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高度理解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时间:2022-10-09 03:44:33

从战略高度理解国资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搭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桥梁。从法律上看,政府是国有资产的惟一所有者。一个所有者总是“左右兜”的关系,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不可能在一个所有者内部实现。这时,如何构造其运行载体就十分关键,这个载体的核心在于产权关系。

我国今天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且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资本时代的产物。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就必须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造放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来考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实现从一(中央政府)到三百(地方政府)的构造,直接关系到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之间能否搭建起一个桥梁,这绝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来完成的这种构造,有可能成为今后中国经济改革的支点,从而形成中国成功改革的理论基石。

第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从管理到产权实现国企和国控企业从贵族到平民的历史性跨越。20年来,我们改革的中心环节始终是国企改革,但国企改革始终在绕着产权前行,无论是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也好权经营也罢,都是不触动产权的传统改革

现在情况有所不同,我们面临着国有经济的重大调整期,这种调整将延伸至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层面,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核心,又是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因而这种改革只能在7万多亿国有存量经营性资产上做文章。

过去,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其行为准则是行政法规,是市场经济中一个特殊的法人主体。这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把国有企业从由行政法调节的特殊法人主体转化成由民商法调节的一般法人主体,实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待遇。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我们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先澄清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只是权宜之计,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国有经济的全部退出。二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各级政府与中央政府分家分资产。三是国有经济多元化和民营经济多元化相对立。四是三级出资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会变成诸侯经济。(摘自2002年12月27日《经济日报》)

上一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四大创新 下一篇: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