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育机智 促进动态生成

时间:2022-10-20 10:02:53

巧用教育机智 促进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预设的思路教学,而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动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从而构建起自然、和谐、生动的数学课堂。

一、从需求出发,寻找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

师: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画个圆吗?

师:你们是怎样画出来的?

生:我是用圆规画的。把圆规的一脚固定,另一脚围绕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生:我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圆规的一脚不动,捏着纸转动也画成了一个圆。

生:我沿着硬币边缘画一圈就画出一个圆。

师:用圆规和借助实物这两种方法画出的圆有什么不同吗?

生:一种有圆心,一种没圆心。

生:怎么会没有圆心?

师:怎么找圆心?

生:(边说边拿着圆片上来大显身手)把没有圆心的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再打开……中间的交点就是圆心。

师:是这样吗?大家再找一找半径与直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去找半径、直径,还自豪地说这部分知识不要老师教,自己能够理解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顺着学生思路,合理生成

案例:一位老师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教师在进行一番知识的铺垫后问:你们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老师正想按步就班地揭题板书时,突然一名学生说:“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我的第一反映就是:好了,设计的精彩教学过程出现了偏差,拭目以待,看看这位老师怎样继续吧。只见这位教师边点头笑眯眯地问:“你怎么知道的?”这位学生自豪地说:“我从书上看到的。”“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教师顺势而下地问,“我知道,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教师随手边拍手赞同边提问:“你说得太棒了,那你知道为什么要沿高剪,不沿高剪可以吗?”该生摇摇头,教师略带兴奋地鼓励道:“不要紧,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原定让学生探索结论的教学过程让这一“插曲”变成让学生验证结论的教学过程。

上述案例的随机事件,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预设的教学程序,但教师没有选择回避,而选择了适应,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出轨”行为,教师没有陷入“尴尬”,而能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富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溶于互动的课堂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

三、利用随机事件,巧妙生成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秒》时,上课铃声响起。突然,一名学生要小便。全班哄笑。教师让这位同学去后,并没有就此停止,反而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说:“小朋友,请你们看着墙上的钟表算一算,他去了多少时间?”该生回来后,学生纷纷汇报他所用的时间,结果不统一。师:“你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呢?你们想交流吗?”(小组间交流后指名回答)在学生交流中相机教学新知……

案例中的随机事件,是教学中的“不和谐音”,但教师并没有责怪,而是及时、准确把握,借题发挥,把不和谐音符转化为一首美妙的“插曲”。恼人的“故事”,成就了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

教学中,随机事件何其多,相应的教学资源何其多。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借用为: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发资源的智慧。

四、整合学生信息,科学生成

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横向的整合。在同一教学阶段,老师要从众多发言中,优选部分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以此形成共识。二是纵向的整合。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把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认识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

笔者曾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这一内容中,设计了一题:给你3厘米、5厘米、8厘米三条线段,能否拼成一个三角形;如果不能,能否改动其中一条,使它能实现接成三角形。有学生说改动3厘米的一条,我们便以这为例,探究可改为几厘米。有学生说大于3厘米,有的说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的自然数,多数都是说具体的数字。我通过对学生引导,让学生想象、猜想,充分整合了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也为改动其它两根线段的长度的探究奠定了基础,生成了新的研究课题。

课堂上学生反映出的信息很多,我们教师一定要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且进行合理的引导,科学的生成,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我们应在数学教学预设和实施的过程中,生成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让有效提问彰显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