。

3.7预制件堆码

预制件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从养护区转运到堆码区进行堆码,在转运程中轻拿轻放,严禁损坏构件,并分类堆码,小型预制构件堆码高度不宜超过2米。

3.8预制件运输

预制道路必须平坦,预制件在上车、卸车过程中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损坏预制件棱角。施工现场预制件堆码场地坚实平整,四周设排水沟。预制件在施工现场堆码整齐。

4、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目标

本项目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4.2、质量管理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作业班组质量责任,定期考核、奖罚,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质量管理机构框图如下:

4.3、质量保证实施措施

① 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教育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把质量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②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执行三级检查制度,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工程质量。

③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现场质量监督、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④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质量管理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条款对质量的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

结束语

利用以上方法很好的提高了成品合格率,为了巩固和持续保持外观质量的提高和有效控制,在施工中应用这些方法和措施,形成标准化作业工法;严格执行各环节、各工序过程中的质量制度,规范化施工及操作,为保证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工作的长效性、稳定性、持续性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制度及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斌.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及结构早期裂缝防治研究[D]. 浙江大学, 2005 .

[2] 林奕禧. 论设计质量通病的危害及防治[J]工程质量, 2003,(05) .

[3]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5,(1).

[4]孟国利,勾庆涛,. 抓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J]. 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1,(1).

上一篇:高层建筑群雷电防护与检测 下一篇:浅谈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