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9 02:12:03

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混凝土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行业,由于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简单,混凝土自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混凝土能与钢筋牢固地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在现代土建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相关技术的提高,土建工程技术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土建工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但解决了传统土建工程施工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极大地推动了混凝上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究其自身在土建工程中的坚固,抗性强和经济等特点,逐渐在土建工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一)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前,对模板及钢筋工程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内容以下简要分析:

1.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前,要对土建工程中模板和支架进行充分的检查,内容包括模板和支架的大小、尺寸、形状和标高等方面。特别要针对土建工程模板的稳定性、模板孔洞和裂缝的封闭情况等要有具体的把握,这样才能避免模板工程在土建工程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有位移或者松动的情况发生,只有有效的控制模板工程,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在土建工程使用模板时,要特别注意清理土建工程中模板里面的杂物,并在使用前对土建工程中模板进行浇水,保证模板的湿润度,模板在吸收水分之后会出现相应的膨胀现象,这能有效避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漏浆现象,但是要严格防止土建工程模板过多吸收水泥浆带来混凝土保护层的疏松;

3.要对土建工程钢筋的数量、种类、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检测,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土建工程钢筋的施工质量,还要对工程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预埋件的规格和数量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管理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把握好土建工程中踩筋现象的控制,钢筋工要对板筋松绑、移位、踩筋以及保护层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另外,还要对土建工程中钢筋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强化,确保土建工程施工中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高度和下层保护层厚度负等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另外,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一次性压平磨光,并尽可能少留施工缝。

(三)土建工程混凝土的制作工程施工过程应配备满足施工要求的搅拌站,需要混凝土搅拌站有一定的生产能力。混凝土的配制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求:

1.混凝土搅拌站专人负责,负责混凝土搅拌站日常管理、生产调度等;

2.开盘前试验员检查混凝土搅拌站电子计量装置是否准确计量,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砂石原材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混凝土后台搅拌时间要充足,混凝土拌和均匀,防止在混凝土中外加剂凝结,从而导致混凝土泛黄,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配制就是将水、水泥、砂石以及某些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掺和并搅拌使之成为质地均匀的混凝土。其中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搅拌的操作需要重点研究。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配料、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养护几个方面,做好混凝土的这几个环节的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安全,以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一)混凝土配料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土建工程在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上应注意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并借助实验来对配比的方案进行确定。配料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程,将各个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首要的工作就是配料,在一般的情况下,混凝土进行生产的过程当中,配料的方式大多数是由实际的工程来决定的,经过试验来对原材料投入的比例进行逐渐的调整,混凝土的调配受温度、湿度以及材料的具体投入量等参数的影响。部分的企业对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这两道工序是连续进行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分开进行的,混凝土的配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二)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拌制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两种。人工搅拌一般只适用于少量混凝土工程的半干硬性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不管采用人工搅拌还是机械搅拌,都应使混凝土搅拌混介均匀,石子表而包满砂浆,颜色一致。如果需要掺加添加剂,应先把添加剂调成溶液,再人工拌加到水中,然后于其他材料拌匀。整个施工过程要注意随时校正和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流动性,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中,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距离快速从混凝土搅拌站运送至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地点,混凝土从拌合机内卸出,经运输,浇筑至捣固完毕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允许时间,如超出规定的允许时间应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检查混凝土的稠度及其坍落度,并应制作混凝土试验块检查其强度,混凝土从高处倾落也会发生离析,一般不宜超过 2 米,如倾落高度大于 l 0 米,应在串筒内附加减速叶片,保证土建工程混凝土的质量。

(四)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该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以减少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整体性要求比较高,混凝土要连续浇筑完成,常采用大截面分层踏步式推移的施工方法,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00mm左右,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温差,在已经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开始浇筑上层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及整个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

(五)混凝土振捣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振捣应注意一定的连续性,并对混凝土振捣面的沉落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过振的状况。如果使用的是混凝土插入式的振动器,对混凝土间的移动间距进行振捣,但要将混凝土振捣器的范围进行控制,控制在振捣器半径的 1.5 倍范围之内。此外,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有行列式以及交错式的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六)混凝土养护

为了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色差,给土建工程的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防止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不能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持久性,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因此做好混凝土的保养是及其重要的。

1.控制温差

这就要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要求,不同的混凝土结构需要采取不同的温差控制措施,有多种方法,冷循环系统,表面覆盖等方法,以此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还有重要一点就是混凝土表面温差一般控制在20摄氏度以下。

2.及时拆除外膜

混凝土的早期维护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外膜的拆除,这也是要根据土建工程的不同要求设定的,在外膜拆除后要进行喷水作业,防止因为昼夜温差而造成土建工程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半个月,还有一点就是在外膜接触后不得用草帘副高,防止混凝土构件出现永久性黄斑。

3.暴露面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应该采用长期流水养护,流水流最一帮不宜过大,流水时间一般保持在一小时,并且能够保持混凝土构件湿润一小时,在进入低温期时,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一般是覆盖一定的保温材料,这段时间就可以停止流水养护。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土建工程施工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雯雯.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3,12:166.

[2]翁颜飞.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3,05:95-96.

[3]钟辉.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3,12:120+123.

[4]王旭,黄岚.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华章,2013,15:334.

[5]蒋志南.关于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3,03:108-109.

上一篇:提高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耐磨性的探讨 下一篇: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分析