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能

时间:2022-10-09 03:37:26

精设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将走向开放,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的意义生成。课前精心的情境预设是课堂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这需要教师积极构建,并加以判断和设计,形成有效的课堂教育资源,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本文结合教学实例,着重论述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在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策略,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构建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

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或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创设“问题情境”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设疑,设疑的一般方法是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有计划、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已有的各种知识基础之上,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疑问、问题或悬念,从而把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活动凝聚在一起,点燃起思维的火花。

如在讲重力之前引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在讲参照物时引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等,这样的引入直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二、构建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构建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

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节内容时,安排了这样的探索程序:(1)实际的落体运动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别演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快、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下落不一样快。(2)正确地提出问题――研究在真空条件下的落体运动,用牛顿管实验证实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再用多媒体手段显示在真空条件下典型的落体运动。(3)探讨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介绍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方法(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伽利略的研究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探究落体运动的本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给出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数值。(5)归纳落体运动的规律――即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

三、构建成功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其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一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比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水平面到斜面,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到处于加速运动状态,从竖直方向的加速到倾斜方向的加速等。比赛中每个学生都勇跃参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也能举出一些实例,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得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激发了胜利的喜悦。

四、构建类比情境,轻松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构建类比情境,有可能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如何向学生讲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某人身上的两只口袋里装了钱,其中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动能,另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势能,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相当于机械能。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始终不变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多种回答,有的说“保持两口袋里各自的钱数不变”;也有的说“将钱只在两只口袋间相互转移”;还有的说“如果从外界获取多少钱,就应该全部把它花去”。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并不困难,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从能量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就不难得出从功的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可能事半功倍。

五、把握时机设疑,能使兴奋持续下去

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在总结中再强调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时,学生可能听不进去了,若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带上点风趣,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当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时,将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以教学情境促进教与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机会,以求达成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完成教学,不失为一个有前景的方向。

上一篇:宽带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努力让“好大一棵树”成为“好大一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