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09 02:21:47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都知道,教学的实施离不开的重要场所――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完成信息的输入,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的根本,就是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粗浅的理解。

一、创设生活情景,搭建兴趣平台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如果对某一科教材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一定是高涨的,教学效果也一定是显著的。心理学相关研究得出结论,教材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就能学以致用,孩子们对所学内容就感兴趣。学以致用也是新课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所以,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必须关注该阶段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学生最大限度的生活情景,并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能用以分析现实社会,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注重数学的生活化,为学生搭建一座桥,连接学校与社会。

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观察,去品读生活,尤为重要。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具体教学中利用课前预习和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寻找知识,体验身边的数学,例如超市买东西中的数学减法等问题,学生解决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同时我们也要最大限度的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生活进行积极地观察和联想,然后进行探索,通过教师点拨,进行合理的推理,科学论证,得出准确结论。课堂教学中避不开教法,我们不能只是把数学知识机械的,或是当做结论抛给我们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在过程中学会新知,更主要的是也能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学生看教材去发现问题,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启发,合理引导,让学生们都能参与教学,活跃思维。这样学生的热情等都会被调动。下课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归纳新知、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学习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新的数学知识,最大限度的活跃学生们的思维。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普遍的存在知识单一,生活体验较小的问题。学生们的脑海中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的抽象思维较少,同时也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帮助。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收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的相关图形,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诸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植物的叶子和蝴蝶、蜻蜓等动物标本等。展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美,让学生说出美在何处。通过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教师的点拨,学生们就能发现对称图形的美,还能发现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两边相等这样的特点。课后,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网上查寻其他对称图形,这样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探寻对称图形,巩固新学到的知识。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题

思考是智慧之根本,疑问是思考之源泉。现代教育认为,知识不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的手段。事实证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由问题开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尽量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勇气,让学生在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

五、发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为生活服务。数学的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注重这一点,为学生创造多种学习环境,开展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做法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此外教师在学生的课外作业设计上,应精心设计,力求创设学生可自主发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独自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们可以调查自家或者小区住户每月的用电情况,让学生观察超市的运作,并模拟买卖货品的情况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就是创新教育,教师应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放飞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在生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

上一篇:质疑问难――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起来 下一篇:阅读,让学生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